文章解析

xià
qián
èr
zuò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chén
chū
cǎo
táng
xuān
chuāng
wēi
liáng
chūn
zhǐ
yǒu
èr
sān
làn
zuì
hèn
qiān
bǎi
chǎng
fāng
cǎo
suí
zhēng
yuǎn
yóu
chóu
cháng
cán
hóng
piàn
xún
chù
fēn
nián
huá
fáng

译文

清晨起床,披上衣服走出草堂,打开窗户,已经能感受到微微的凉意,让人感到惬意。剩下的春天只有两三天了,我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尽情畅饮千百场。路边的芳草随着征途延伸到远方,而飘荡的游丝也比不上我心中的愁绪那么绵长。一片残花已经无处可寻,只能把这美好的年华交给蜜蜂的蜂房去收藏。

逐句剖析

"晨起披衣出草堂":清晨起床,披上衣服走出草堂,

"轩窗已自喜微凉":打开窗户,已经能感受到微微的凉意,让人感到惬意。

"余春只有二三日":剩下的春天只有两三天了,

"烂醉恨无千百场":我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尽情畅饮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路边的芳草随着征途延伸到远方,

"游丝不及客愁长":而飘荡的游丝也比不上我心中的愁绪那么绵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一片残花已经无处可寻,

"分付年华与蜜房":只能把这美好的年华交给蜜蜂的蜂房去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夏前二日作》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清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季节交替的敏感和对春光易逝的惋惜。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短暂的哲理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通过对比春天即将结束的短暂与诗人想要尽情饮酒的渴望,突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拟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诗人将芳草和游丝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忧愁。象征:诗中“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以残红象征逝去的时光,将年华比作蜜蜂的蜜房,寓意即使岁月匆匆,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情景交融:全诗通过对立夏前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微凉的晨风、远去的芳草、飘荡的游丝,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首联:“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诗人清晨起床,披衣走出草堂,感受到从轩窗透进来的微凉空气,心中顿生喜悦。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描绘出初夏的清爽与诗人内心的惬意,为全诗奠定了轻松的基调。颔联:“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诗人意识到春天只剩最后两三天,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他希望能尽情畅饮,借酒消愁,但又遗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一愿望。这一联通过“烂醉恨无千百场”的夸张表达,突出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颈联:“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诗人以“芳草”和“游丝”为意象,描绘出芳草随着道路延伸到远方,而飘荡的游丝却比不上旅人内心的愁绪。这一联通过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尾联:“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诗人看到一片残红已无处可寻,感慨时光的流逝,只能将这美好的年华交付给蜜蜂的蜂房。这一句以“残红”象征春天的结束,同时用“分付年华与蜜房”寓意即使岁月匆匆,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失题三道(其三)》

下一篇:宋·宋祁《朱云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