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jiāng
yún
zuò
xuě
àn
jiāo
yuán
jìng
fēng
shēng
wàn
bēn
gǎo
miàn
zàn
zhū
zhī
jiǔ
yàn
shēn
chéng
zhí
lài
wēn
yòu
zhèng
yán
shí
xiàng
yóu
néng
diǎn
fén
guì
jǐn
gōng
zhōu
yòng
shāng
yuán
yuán

译文

江边的云变成雪使郊外原野昏暗,整夜风声像万匹马奔腾。憔悴的面容暂时变红知道酒很浓烈,弯曲的身体伸直依靠炉火的温度。谢鲲正适宜寄情山水,倚相还能够阅读古籍。米价昂贵只够用来煮粥,自己伤感没有能力救济百姓。

逐句剖析

"江云作雪暗郊原":江边的云变成雪使郊外原野昏暗,

"竟夜风声万马奔":整夜风声像万匹马奔腾。

"槁面暂朱知酒酽":憔悴的面容暂时变红知道酒很浓烈,

"曲身成直赖炉温":弯曲的身体伸直依靠炉火的温度。

"幼舆正复宜岩石":谢鲲正适宜寄情山水,

# 幼舆:谢鲲的字。《世说新语》: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倚相犹能读典坟":倚相还能够阅读古籍。

"米贵仅供糜粥用":米价昂贵只够用来煮粥,

"自伤无力济元元":自己伤感没有能力救济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寒》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关于寒夜生活的七言律诗。诗中先描绘寒夜风雪交加的景象,接着描述自己在寒夜中借助酒和炉火抵御寒冷的情景,然后引用典故,最后表达因米价昂贵百姓生活艰难,自己却无力救助的伤感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反映生活题材的诗。描绘了寒夜中江云化雪、风声呼啸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寒夜中饮酒取暖、感慨自身境遇的情景。体现了寒夜的凄冷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营造出一种压抑、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以及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救助百姓的无奈与悲愤。

2. 写作手法

比喻:“竟夜风声万马奔”将风声比作万马奔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声的强劲和夜晚的不平静。用典:“幼舆正复宜岩石,倚相犹能读典坟”运用了谢鲲(字幼舆)寄情山水和倚相能读古籍的典故,以古人自比,暗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直抒胸臆:“米贵仅供糜粥用,自伤无力济元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和自己无力救助的伤感。

3. 分段赏析

“江云作雪暗郊原,竟夜风声万马奔。”首联描绘出一幅寒夜风雪图,江边的云化作雪,使郊原变得昏暗,一整夜风声如万马奔腾般呼啸。此联通过对恶劣天气的描写,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槁面暂朱知酒酽,曲身成直赖炉温。”颔联描写诗人自己在寒夜中的状态,憔悴的面容因饮酒暂时泛起红色,才知道酒的浓烈,蜷缩的身体靠炉火的温暖才得以舒展。这两句从侧面反映出寒夜的寒冷,也表现出诗人在寒夜中的孤寂。“幼舆正复宜岩石,倚相犹能读典坟。”颈联运用典故,谢鲲放达不拘,寄情山水,倚相能读三坟五典等古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仍有寄情他处(如读书等)的心境,但也隐含着壮志难酬的无奈。“米贵仅供糜粥用,自伤无力济元元。”尾联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米价昂贵,百姓只能用其煮糜粥度日,诗人为自己无力救助百姓而伤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自身无力的自责,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晁补之《斗百花·往事临邛》

下一篇:宋·徐玑《黄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