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āng
huí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shào
yóu
zuì
téng
xià
shuí
chóu
méi
chàng
bēi
jiě
zuò
jiāng
nán
duàn
cháng
zhǐ
jīn
wéi
yǒu
fāng
huí

译文

秦少游醉倒在那古藤花下,还会有谁紧敛愁眉再唱一杯。能够写出江南肠断的好句,如今只剩下了贺方回。

逐句剖析

"少游醉卧古藤下":秦少游醉倒在那古藤花下,

# 少游醉卧古藤下:秦观,字少游,曾于梦中作《好事近》词,云“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至藤州(今广西藤县)而死。这里指秦观逝世。

"谁与愁眉唱一杯":还会有谁紧敛愁眉再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能够写出江南肠断的好句,

# 江南断肠句:贺铸的伤春怨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下半阕道:“碧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不是单指此词,而是泛指能写江南风物、令人断肠的优秀词作,解作:能够写出。

"只今唯有贺方回":如今只剩下了贺方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贺方回》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收录于《山谷集》。此诗以追怀亡友秦观与盛赞贺铸才情为核心,通过时空交织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师友凋零的沉痛哀思与对文学知音的珍视。诗的前两句“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化用秦观病逝典故,以“醉卧”虚写其离世,以“愁眉”“唱一杯”勾勒孤寂情境;后两句“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则以“江南断肠句”的典故实赞贺铸词风,将其与秦观并置,既追悼逝者,又凸显生者才情。全诗运用对比与用典手法,如化用秦观《好事近》词句与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意象,在虚实相生中传递人生聚散的哲思。其语言凝练含蓄,情感深沉蕴藉,既展现了苏门文人的深厚情谊,又折射出北宋党争的时代背景,被后世誉为宋代赠答诗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寄贺方回》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于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的七言绝句。此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贬至鄂州(今湖北武汉),师友秦观已病逝于藤州(今广西藤县),贺铸亦因性格耿介未得重用。诗人晚年境遇凄凉,面对政治迫害与挚友离世的双重打击,有感于苏门文人的离散与北宋王朝的衰颓,遂以诗寄情。诗中“少游醉卧古藤下”暗合秦观客死异乡的史实,“谁与愁眉唱一杯”既追忆往昔与秦观、贺铸的诗酒唱和,又暗含对当下孤独处境的喟叹。末句“解作江南断肠句”则借贺铸《青玉案》典故,既赞其文学成就,亦以“唯有”二字凸显对知音难觅的深沉感慨。全诗创作背景与北宋党争、文人命运紧密交织,既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时代动荡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唱和诗。通过追怀亡友秦观与盛赞贺铸才情,表达了诗人对师友凋零的沉痛哀思与对文学知音的珍视。诗中以“少游醉卧古藤下”暗合秦观客死异乡的史实,借“谁与愁眉唱一杯”勾勒往昔诗酒唱和的温馨画面与当下孤寂处境的对比,最终以“江南断肠句”的典故盛赞贺铸词风,既追悼逝者又凸显生者才情,在时空交织中传递出人生聚散的哲思与对友情的永恒追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化用秦观《好事近》中“醉卧古藤阴下”的词句,暗合其客死藤州的史实,同时借贺铸《青玉案》“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典故,将“江南断肠句”作为文学成就的象征,深化诗歌的文化底蕴。虚实对比:前两句以“醉卧”虚写秦观之逝,后两句以“唯有”实赞贺铸才情,通过时空虚实的对比,既追悼逝者,又凸显生者才情,强化了人生聚散的怅惘感。

3. 分段赏析

《寄贺方回》前两句“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以虚笔追忆秦观,化用其《好事近》中“醉卧古藤阴下”的词句,既暗合其客死藤州的史实,又以“愁眉”“唱一杯”勾勒出往昔诗酒唱和的温馨画面与当下孤寂处境的对比。后两句“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则以实笔转向贺铸,借其《青玉案》中“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典故,将“江南断肠句”作为文学成就的象征,通过“唯有”一词将贺铸与秦观并置,既追悼逝者又凸显生者才情,形成时空交织的情感张力。全诗运用逆挽写法,先写亡友再赞生者,在虚实对比中深化了对师友凋零的沉痛哀思与对文学知音的珍视。

4. 作品点评

《寄贺方回》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七言绝句代表作,被誉为宋代赠答诗的典范之作。全诗以凝练含蓄的语言,通过追怀亡友秦观与盛赞贺铸才情,将个人友情与时代动荡相融合,既展现了苏门文人的深厚情谊,又折射出北宋党争的残酷现实。诗中“江南断肠句”化用贺铸《青玉案》典故,成为后世对其词风的经典概括,而“唯有”二字更将贺铸与秦观并置,在时空交织中传递出人生聚散的哲思与对文学知音的珍视。全诗运用逆挽写法与虚实对比,如“少游醉卧古藤下”虚写秦观之逝,“解作江南断肠句”实赞贺铸才情,语言凝练而情感深沉,体现了黄庭坚“点铁成金”的创作特色与宋诗重理趣的审美追求。清代方东树评其“章法奇矫,语短意长”,近代陈衍则称其“用事深密,杂以儒佛”,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绝句赞美贺铸,同时借以寄托怀旧的情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安群《黄庭坚诗文选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摇落》

下一篇:宋·释法平《登北固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