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才入又南州":您才刚刚进入承明殿,如今又要前往南州任职,
"重见旌旗照柁楼":再次见到旌旗照耀在船的柁楼上。
"道义平生无捷径":追求道义一生都没有捷径可走,
"风波随处有虚舟":人生的风波无处不在,就像随处可见的虚舟。
"如公未可违文石":像您这样的人不应违背如文石般的操守,
"稽古何妨欠碧油":研究古代学问,又何必在意缺少那碧油幢(代指高官待遇)。
"我亦登门烦著录":我也亲自登门,麻烦您将(我或相关事物)记载收录下来,
"此行无力为王留":(我)此行已无力为君王挽留您(汪圣锡)。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赋:诗人从头到尾直陈对友人汪圣锡任职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看法和自己的送别之情,没有借助其他事物起兴或隐喻。比喻:“如公未可违文石”将友人比作文石,寓意友人应如文石般坚定,在仕途上坚守自我,点明对友人的期望。
2. 分段赏析
《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首联“承明才入又南州,重见旌旗照柁楼”,点明友人汪圣锡刚进入承明殿不久又要前往南州任职,“又”字流露出对其频繁调任的感慨。颔联“道义平生无捷径,风波随处有虚舟”,蕴含哲理,表达出追求道义没有捷径可走,人生如在风波中,到处都有像虚舟一样难以预料的情况,既是对友人的劝诫,也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颈联“如公未可违文石,稽古何妨欠碧油”,运用比喻,希望友人能如文石般坚守,同时认为研究古学也不必急于追求功名利禄(碧油代指高级官员的仪仗)。尾联“我亦登门烦著录,此行无力为王留”,表明自己曾受友人关照,然而此次却无力挽留友人,表达出无奈和不舍的送别之情。
下一篇:宋·陈与义《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