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鸥数个点山腰":在山腰上有几只沙鸥,
"一足如钩一足翘":那些沙鸥看起来一只脚像钩子一样,另一只脚高高翘起。
"乃是山农垦斜崦":仔细一看,原来那些脚是山上的农民在开垦山坡,
# 斜崦:山坡。
"倚锄无力政无聊":他们一个个懒散地靠在锄头上聊天。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诗人以“沙鸥”为视觉焦点,通过“点”字将山腰间劳作的山农虚化为零星散落的飞鸟,既暗合“桑茶坑”的野趣,又以沙鸥的轻盈姿态与后文山农的困顿形成反讽。次句“一足如钩一足翘”的特写,表面摹写沙鸥休憩之态,实则暗藏机锋,这种视觉错位与身份反转,瞬间撕开田园牧歌的表象,暴露出底层劳动者如沙鸥般漂泊无依的生存困境。“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镜头由远及近,真相大白:所谓“沙鸥”实为在陡坡开垦的山农。诗人以“斜崦”(斜坡)强调耕作环境的险恶,“倚锄无力”四字,既刻画了山农因长期劳作而佝偻的体态,更暗含其被土地榨干精力的生命状态。“政无聊”三字尤为沉痛,非仅指身体倦怠,更指向精神上的绝望,当农民连直立耕作的资格都被陡坡剥夺,当生存必须以生命冒险为代价,这种“无聊”实则是对不公世道的无声控诉。
上一篇:宋·贺铸《将进酒·小梅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