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潇湘":小潇湘。
"正天影倒碧":此时天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一片碧绿,
"波面容光":水面泛着光亮。
"水仙朝罢":水中仙子朝会结束后,
"间列绿盖红幢":相间排列着绿色的车盖和红色的帷帐。
"吹风细雨":微风吹过细雨飘落,
"荡十顷、":在十顷荷塘上、
"浥浥清香":荡起阵阵湿润的清香。
"人在水精中央":人仿佛置身于水晶中央。
"霜绡雾縠":水汽如白霜般的薄绸、薄雾般的轻纱,
"襟袂收凉":衣襟衣袖都沾染了凉意。
"款放轻舟闹红里":缓缓放舟在盛开的荷花丛中,
"有蜻蜓点水":有蜻蜓点水而过,
"交颈鸳鸯":还有交颈相依的鸳鸯。
"翠阴密处":在荷叶浓密的绿荫深处,
"曾觅相并青房":曾寻找过并蒂的青色莲蓬。
"晚霞散绮":晚霞如散开的绮丽绸缎,
"泛远净、":水面开阔明净、
"一叶鸣榔":一叶小舟摇着船桨发出声响。
"拟去尽促雕觞":打算离去时赶忙催促举起精美的酒杯。
"歌云未断":歌声还未停歇,
"月上飞梁":月亮已升到飞架的桥梁之上。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万俟咏(?~?),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大梁词隐。哲宗元祐时以诗赋见称于时,但屡试不第。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万俟咏精通音律。其词审音辨律,造语典丽。其词原自分五体:应制、风月脂粉、雪月风花、脂粉才情、杂类。今所存词,多为应制之作。词作艺术成就较高,慢词学柳永,长于铺叙。言情抒怨的小令,辞语清丽,情意惋恻,韵味悠长。《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长相思》等均为佳作。著有《大声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介绍了夏日小潇湘荷塘之景,天影倒碧、波面闪光,荷叶荷花相间,风吹细雨带来清香,还有轻舟、蜻蜓、鸳鸯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沉醉于其中的闲适心境。
2. 写作手法
比喻:“霜绡雾縠,襟袂收凉”,以“霜绡”“雾縠”比喻水汽的轻薄柔白,写出人在其中衣襟衣袖都沾染凉意的感受,让无形的清凉变得可触可感,凸显荷塘环境的清爽。对仗:“天影倒碧,波面容光”,上下句结构对称,“天影”对“波面”,“倒碧”对“容光”,词性相对,描绘出天空倒映碧水、波面泛着光亮的景象,句式整齐,画面鲜明。拟人:“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将水中荷叶荷花拟人化,说它们像水仙朝会结束后,依次排列着绿色车盖与红色帷帐,赋予景物人的行为,让荷塘景致如仪仗般有序且庄重。借代:“绿盖红幢”以“绿盖”代指绿色荷叶,“红幢”代指红色荷花,用器物代本体,既形象描绘出荷叶的舒展与荷花的簇拥之态,又使语言更凝练,富有画面感。虚实结合:“天影倒碧,波面容光”是实景,写天光水色的真切景象;“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是虚写,将荷叶荷花想象为水仙朝罢的仪仗。实景为虚写提供依托,虚写让实景更富意趣,虚实相融,使荷塘景致既真实可感又充满想象。
3. 分段赏析
上片“小潇湘”,此句以“小潇湘”点明所写之地,简约而富有诗意,让人联想到潇湘的秀美水景,为后文描绘荷塘景致定下清雅的基调,短短三字,便勾勒出一片令人向往的水域风光。“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写此时天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一片碧绿,水面泛着光亮。“天影倒碧”展现出水天相映的澄澈,“波面容光”则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两句对仗工整,从光影角度勾勒出荷塘开阔明亮的景象,尽显水光天色的交融之美。“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写仿佛水中仙子朝会结束后,荷叶与荷花相间排列,如同绿色的车盖和红色的帷帐。“水仙朝罢”将荷叶荷花拟人化,赋予其灵性与秩序,“绿盖红幢”以器物代指荷叶荷花,形象地写出荷叶舒展、荷花簇拥的情态,画面生动且富有想象空间。“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写微风吹过,细雨飘落,在十顷荷塘之上,荡起阵阵湿润的清香。“吹风细雨”点出天气状况,“十顷”极言荷塘之广阔,“浥浥清香”则写出雨后荷花清香弥漫的状态,从感官上让人感受到荷塘的清新宜人。“人在水精中央。霜绡雾縠,襟袂收凉”,写人仿佛置身于水晶中央,水汽如白霜般的薄绸、薄雾般的轻纱,衣襟衣袖都沾染了凉意。“水精中央”比喻荷塘环境的澄澈透明,“霜绡雾縠”进一步描绘水汽的轻薄柔白,“襟袂收凉”则写出人在其中的真切感受,凸显荷塘的清凉舒爽。下片“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写缓缓放舟在盛开的荷花丛中,有蜻蜓点水而过,还有交颈相依的鸳鸯。“款放轻舟”显出游赏的闲适,“闹红里”点出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蜻蜓点水”“交颈鸳鸯”则增添了动态与生机,让荷塘景致更显鲜活灵动。“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写在荷叶浓密的绿荫深处,曾寻找并蒂的青色莲蓬。“翠阴密处”描绘荷叶的繁茂,“相并青房”则点出并蒂莲蓬这一景致,既显荷塘的生机,又暗含对美好事物的寻觅与欣赏,情感细腻。“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写晚霞如散开的绮丽绸缎,水面开阔明净,一叶小舟摇着船桨,发出“鸣榔”之声。“晚霞散绮”描绘傍晚天空的绚烂,“泛远净”写出水面的开阔洁净,“一叶鸣榔”则以声衬静,让画面既有色彩之美,又有声音之动,富有生活气息。“拟去尽促雕觞。歌云未断,月上飞梁”,写打算离去时,赶忙催促举起精美的酒杯饮酒,歌声还未停歇,月亮已升到飞架的桥梁之上。“促雕觞”显出游赏的尽兴与不舍,“歌云未断”写出宴饮的欢畅,“月上飞梁”则点明时间的推移,以月色收束,增添了荷塘夜色的清幽之美,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宋祁《吏上》
下一篇:宋·陈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