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xīn
ān
dào
xīn
chù
bìng
hún
wèi
bìng
qián
chén
gèng
zhī
qiū
hǎo
tíng
fēng
tīng
míng
chán

译文

内心的安宁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再刻意去追求宁静,仿佛忘却自我、没有杂念的境界,身上的疾病已经痊愈,整个人的状态完完全全就像生病之前一样健康。早晨起来,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好,在满是秋风和清露的庭院中,静静聆听蝉儿的鸣叫。

逐句剖析

"心安已到无心处":内心的安宁已经达到了一种不再刻意去追求宁静,仿佛忘却自我、没有杂念的境界,

"病去浑如未病前":身上的疾病已经痊愈,整个人的状态完完全全就像生病之前一样健康。

"晨起更知秋色好":早晨起来,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好,

"一庭风露听鸣蝉":在满是秋风和清露的庭院中,静静聆听蝉儿的鸣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晨起》为南宋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写诗人病愈后内心安宁,晨起时更觉秋色美好,于庭院风露间聆听蝉鸣。以质朴语言,借景直抒闲适惬意之情,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尽显平淡生活中的诗意。该诗第一句写心境,诗人心安神定,病愈后似未病时般轻松。最后一句妙笔,晨起见秋色,于庭院中静听蝉鸣、感受风露,借景抒情,尽显闲适惬意,将诗人悠然自得的晚年生活与对秋日的喜爱展露无遗 。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心安已到无心处,病去浑如未病前”,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以及病愈后的舒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一庭风露听鸣蝉”的秋景,描绘出清晨庭院中风露清凉、蝉鸣声声的画面,抒发了诗人病愈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闲适愉悦的心情。白描:全诗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场景,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如“晨起更知秋色好”,直白地写出早晨起来感受到秋色之美,自然呈现生活情景。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心安已到无心处,病去浑如未病前”:诗人开篇便直抒心境,“心安已到无心处”,写出内心达到一种极度安宁、无牵无挂的境界,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与杂念,展现出精神层面的超脱。“病去浑如未病前”则表明身体上的疾病已经痊愈,恢复到和生病之前一样的状态,传达出一种重获健康的喜悦,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后两句“晨起更知秋色好,一庭风露听鸣蝉”:清晨起笔,“晨起更知秋色好”,点明时间是早晨,诗人晨起后,深切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好,一个“更”字,强化了对秋色的赞美。“一庭风露听鸣蝉”进一步描绘出庭院中的景象,秋风中带着清露,在这样的氛围里聆听蝉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借景抒情,将诗人病愈后闲适、惬意的心境融入其中,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雨过偶书》

下一篇:宋·赵汝回《春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