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án
yuán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zhuó
jiǔ
huì
lín
quán
shuǐ
bào
qín
hào
cháng
sōng
nán
yuán
kuí
zhāo
zhé
dōng
huáng
liáng
chōng

译文

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逐句剖析

"酌酒会临泉水":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

# 会临:正好遇到。,酌:斟酒,倒酒。

"抱琴好倚长松":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

# 倚:倚靠。

"南园露葵朝折":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

# 露葵:莼菜。

"东谷黄粱夜舂":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东谷:一作”西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田园乐七首(其七)》是唐代王维所作的六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于田园中临泉酌酒、抱琴倚松,以及朝采南园露葵、夜舂东谷黄粱的生活场景。运用白描与动静结合手法,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悠然闲适的田园画面。前两句展现诗人的惬意之态,后两句凸显田园劳作的质朴充实。此诗风格自然清新,充分体现王维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隐逸的情怀,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田园乐七首(其七)》为唐代王维所写。王维一生经历丰富,前期积极入仕,后因政局变化,逐渐向往归隐生活。当时社会局势复杂,官场的纷争与倾轧使王维身心疲惫,他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此背景下,王维在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对田园生活有了深刻体验与感悟。这首诗便是他基于这种生活经历,为展现田园生活的悠然闲适、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喜爱而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酌酒临泉、抱琴倚松,清晨采摘南园露葵,夜晚舂捣东谷黄粱的生活场景,营造出宁静、闲适且质朴的田园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与享受,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悠然自得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中以简洁质朴的语言,“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不加过多修饰地勾勒出田园生活画面,像临泉饮酒、抱琴倚松、朝采露葵、夜舂黄粱等场景,让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质朴真实呈现。动静结合:“酌酒会临泉水”是动态描写,展现诗人饮酒这一动作,而“抱琴好倚长松”则描绘出静态画面,诗人抱琴倚松的悠然姿态定格其中,动静相互配合,凸显出诗人在田园中的惬意与悠然。

3. 分段赏析

《田园乐七首(其七)》前两句“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描绘出诗人于泉水边悠然饮酒,怀抱古琴倚靠长松的画面。“酌酒”“临泉”的动态与“抱琴”“倚松”的静态相结合,展现出诗人亲近自然、闲适惬意的生活态度,营造出宁静高雅的氛围,体现其对这种悠然生活的享受。后两句“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写诗人清晨前往南园采摘带着露水的葵菜,夜晚在东谷舂捣黄粱。通过描述早晚的田园劳作,展现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充实,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整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场景,从生活情趣到劳作细节,尽显田园生活的悠然美好。

4. 作品点评

《田园乐七首(其七)》是王维田园诗中的佳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价值在于以六言绝句的形式,生动呈现了田园生活的悠然闲适,为读者勾勒出极具诗意的归隐画卷。写作特色上,语言质朴自然,运用白描与动静结合手法,寥寥数语便营造出宁静惬意的氛围。在文学史上,它是王维田园诗风格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于平淡之中见真味,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隐逸情怀完美融合,对后世田园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乌江》

下一篇: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