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shū
shì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héng
shào
chéng
liǔ
qīng
dōng
tái
西
tái
xuě
zhèng
qíng
yīng
huā
yòu
zuò
xīn
nián
mèng
zhú
cháng
wén
jìng
shēng
fèi
yuàn
yān
yíng
dòng
qīng
jiāng
chūn
zhǎng
pāi
píng
zūn
zhōng
jiǔ
mǎn
shēn
qiáng
jiàn
wèi
hèn
piāo
líng
guò
shēng

译文

大城和少城的柳树已经变青,东台和西台的雪刚刚放晴。黄莺和鲜花又出现在新年的梦境中,常常在静夜里听到丝竹之声。荒废园林的烟雾荒草迎着马匹晃动,春天的清江江水上涨与堤岸齐平。酒杯中斟满了酒,身体还强健,不遗憾这一生在飘零中度过。

逐句剖析

"大城少城柳已青":大城和少城的柳树已经变青,

# 少城:又称小城,在大城西南,即今之锦江楼。,大城:又称龟城,即今四川成都市旧府城的南城。相传为秦张仪、司马错所筑。

"东台西台雪正晴":东台和西台的雪刚刚放晴。

# 东台西台:成都城内西北有武担山,上有东西二台。

"莺花又作新年梦":黄莺和鲜花又出现在新年的梦境中,

"丝竹常闻静夜声":常常在静夜里听到丝竹之声。

#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声。

"废苑烟芜迎马动":荒废园林的烟雾荒草迎着马匹晃动,

# 烟芜:如烟的小草。

"清江春涨拍堤平":春天的清江江水上涨与堤岸齐平。

"尊中酒满身强健":酒杯中斟满了酒,身体还强健,

"未恨飘零过此生":不遗憾这一生在飘零中度过。

# 飘零:飘泊。,未恨:不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成都书事二首(其二)》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成都的春日景象,大城少城的柳色已青,东西台的雪后初晴,还写到了莺花、丝竹之声等。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飘零的感慨,但仍能在美酒与强健的身体中找到慰藉。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成都景色的描写来传达情感,对仗工整,语言自然流畅,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与“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将吴道子画作的雄放气势与王维壁画如诗般的清新敦厚进行对比,突出二人画风的不同特点。感官描写:“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从视觉的“莺花”和听觉的“丝竹”声入手,多角度展现成都的景象,使诗歌更具画面感。

2. 分段赏析

《成都书事二首(其二)》第一句“大城少城柳已青”,点明地点,“柳已青”写出了成都春天的生机盎然,一个“青”字生动展现出柳树的嫩绿姿态。第二句“东台西台雪正晴”,描绘出雪后初晴的景象,与柳青形成对比,展现出成都景色的多样。第三句“莺花又作新年梦”,“莺花”从视觉角度进一步渲染春天氛围,“新年梦”则蕴含着时光流转之感。第四句“丝竹常闻静夜声”,从听觉角度,写出成都夜晚的丝竹之音,以声衬静。第五句“废苑烟芜迎马动”,“废苑烟芜”描绘出荒废园林的衰败,“迎马动”则增添了动态感。第六句“清江春涨拍堤平”,写出春天江水上涨,与堤岸齐平的景象,富有画面感。第七、八句“尊中酒满身强健,未恨飘零过此生”,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虽人生飘零,但有美酒相伴、身体强健,也无太多遗憾的豁达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

下一篇:宋·陆游《秋怀(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