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yuè
shí
wán
yuè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3
xiān
yún
sǎo
wàn
qǐng
zuì
kuà
lóng
yóu
tiān
qīng
hǎi
shuǐ
jīng
gōng
diàn
殿
piāo
xiāng
qún
xiān
fāng
àn
cháng
xiāo
duō
fēng
biàn
jiāo
rén
shì
qīng
liáng

译文

天空中纤云尽散,月光如水般倾泻,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晶莹的玻璃。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遨游八极,俯瞰人间,只见天色深青、海波碧绿,天地相接处历历分明。从水晶月宫中,阵阵香风四散飘溢,原来月中仙子们在演奏《霓裳羽衣曲》。我想知道,还须花费多少清风露滴,才能驱酷暑、使人间变得清凉惬意。

逐句剖析

"纤云扫迹":天空中纤云尽散,

"万顷玻璃色":月光如水般倾泻,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晶莹的玻璃。

"醉跨玉龙游八极":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遨游八极,

# 八极:指宇宙间最邈远的地方。

"历历天青海碧":俯瞰人间,只见天色深青、海波碧绿,天地相接处历历分明。

"水晶宫殿飘香":从水晶月宫中,阵阵香风四散飘溢,

"群仙方按霓裳":原来月中仙子们在演奏《霓裳羽衣曲》。

"消得几多风露":我想知道,还须花费多少清风露滴,

"变教人世清凉":才能驱酷暑、使人间变得清凉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其一)》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主题围绕玩月展开,词的开篇描绘出纤云消散,明月初升,天空如万顷玻璃般澄澈的景象,随后作者运用想象手法,描述自己醉后跨玉龙遨游天际,目睹天青海碧,进而笔锋一转,幻想月宫中水晶宫殿飘香,群仙弹奏《霓裳羽衣曲》的奇幻场景,最后表达希望风露能给人间带来清凉的美好期许。上片着重展现宏大奇幻的月夜之景,下片则由景入幻,将月宫的美妙与对人间的关怀融为一体。整首词意境奇幻,风格浪漫,在奇幻的景象中寄托了作者超脱尘世又心系人间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游仙题材的词。描绘了五月十五夜月升之时,纤云消散,天空如玻璃般澄澈的景象,词人醉后幻想跨玉龙畅游天际,看到天青海碧,进而想象月宫中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演奏《霓裳羽衣曲》的奇幻场景,表达了词人超脱尘世的意趣以及希望风露能让人间清凉的美好愿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天上仙女们的清凉欢乐与人间的炙热酷暑进行对比,“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突出了人间的苦难,表现出词人对人间疾苦的关注和忧思。设问:“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强调了词人对人间清凉的期盼,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想象:“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句,作者突破现实束缚,幻想自己醉后骑乘洁白的玉龙,纵情遨游于宇宙边际。在这奇思妙想中,将自身置于浩瀚无垠的太空,生动描绘出青天澄澈、碧海深沉的奇幻景象,为读者构建出一幅超凡脱俗、空灵壮美的遨游画卷,尽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浪漫奔放的情怀。

3. 分段赏析

开篇的两句,将五月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一轮皓月高悬天际,那月轮散发出的万顷光波,肆意扫射着整个宇宙,刹那间,世间万物都被笼罩在一片澄澈、明亮且奇幻的氛围之中,这般美妙的景象,如梦如幻。紧接着的三、四句,笔锋一转,展现出词人醉后跨上玉龙,于太空中肆意遨游的奇幻想象。此等描述,尽显豪迈气概与奔放情感。刘克庄在这两句的创作上,别具匠心。其一,“醉跨”二字,宛如神来之笔,将词人酒后那狂放不羁、肆意洒脱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二,“玉龙”一词,色彩鲜明夺目,玉的洁白润泽,用来修饰“龙”字,与前两句所构建的光明奇幻世界相得益彰,不仅在色调上和谐统一,更为全词增添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八极”,指代的是宇宙间最为邈远之处。“历历天青海碧”则细腻地描绘出词人遨游八极时所目睹的壮阔景象。此刻,词人的精神已然超脱尘世的束缚,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天极,茫茫宇宙,湛蓝青天,幽邃碧海,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过片之处,场景由浩瀚太空转入神秘月宫:“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在那美轮美奂的水晶宫殿中,香气四溢,群仙们正依着节拍翩翩起舞,如此美妙的画面,令人心驰神往,仿佛灵魂都被带入了那梦幻般的仙境。词的最后两句,词人的思绪从天上回到人间,在这鲜明的对比之中,隐隐蕴含着深沉的感慨。在酷热难耐的时节,当仙女们在清凉的水晶宫殿中悠然轻歌曼舞之际,人世间却正遭受着炎炎酷暑的煎熬。故而,词人不禁发出设问:究竟还需要多少风露,才能驱散这炙热的炎暑,为人间换来一片清凉呢?联系南宋后期的社会现实,统治者偏安江左,沉溺于声色犬马,全然不顾百姓正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词人的这一设问,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刘克庄向来胸怀拯救世间、普济百姓的远大志向,他所期盼于人间的,绝不仅仅是自然界季节的更迭变换,而更应是一个理想中的清平世界能够降临。

4. 作品点评

该词紧扣“玩月”主题,却巧妙避开“月”字,不着一字,尽显风流。在阅读过程中,仿若有清辉满卷,营造出天上人间的奇幻意境,使读者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般独特的创作方式,生动展现出词人构思时的别出心裁与巧妙布局,其精妙运思令人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攽《城南行》

下一篇:宋·陆游《春日杂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