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sòng
sūn
fān
diào
fāng
cáo
西
guī

朝代:宋作者:刘克庄浏览量:2
suì
tiān
hán
jiàn
piāo
rán
jīn
qiú
jìn
yuán
yún
niǎo
dào
pān
jué
dǐng
pāi
tiān
jīng
jìn
xiào
ào
zhōng
liú
chóu
jūn
rán
tiě
miàn
shēng
dāng
sūn
zhòng
móu
zhēng
zhī
dào
xiàng
zhōng
nián
yóu
wèi
jiàn
jié
fēng
hóu
nán
lái
wàn
qiú
yīn
gǎn
kǎi
qiáo
gōng
chéng
yuǎn
yóu
tàn
míng
jùn
dōu
chéng
zuó
mèng
zhī
dǒu
jiǔ
shuí
diào
xīn
qiū
tiān
qíng
gōng
míng
yǒu
mìng
qiān
yīng
xióng
zhǐ
xiū
píng
shēng
yáng
tán
lèi
西
zhōu

译文

年末天寒,孙季蕃携剑飘然而至,头戴幅巾、身着布袍。他沿云雾缭绕的险径,登上山巅,跨江渡海如鲸击浪涛,于激流中傲然长笑。昔日惊异于您的英姿,紫须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般英武。怎知道,您年近中年仍未获得,节度使的符节、封侯的殊荣。为何南行万里。只因感怀桥公的知遇之恩而远游凭吊。可叹名姬骏马,皆成昨日幻梦,如今仅以只鸡斗酒,又有谁去祭扫新坟。天地本无情感,功名全凭天命,千古英雄终归如此湮灭。一生相交的挚友,唯羊昙般至情的您,在西州城下为他洒泪哀悼。

逐句剖析

"岁暮天寒":年末天寒,

"一剑飘然":孙季蕃携剑飘然而至,

"幅巾布裘":头戴幅巾、身着布袍。

# 幅巾:古代男子所戴的头巾,以绢或缣一幅束发,唐宋时尤为盛行。

"尽缘云鸟道":他沿云雾缭绕的险径,

# 缘云鸟道:形容山道高陡狭险。

"跻攀绝顶":登上山巅,

"拍天鲸浸":跨江渡海如鲸击浪涛,

# 拍天鲸浸:滔天巨浪。

"笑傲中流":于激流中傲然长笑。

"畴昔奇君":昔日惊异于您的英姿,

# 畴昔:往日。畴,助词,无义。

"紫髯铁面":紫须铁面,

# 紫髯铁面:指所送的人的相貌。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般英武。

# 孙仲谋:孙权,三国吴国帝,一代英雄。

"争知道":怎知道,

# 争:通“怎”。

"向中年犹未":您年近中年仍未获得,

"建节封侯":节度使的符节、封侯的殊荣。

# 建节:使者所持之节。

"南来万里何求":为何南行万里。

"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只因感怀桥公的知遇之恩而远游凭吊。

# 桥公:即桥玄。

"叹名姬骏马":可叹名姬骏马,

"都成昨梦":皆成昨日幻梦,

"只鸡斗酒":如今仅以只鸡斗酒,

"谁吊新丘":又有谁去祭扫新坟。

"天地无情":天地本无情感,

"功名有命":功名全凭天命,

"千古英雄只么休":千古英雄终归如此湮灭。

# 只么:宋元俗语。这么,就是这样。

"平生客":一生相交的挚友,

"独羊昙一个":唯羊昙般至情的您,

# 羊昙:晋泰山人,谢安的外甥。

"洒泪西州":在西州城下为他洒泪哀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开篇描绘岁暮天寒之际,孙季蕃身佩一剑、头戴幅巾、身着布裘,洒脱出行之态,又追叙其往昔勇攀云间鸟道、登顶高山,直面惊涛骇浪、笑傲江河的豪迈经历,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典故夸赞其非凡气概,同时也为他中年尚未建功封侯而感慨。下片写孙季蕃南来万里,缘由是感慨如桥公般的友人离世而远游凭吊,曾经的名姬骏马都已化为过往云烟,如今只剩用简单祭品去祭奠新坟,抒发天地无情、功名难测,千古英雄壮志难酬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前一年腊月,方信儒离世,时光流转至当年“岁暮天寒”之时,恰好距离他的逝世过去了整整一年。在此情境下,作者刘克庄写下这首词,借送别孙季蕃西行归乡之机,来沉痛悼念方信儒,以词寄托哀思,字里行间满是对逝者的追思缅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怀人题材的诗。描绘了岁暮天寒之际,孙季蕃仗剑天涯、身着布衣的洒脱形象,以及他往昔攀山越岭、笑傲江河的豪迈经历;体现了方信儒逝世一年后,作者借送孙季蕃西归之机,抒发对逝者的缅怀追思,感慨人生无常、功名难就,营造出一种既豪迈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壮志未酬的惋惜,对生死相隔的怅惘,以及面对命运无力之感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么休”,词人毫不隐晦,直接抒发内心对天地不公、命运弄人的愤懑,感慨即便有英雄之才,最终也只能无奈收场,直白地道出对人生境遇的悲观,以及对友人壮志难酬的深切同情,使情感如汹涌潮水,直击读者内心。情景交融:“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开篇描绘出寒冬岁末,孙季蕃佩剑、裹着头巾、穿着布衣潇洒出行的画面,在这寒冷萧瑟的环境里,人物的洒脱不羁跃然纸上,同时“岁暮天寒”的凄冷之景又为全词奠定悲凉基调,景与人相互交融,将词人送别友人时内心的复杂情绪,如不舍、怅惘,融入景与人物形象之中,让读者更易感知其心境。对比:“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往昔的“名姬骏马”象征着快意潇洒的生活,与如今“只鸡斗酒”的简单祭品、凄凉的凭吊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衬出岁月变迁、人事全非之感,突出人生无常,曾经的繁华如过眼云烟,徒留伤感,强化了词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与对命运的喟叹。

3. 分段赏析

上片着重刻画孙季蕃的形象,开篇寥寥数笔便精准绘出其肖像,凸显他“言以家为系缧,一身之外无它人”、喜好云游四方的特质,将他豪侠又儒雅的风姿展露无遗。紧接着,以勇攀高山之巅、笑傲沧海巨浪的豪迈之举,勾勒其行踪,这不仅展现出他游历地域的广阔无垠,更彰显出他非凡的气概与卓绝的勇气,一位胸怀大志、气吞山河的奇才俊杰跃然纸上。回首往昔,“畴昔奇君”四字开启回忆之门,突出的就是孙季蕃令人称奇之处,还以孙权作比,满是对他由衷的钦佩之意,从多个维度将孙季蕃的壮志豪情、非凡才干烘托出来,让这位天下奇才的形象熠熠生辉。然而,笔锋陡然一转,一声沉重叹息如雷贯耳:“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这短短几句,力透纸背,将孙季蕃怀才不遇的境遇和盘托出,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气也随之喷薄而出。下片视角转向悼念方信儒,却巧妙地从孙季蕃处着墨。孙季蕃曾客居方家,备受方信儒敬重,正所谓英雄惜英雄,上片精心雕琢出孙季蕃的卓绝风采,恰如其分地映衬出方信儒独具慧眼的才识与高洁的品格。如今方信儒溘然长逝,孙季蕃听闻噩耗,不惜万里迢迢从南而来,“徒步赴义”前去吊唁,这般举动,既突显孙季蕃的重情重义,更折射出方信儒生前备受敬爱。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又援引桥玄识曹操于微时的典故,将对孙、方二人的赞赏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随后,作者直抒胸臆,倾诉悼念之痛。知交离世,往昔相处的点滴仍历历在目,可如今都化为泡影,只能以“只鸡斗酒”聊表对亡友的深情厚谊。悲痛如汹涌潮水,难以遏制,不禁仰天长恨“天地无情”,竟让“千古英雄只么休”,真可谓长歌当哭,肝肠寸断。收尾处以羊昙哭谢安作结,用“平生客”烘托“一个”孙季蕃,极力称赞他万里奔丧、洒泪西州的义举,同时也强有力地彰显出方信儒识人善任、交友真诚的品质。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写法独特,意在悼念方信儒,却着眼于孙季蕃。通过刻画孙季蕃的才干风度,巧妙映衬方信儒的不凡,不着痕迹地抒发了对亡友的哀悼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孙花翁有好词,亦善用意。但雅正中忽有一两句市井语,可惜。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 孙花翁惟信,字季蕃。在江湖颇有标致。多见前辈,多闻旧事,善雅谈。

清查礼《铜鼓书堂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玑《登滕王阁》

下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