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不择地":温暖的阳光不挑剔地方,
# 择地:选择处所,挑剔地方。
"海角亦逢春":即使在天涯海角也能遇到春天。
# 海角:远离京城的海边。
"忆得上林色":回想起上林的景色,
# 上林:上林苑,东汉京城洛阳东的皇家苑面囿。此处泛指京城。
"相看如故人":眼前所见就像遇见了老朋友一样亲切。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苏州吴区)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主持“庆历新政”,累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多政治内容,词传世仅五首,风格较为明健。《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代表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等。著有《范文正公集》。
1. 分段赏析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这两句诗点明了春天的特性,“阳和”即春天温暖和畅之气,诗人说它不会挑选地方,不管是繁华之地还是偏远海角,都会带来春意。“不择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阳和”以人的选择行为,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公平与普适。“海角亦逢春”进一步强调,哪怕是在海角天涯这样偏僻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暗示着牡丹即使生长在偏远之处,也能绽放生机。这两句诗为后文诗人见到牡丹并抒发感慨做了铺垫,营造出一种豁达、开阔的意境。“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忆得上林色”,诗人由眼前西溪的牡丹,回忆起上林苑中牡丹的艳丽景色。上林苑是古代皇家园林,那里的牡丹代表着繁华、美好。此句通过回忆形成今昔对比,丰富了诗歌的内涵。“相看如故人”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牡丹比作故人,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牡丹的亲切之感。在诗人眼中,牡丹不再只是普通花卉,而是有着深厚情感联结的故交,体现出诗人对牡丹的珍视与喜爱,进一步深化了诗歌借物抒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