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碧缤缤叶":兰花叶片浓绿繁茂,
"斑红浅浅芳":花朵浅红散发着淡雅的芬芳。
"幽香空自秘":它清幽的香气仿佛有意隐藏,
"风肯秘幽香":然而风却不肯让这幽香被隐匿,将它传播开来。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对偶:“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运用对偶手法。“健碧”对“斑红”,从颜色角度分别描绘兰花叶片的浓绿与花朵的浅红;“缤缤叶”对“浅浅芳”,在结构上对仗工整,“缤缤”形容叶片繁茂,“浅浅”形容花朵芬芳淡雅,生动展现出兰花叶片与花朵的不同特点,使诗句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美。拟人:“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赋予兰花和“风”以人的行为和情感。兰花的“幽香”仿佛有意将自身的芬芳隐藏起来,而“风”却不肯让这幽香被隐匿,要将其传播出去。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兰花虽有幽香却不张扬的特质,同时也突出风对兰花幽香传播的作用,使诗歌充满灵动性与趣味性。托物言志:整首诗围绕兰花展开,表面是对兰花形态、香气的描写,实则借兰花自守清幽、不事张扬的特点,表达诗人对高洁、淡雅品质的推崇与向往。诗人以兰花为载体,寄托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含蓄地抒发情感,深化诗歌主题。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兰花的外形。“健碧缤缤叶”,展现出兰花叶片浓绿且繁茂,充满生机与活力,一个“健”字赋予叶片坚韧之感,“缤缤”则强调叶片数量众多,层层叠叠。“斑红浅浅芳”,描绘出兰花花朵呈现出浅红色,带着淡淡的芬芳。“斑红”写出花朵颜色的特点,“浅浅芳”则生动地表现出兰花香气的淡雅,不浓烈却沁人心脾,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勾勒出兰花清新、秀丽的形象。“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后两句诗转入对兰花香气的独特描写。“幽香空自秘”,兰花的香气清幽,仿佛它有意将这独特的芬芳隐藏起来,不轻易示人,体现出兰花内敛、不张扬的气质,如同一位隐居的君子,默默坚守自己的美好。然而,“风肯秘幽香”,风却不愿意让这美好的香气被埋没,它轻轻吹拂,将兰花的幽香传播开来,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兰花的魅力。这两句诗通过兰花与风的“互动”,一方面突出兰花的高洁自守,另一方面也暗示美好的事物即便暂时被隐藏,也终会被发现和传播,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宋·贺铸《闻莺有怀故园》
下一篇:宋·曹勋《胡无人行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