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suì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gǎi
suì
zhōng
kuí
zài
rán
jiù
绿
lǎo
páo
gōng
tuō
xiǎn
nuǎn
zài
qiǔ
sòng
qióng
guǐ
yíng
ér
tóng
lǎo
guì
míng
zhú

译文

新年更换岁时,钟馗的画像依旧悬挂着,还穿着那件旧的绿色短袄。老厨师端上了馎饦面食,光着脚的婢女温好了屠苏酒。带着干粮送走穷鬼,扶着簸箕迎接紫姑神。孩子们欺负我这个老糊涂,明亮的烛光下聚在一起玩骰子游戏。

逐句剖析

"改岁钟馗在":新年更换岁时,钟馗的画像依旧悬挂着,

# 改岁钟馗在:即世俗所传钟馗辟鬼事。滥觞于唐代,时翰林例于岁暮进钟馗像,并以赐大臣,民间亦贴锺馗像于门首,宋元明之际犹然。其后改悬于端午,则犹存其遗意而已。钟馗:是中国道教中能打鬼驱邪的神。

"依然旧绿襦":还穿着那件旧的绿色短袄。

# 襦:短衣也。亦作细密之罗解。《周礼》:“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

"老庖供馎饦":老厨师端上了馎饦面食,

# 餺飥:饼饵名,亦称“不托”。陈亮《答朱子书》云:“巧新妇做不得无面餺飥。”,庖:厨师。

"跣婢暖屠苏":光着脚的婢女温好了屠苏酒。

# 屠苏:酒名,亦作“酴酥”、昔人居屠苏屋以酿酒,因名。相传为华佗之方,元日饮之,辟不正之气。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载糗送穷鬼":带着干粮送走穷鬼,

# 糗:干粮也。《书》:“峙乃糗粮。”

"扶箕迎紫姑":扶着簸箕迎接紫姑神。

# 紫姑:神名。刘敬叔《异苑》:“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娘,寿阳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亦谓之坑三姑。”,扶箕:即扶乩。以盘承沙,卜休咎。

"儿童欺老瞶":孩子们欺负我这个老糊涂,

# 老瞶:言懵懂老人也。瞶:目无睛也。

"明烛聚呼卢":明亮的烛光下聚在一起玩骰子游戏。

# 呼卢:赌博时发出的喊声,代投骰子之戏。赌戏也。《珊瑚钩诗话》:“樗蒱起自老子,今谓之呼卢,取纯色而胜之之义。俗言呼卢喝雉。”《山堂肄考》:“古者乌曹氏作博:以五木为子,有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彩。博头有刻枭形者为最胜,卢次之,雉、犊又次之,塞为下。故名。”,明烛:灯下,钱仲联校注本改为“明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言律诗,收录于《剑南诗稿》。此诗以新年为背景,通过描绘悬挂钟馗像、烹制馎饦、饮屠苏酒等年俗细节,以及送穷鬼、迎紫姑等民俗活动,勾勒出南宋民间节庆习俗与家庭生活的生动图景;末尾以孩童聚玩与老人相对的画面,暗含时光流逝的感喟。全诗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将民俗观察融入节庆主题,展现了南宋社会的岁时文化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是开禧二年春在山阴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节令诗。此诗描写了南宋民间庆贺新春的热闹场景与独特习俗,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2. 写作手法

白描:诗中运用白描手法勾勒新年场景:“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简笔写钟馗像与旧衣,“老庖供馎饦,跣婢暖屠苏”直述备食暖酒的日常,“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勾勒孩童点灯嬉闹之景。无华丽辞藻,以朴素笔墨再现节日细节,真实自然。

3. 分段赏析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两句是描写新年悬挂钟馗像的景象。“改岁”点明新年时节,“钟馗在”直接点出悬挂钟馗像的年俗,而“依然旧绿襦”则通过钟馗像所穿的旧绿衣,暗示这一习俗的延续性,既展现了民间借助钟馗驱邪纳福的传统,又透着一丝生活的质朴感。“老庖供馎饦,跣婢暖屠苏”两句是描写家庭新年的饮食场景。“老庖”指老厨师,“供馎饦”即烹制馎饦(一种面食),展现了节日里的饮食准备;“跣婢暖屠苏”描绘婢女光着脚准备屠苏酒的情景,“暖”字体现出对饮酒的细致准备。两句从饮食角度勾勒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忙碌,充满生活气息。“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两句是描写新年的民俗活动。“载糗送穷鬼”讲的是带着干粮送穷鬼的习俗,寄托了人们送走穷困、祈求富足的愿望;“扶箕迎紫姑”则是通过扶箕的方式迎接紫姑神,反映了民间对神灵的崇拜与祈福心理。两句展现了南宋民间丰富的岁时民俗,充满市井生活的鲜活感。“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两句是描写新年里孩童与老人的不同状态。“儿童欺老聩”写出孩童因老人耳背而嬉戏打闹的情景,“明烛聚呼卢”描绘出孩子们在明亮的烛火下聚在一起玩呼卢游戏的热闹场面。以孩童的活泼喧闹与老人的“老聩”形成对比,暗含时光流转、岁月更替的淡淡感喟,为全诗增添了一层生活的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韩淲《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下一篇:宋·释文珦《还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