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éng
wǎn
gu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péng
tiān
wǎn
táo
huā
shuǐ
chūn
niǎo
fēi
qiān
bái
diǎn
bàn
hóng
lún
wéi
qiān
láo
shì
bìng
shēn
dàn
lái
lín
wàng
shǎo
yǒu
chóu
rén

译文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逐句剖析

"彭蠡湖天晚":彭蠡湖的天色已晚,

#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桃花水气春":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

"鸟飞千白点":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

"日没半红轮":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

# 半:一半。

"何必为迁客":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

# 迁客:迁徙的客人。

"无劳是病身":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

# 无劳:没有多少劳作。

"但来临此望":如果来到这儿眺望,

"少有不愁人":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 少有:很少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彭蠡湖晚归》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他在彭蠡湖(今鄱阳湖)傍晚时分观赏湖景并抒发内心感受的情景。此诗通过“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千鸟归巢、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与诗人作为“迁客”、“病身”的孤独和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诗中运用反衬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尤其是末句的“少有不愁人”,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一腔幽怨之情溢于言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借景抒情诗。此诗营造出一种虽有美景却难掩愁绪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作为迁客的愁苦、无奈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借彭蠡湖晚归之景,抒发内心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通过描绘“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的壮丽景象,与诗人自身的孤独和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衬手法不仅突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孤寂的感受。诗中的美景与诗人作为“迁客”、“病身”的身份形成了强烈反差,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效果。象征:诗中“鸟飞千白点”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而诗人却身处困境,无法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外界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深意。对比:诗中通过对“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的生动描绘,与诗人自身的“迁客”、“病身”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自然景色的美好,也更加凸显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无助与惆怅。

3. 分段赏析

首联“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开篇,描绘了湖边暮色降临、桃花盛开、水汽氤氲的春日景象。此联不仅点明了时间(傍晚)和地点(彭蠡湖),还通过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傍晚图景。诗人用“桃花水气春”这样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温暖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进一步描绘湖上的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成群的白色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夕阳西下时那半轮红日缓缓沉入地平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与后文诗人的愁绪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颈联“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转而抒发感慨,自问为何要做这被贬谪的迁客,且身患疾病。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苦闷。作为一位被贬谪的官员,他感到身心俱疲,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苦。这种自我反省和质疑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尾联“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直陈来此处登临者,少有不愁之人。此联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普遍的悲感。无论是诗人自己还是其他来到这里的游人,面对如此壮丽而又略带哀伤的景色,心中难免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忧愁。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成功地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普遍的悲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周昙《后汉门·羊续》

下一篇:唐·白居易《梦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