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huò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qiáng
tóu
lěi
lěi
shì
huáng
rén
jiā
qiū
huò
zhēng
dēng
chǎng
cháng
duì
dǎo
zhū
zhào
guāng
zèng
chuī
lián
cūn
xiāng
wàn
rén
qiáng
jìn
shū
guān
cāng
cāng
zhì
lěng
xiá
cháng
shì
sàn
ruò
kuáng
zuì
xiāng
zhěn
guān
dào
páng
shù
nián
mín
è
xiōng
huāng
zhuǎn
gōu
jìn
xiāng
wàng
xiàn
tíng
zhǎng
è
饿
láng
ér
tóng
jiāng
zhī
huáng
tiān
fēng
ráng
shōu
zhōng
wàn
xiāng
yuàn
lín
jǐn
gài
cáng
suō
jié
shí
qín
gēng
sāng
zhuī
shí
yàn
zāo
kāng
shǐ
使
shuǐ
hàn
yōu
yáo
tāng

译文

墙头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家家户户都在秋天忙着收获,争先恐后地登场。长长的碓声响起,捣打出的米粒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照亮了地面,大甑里煮着的米饭香气扑鼻,弥漫在整个村庄。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官仓,忙着把粮食交上去,仓库里的官吏忙得连热饭都来不及吃。事情结束后,大家欢喜得像发了疯一样,醉卧在官道旁,互相枕着睡觉。过去几年,百姓们遭遇了严重的饥荒,人们四处逃难,沟壑之间到处是饿死的人。县吏和亭长就像饿狼一样,妇女们惊恐得快要死去,儿童们也失去了生气。谁会想到皇天赐予了丰收,每亩地的收成都能装满万箱。我希望邻里之间能谨慎地保存这些收获,节衣缩食,勤劳耕作。回想起过去连糟糠都吃不饱的日子,希望不要再有水旱之灾,让人们担忧。

逐句剖析

"墙头累累柿子黄":墙头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

# 累累:相连系之貌。

"人家秋获争登场":家家户户都在秋天忙着收获,争先恐后地登场。

# 登场:即将谷物送上打谷场。

"长碓捣珠照地光":长长的碓声响起,捣打出的米粒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照亮了地面,

# 捣珠:犹言舂米也。

"大甑炊玉连村香":大甑里煮着的米饭香气扑鼻,弥漫在整个村庄。

# 炊玉:犹言以瓦器煮饭也。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玉:极言谷物成熟饱满,犹如珠玉一样。

"万人墙进输官仓":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官仓,

# 墙进:人排如墙,向前行走。形容人多。

"仓吏炙冷不暇尝":忙着把粮食交上去,仓库里的官吏忙得连热饭都来不及吃。

# 炙:烤肉。

"讫事散去喜若狂":事情结束后,大家欢喜得像发了疯一样,

"醉卧相枕官道傍":醉卧在官道旁,互相枕着睡觉。

"数年斯民厄凶荒":过去几年,百姓们遭遇了严重的饥荒,

# 厄凶荒:为荒灾之年所逼迫。

"转徙沟壑殣相望":人们四处逃难,沟壑之间到处是饿死的人。

# 转徙沟壑:《孟子》:“老弱转乎沟壑。”喻死无棺椁至填于溪谷也。殣:饿死也。《左传》:“宫室兹侈,道殣相望。”

"县吏亭长如饿狼":县吏和亭长就像饿狼一样,

# 亭长:秦汉之制,每十里一亭,亭其长,掌捕劾盗贼。隋因之,以为流外之号。唐主守省门,通传禁约。饿狼:喻狠戾貌。《后汉书·仲长统传》:“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

"妇女怖死儿童僵":妇女们惊恐得快要死去,儿童们也失去了生气。

"岂知皇天赐丰穰":谁会想到皇天赐予了丰收,

"亩收一钟富万箱":每亩地的收成都能装满万箱。

# 钟:古量名。受六斛四斗,或曰十斛也。《左传》:“釜十则钟。”《史记》:“郑国白渠,灌溉相通,黍稷富饶,亩号一钟。”万箱:犹言万廪也。《诗经》:“乃求万斯箱。”鲍照诗:“京廪开万箱,无谢尧为君。”

"我愿邻曲谨盖藏":我希望邻里之间能谨慎地保存这些收获,

# 谨盖藏:犹言谨贮之也。《礼记》:“孟冬之月,命百官谨盖藏。”

"缩衣节食勤耕桑":节衣缩食,勤劳耕作。

"追思食不厌糟糠":回想起过去连糟糠都吃不饱的日子,

"勿使水旱忧尧汤":希望不要再有水旱之灾,让人们担忧。

# 尧汤: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故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获歌》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歌以丰收的场景开篇,描绘了墙头累累的黄柿子和农民们忙碌收获的热闹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对比丰收与过去的饥荒,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告诫农民要居安思危,珍惜丰收成果,勤俭节约,以备不时之需。诗人将丰收的喜悦与过去的饥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农民生活的脆弱性。通过对丰收场景的细腻描绘,“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喜悦。诗的结尾通过“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农民的告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乡村劳作诗。前半部分描绘了丰收的喜人画面,后半部分则回顾了荒年的惨状。诗人告诫农民要居安思危,节衣缩食,勤于耕作,珍惜丰收成果,避免未来灾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丰收的喜悦,更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对比和细腻描写,展现了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将丰收的喜悦与过去的饥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描绘了丰收的热闹场景,而“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则回顾了过去的饥荒与苦难。细节描写:陆游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丰收的景象。“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通过对粮食加工和炊饭的描写,展现了丰收带来的富足。卒章显志:诗的结尾通过“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告诫,希望他们珍惜丰收成果,勤俭节约,以备不时之需。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开篇描绘了秋季丰收的景象:墙头挂满了成熟的柿子,金黄一片,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争先恐后地登场收割,展现出丰收的忙碌与喜悦。第三。四句:“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描绘了丰收后的加工场景:用长碓捣米,米粒如珠,闪闪发光;用大甑蒸饭,香气弥漫整个村庄。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丰收带来的富足。第五、六句:“万人墙进输官仓,仓吏炙冷不暇尝。”收获的粮食被运往官仓,场面宏大。仓库管理员因忙碌而无暇品尝炙热的食物,侧面反映了丰收的规模之大。第七、八句:“讫事散去喜若狂,醉卧相枕官道傍。”农民们完成交粮后,喜悦若狂,甚至醉卧在官道旁。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后的放松与喜悦。第九、十、十一、十二句:“数年斯民厄凶荒,转徙沟壑殣相望。县吏亭长如饿狼,妇女怖死儿童僵。”回忆过去灾荒的惨状:农民们流离失所,沟壑中随处可见饿死的人,县吏如饿狼般催逼赋税,妇女儿童生活在恐惧中。这段对比突出了丰收的珍贵。第十三、十四句:“岂知皇天赐丰穰,亩收一锺富万箱。”诗人感慨上天赐予丰收,每亩收获丰厚,家家户户粮食满仓。此句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句:“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追思食不餍糟糠,勿使水旱忧尧汤。”诗人希望乡亲们珍惜丰收成果,节衣缩食,勤于耕织,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以备不时之需。结尾处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送顿起》

下一篇:宋·龚相《学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