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àn
àn
zhì
jiǔ
zèng
huáng
shí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浏览量:3
zōng
duān
cóng
bǎi
yōu
cháng
quàn
zhī
kěn
chū
yóu
huáng
liú
jiě
míng
yuè
shù
wèi
shēng
liáng
qiū
chū
píng
qún
yáng
zhì
wèn
shū
qiān
qǐng
zuì
xiū
shuí
tuó
lóu
chuī
dǒu
biāo
hán
guà
shān
tóu
yuán
fēng
sān
nián
shòu
tài
biàn
jīng
zuò

译文

我的同宗平日总是心中集满忧愁,我作长歌劝他才肯出来小游。浑浊的流水并不能污染天上明月,碧树荫浓为我带来凉秋。黄初平点石成羊且莫问,黄叔度胸怀千顷醉便休。谁靠着汴岸的舵楼吹奏玉笛,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动寒夜挂在屋山头。元丰三年改官太和知县,在从汴京出发时作。

逐句剖析

"吾宗端居丛百忧":我的同宗平日总是心中集满忧愁,

# 丛:集。,端居:平常日子。,吾宗:我的同宗,指黄几复。

"长歌劝之肯出游":我作长歌劝他才肯出来小游。

# 长歌劝之肯出游:原校:一作百丈暮捲篙人休,侵星争前犹几舟

"黄流不解涴明月":浑浊的流水并不能污染天上明月,

# 涴:污染。,解:懂。,黄流:浑浊的流水。

"碧树为我生凉秋":碧树荫浓为我带来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黄初平点石成羊且莫问,

# 初平:《神仙传》记,汉有皇初平,丹溪人,年十五,家使牧羊,在山上遇道士而携至金华石室中。四十余年后,其兄寻至山上,问羊何在,羊皆已化为白石。初平叱之,白石俱起而化为羊群,有数万头。皇初平,或作黄初平。

"叔度千顷醉即休":黄叔度胸怀千顷醉便休。

# 叔度千顷醉即休:原校:一作诗吟吾党夜来作,酒买田翁社后篘。

"谁倚柁楼吹玉笛":谁靠着汴岸的舵楼吹奏玉笛,

# 柁楼:即舵楼,掌舵处的船楼。

"斗杓寒挂屋山头":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动寒夜挂在屋山头。

# 斗杓:北斗七星成勺形,其柄部三星称杓星,或称斗柄。以上《山谷外集诗注》卷七。

"元丰三年授太和发汴京作":元丰三年改官太和知县,在从汴京出发时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邀请友人黄介出游以缓解其忧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联表达了对黄介愁绪的理解与安慰;颔联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寓情于景,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颈联引用典故劝勉友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态度的向往;尾联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隐含着诗人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创作的一首诗。这一年,黄庭坚结束了在北京国子监的教授任职,改任太和知县。在他从汴京出发前往江西太和之时,同宗好友黄介特意在汴河岸边设宴为他送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此诗描绘了作者黄庭坚在即将赴任太和知县之际,于汴河岸边设宴与好友黄介话别的场景,并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颔联通过描写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浑黄的汴河中以及岸边绿树如碧、凉气袭人的景象,将诗人对高洁人格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融入到自然景色之中。这种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用典:颈联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黄初平和黄宪),劝勉朋友放下虚诞渺茫之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并保持内心的澄澈。通过引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推崇。借景抒情:尾联再次转而写景,通过静夜中的笛声传达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和惜别之情。这种方式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避免了直接抒情可能带来的直白和单调。

3. 分段赏析

首联“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黄介愁绪繁深的理解,并邀请他出行以消忧。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体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宕开写景,描绘了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浑黄的汴河之中,以及岸边绿树如碧、风拂叶摇带来的阵阵秋意。这两句由天而地,由河而树,画面开阔清爽,在明月高秋的景色中展现的是澄澈明洁的人格境界。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反映了作者与友人共同向往的精神境界。颈联“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连用两个黄姓人物的典故——黄初平和黄宪,劝说朋友放下虚诞渺茫之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保持内心的澄澈。此联上承首句的“吾宗”,既是对朋友的劝勉,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推崇。引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尾联“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再次转而写景,将难以言尽的劝勉之意和惜别之情都化入这静夜的笛声里。通过描写静夜中的笛声,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避免了直接抒情可能带来的直白和单调。这种方式不仅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整首诗通过寓情于景、典故引用、打破格律等手法,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创新精神。这些手法共同作用,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打破传统格律创造出一种生新之美,使诗歌音节硬崛,更贴合傲俗违世的人格描绘。

4. 作品点评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典故引用,表达了对友人黄介的深厚情谊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宦途不遇的哀伤和人生无聊的感慨,还通过打破传统格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生新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山谷谓洪龟父云:‘甥最爱老舅诗中何语?’龟父举‘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以为深类工部。山谷云:‘得之矣!’后一联即此诗。”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觌《满庭芳·赏牡丹》

下一篇:宋·张耒《斜日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