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山翁懒是真":我自称山翁,心情懒散,
# 懒是真:语本杜甫《漫成二首》其二:“近识峨嵋老,知余懒是真”懒,指心情闲散,不愿过问世间的事。,山翁:作者自指。
"纷纷外物岂关身":世间纷繁杂乱的事物与我何干。
# 纷纷外物:世间纷繁杂乱的万千事物。外物:俗尘琐事,名利之物。
"花如解笑还多事":花如果懂得笑就会多出许多事,
# 解笑:懂得笑。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头不会说话却使人满意。
# 可人:可爱。使人满意。
"净扫明窗凭素几":将窗子打扫干净靠着几案,
# 素几:朴素洁净的几案。
"闲穿密竹岸乌巾":闲时戴着黑头巾穿过竹林。
# 岸乌巾:推起头上戴的黑头巾,露出前额。形容衣着简率,冠带随便。岸:作动词,头戴高冠。
"残年自有青天管":风烛残年自由苍天掌握,
"便是无锥也未贫":即使无立锥之地,也不算贫。
# 无锥也未贫:语本《景德传灯录》:“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锥也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是即便无立锥之地,也不算贫。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展现了诗人陆游晚年闲居生活的悠然自得与超脱世俗的心境,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全诗闲懒自得,却隐含悲凉、不平之意,暗藏着诗人向佛向道的隐逸之心。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通过描绘“花”与“石”的不同特性,借以表达自己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和内心的追求。花虽美丽却多事,石虽沉默却可人,这既是陆游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也是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直抒胸臆:“自许山翁懒是真”,直接表达了陆游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和自豪,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向佛向道的隐逸情怀。首联“自许山翁懒是真,纷纷外物岂关身”,年迈的诗人,鬓发斑白,自称为“山翁”,戏谑自己“懒是真”,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自嘲。面对尘世的纷扰与追逐,他淡然一笑,叹道:这些世俗之事,又何干于我?诗人的言辞中,流露出他超然物外、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但深究其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失望与消极的避世之念。颔联“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颔联中,诗人以花与石作比,进一步阐释他的隐逸之心。表面看,他似乎在赞赏那些沉默寡言之人,但细思之下,身处官场或市井,“解笑”必定逃脱不了;唯有隐匿山林,与自然和谐共生,方能无需言语。在诗人眼中,那些朝堂上的巧舌如簧之辈,就如同那“解笑”之花,而他,是不愿与之为伍的。颈联“净扫明窗凭素几,闲穿密竹岸乌巾”,诗人以此描绘自己闲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彰显其隐士身份。生活简朴而自在,这是诗人对自己闲居时光的美化与享受。尾联中“残年自有青天管,便是无锥也未贫”,诗人放情于天地,豪迈地说:即便风烛残年,也无需忧虑,命运自有苍天主宰。即便贫困至极,只要心灵富足,自由自在,我亦不觉贫穷。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以“纷纷外物岂关身”为主旨,通过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将诗人的闲居志向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的高雅情趣,同时也不难看出,这种隐逸的背后,实则是对南宋朝廷无力回天的深深失望。
# 三四乃历久常新之句。
近代中国近代诗论家陈衍《宋诗精华录》
# 尾联表面上是流露一种乐天知命的满足感,实际上还是有一股牢骚、悲凉和不平的情绪隐含其间。这些地方往往表现出放翁田园诗与闲情诗不同于陶渊明等人的自家特色。
现代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刘扬忠《陆游诗词选评》
上一篇:宋·赵师侠《谒金门·耽冈迓陆尉》
下一篇: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