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láng
·
·
sòng
zhào
shī
zhī
jiāng
zhōu

朝代:宋作者:葛长庚浏览量:3
shū
yòu
西
fēng
zhè
nián
guāng
jǐng
zǎo
guò
sān
fēn
zhī
èr
yàn
hóng
鸿
lái
liǎo
duō
shǎo
shì
jiān
xīn
shì
dài
shèn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fēng
huā
dòng
liáng
yòu
xín
jiāng
shàng
lèi
hái
gǎn
kǎi
láo
mèng
mèi
chóu
lái
cháng
shì
zhāo
zhāo
zuì
chǎn
chéng
sòng
shāng
gǎn
sān
qiáo
cuì
kuàng
shì
liáng
cùn
xīn
suì
duàn
shuǐ
cāng
shān
cuì
gèng
sòng
cháng
tíng
fēn
mèi
zào
shān
qián
tóng
fēng
qiáng
qióng
jūn
chèn
qiū

译文

忽然又有西风刮起。这一年的时光,早已过去了三分之二。燕子飞去大雁飞来,这样的情况何时才能了结,多少世间的心事。等待什么呢、不过是功成名就罢了。枫叶和荻花引发了凉意般的思绪,又想起那、江上的琵琶声里含着的泪水。更有许多感慨,辛苦了那些梦中的思绪。忧愁到来的时候,常常每天都喝得大醉。忽然间就像、宋玉那样伤感,像三闾大夫屈原那样憔悴。何况如今这凄凉的情景,连方寸之心都破碎了。望尽了那水色青苍、山色翠绿的地方。还要在这里送客人、在长亭边与对方分手。阁皂山前,梧桐叶上的雨滴落下,风中的船帆、带露的船只,引发出无尽的意绪。你这次离去,就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吧。

逐句剖析

"倏又西风起":忽然又有西风刮起。

"这一年光景":这一年的时光,

"早过三分之二":早已过去了三分之二。

"燕去鸿来何日了":燕子飞去大雁飞来,这样的情况何时才能了结,

"多少世间心事":多少世间的心事。

"待则甚、":等待什么呢、

"功成名遂":不过是功成名就罢了。

"枫叶荻花动凉思":枫叶和荻花引发了凉意般的思绪,

"又寻思、":又想起那、

"江上琵琶泪":江上的琵琶声里含着的泪水。

"还感慨":更有许多感慨,

"劳梦寐":辛苦了那些梦中的思绪。

"愁来长是朝朝醉":忧愁到来的时候,常常每天都喝得大醉。

"剗地成、":忽然间就像、

"宋玉伤感":宋玉那样伤感,

"三闾憔悴":像三闾大夫屈原那样憔悴。

"况是凄凉寸心碎":何况如今这凄凉的情景,连方寸之心都破碎了。

"目断水苍山翠":望尽了那水色青苍、山色翠绿的地方。

"更送客、":还要在这里送客人、

"长亭分袂":在长亭边与对方分手。

"阁皂山前梧桐雨":阁皂山前,梧桐叶上的雨滴落下,

"起风樯、":风中的船帆、

"露舶无穷意":带露的船只,引发出无尽的意绪。

"君此去":你这次离去,

"趁秋霁":就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是宋代葛长庚创作的一首词。词中围绕“送友人”展开,上片以“西风起”点明秋时,通过“燕去鸿来”“枫叶荻花”“江上琵琶”等意象,传递时光流逝、世事纷扰的感慨,隐含对人生漂泊的无奈;下片直抒“朝朝醉”的愁绪,以“宋玉伤感”“三闾憔悴”自比,强化离别的凄凉,又写“长亭分袂”“梧桐雨”“风樯露舶”等场景,将个人愁思与友人行程的苍茫意境融合。全词语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秋景渲染与典故化用,生动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绪,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倏又西风起”开篇,点明秋意渐浓,“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直叹时光飞逝。“燕去鸿来何日了”用燕子、大雁的往复,暗喻日子循环难捱,“多少世间心事”引出内心纷扰;“待则甚、功成名遂”以反问表达对功名的淡泊,与其追逐这些,不如直面内心。接着“枫叶荻花动凉思”借秋景触发凉意,“江上琵琶泪”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将离别的怅惘与历史的共鸣交织;“还感慨,劳梦寐”收束上片,写尽因世事、离情而辗转难眠的烦忧。下片直入愁绪:“愁来长是朝朝醉”直言愁绪难消,唯有借酒消愁;“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以宋玉(悲秋文人)、屈原(忠而被谤的诗人)自比,强化哀伤的深度;“况是凄凉寸心碎”更将愁绪推向极致,“目断水苍山翠”写目送友人时,眼前水色山光虽美却更添离别之痛。“更送客、长亭分袂”点明送别场景,“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以梧桐雨的清冷、风樯(船帆)与露舶(带露的船)的萧瑟,烘托离别的绵长余韵;结尾“君此去,趁秋霁”叮嘱友人趁秋晴出发,看似平淡,却藏着对友人旅途顺遂的关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潜《秋夜雨·西风半入孤城角》

下一篇:宋·文天祥《和中斋韵(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