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lín

朝代:宋作者:葛长庚浏览量:3
sān
jìng
jiù
huāng
sōng
yóu
cún
guī
lái
tàn
zhé
yāo
wèi
jiā
yīn
jiǔ
wǎng
zhī
jiàn
lái
zhě
kān
zhuī
xíng
bēi
wèi
yuǎn
jīn
shì
hái
zhī
zuó
fēi
zhōu
qīng
yáng
wèn
zhēng
qián
chén
wēi
huān
yíng
tóng
zhì
xiàn
chū
xiù
yún
xián
niǎo
juàn
fēi
yǒu
nán
chuāng
ào
dōng
gāo
shū
xiào
西
chóu
chūn
shì
zhí
zhàng
yún
jiǎo
shǒu
xiá
guān
shāng
zhuó
xún
lín
liú
liáo
shī
qín
shū
wài
qiě
tiān
zhī
mìng
yòng

译文

我的家园小径已然荒芜,松树和菊花还在,我对自己说回去吧。可叹为了糊口而卑躬屈膝,也曾因沉溺杯酒而抛家离舍,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未来的时光尚可把握。身体被俗务役使何必悲伤,误入迷途还不算远,如今明白了今日归隐的正确,,也醒悟了昨日入仕的错误。小船轻快地漂荡,我向路人询问前方的路途,只见晨光微明。回到家中,孩子们欢欢喜喜地迎接我。我羡慕那飘出山涧的无心白云,和飞倦了归巢的鸟儿。这里有我的乐趣倚靠南窗寄托傲世情怀,登上东边高地放声长啸,西边田地里春耕事务,放下手杖去除草培苗。我昂首远眺,拿起酒壶自斟自饮,沿着溪谷漫步,面对清流姑且赋诗。除了抚琴读书这些雅事,我只管乐天知命,顺应自然,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逐句剖析

"三径就荒":我的家园小径已然荒芜,

"松菊犹存":松树和菊花还在,

"归去来兮":我对自己说回去吧。

"叹折腰为米":可叹为了糊口而卑躬屈膝,

"弃家因酒":也曾因沉溺杯酒而抛家离舍,

"往之不谏":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

"来者堪追":未来的时光尚可把握。

"形役奚悲":身体被俗务役使何必悲伤,

"途迷未远":误入迷途还不算远,

"今是还知悟昨非":如今明白了今日归隐的正确,,也醒悟了昨日入仕的错误。

"舟轻扬":小船轻快地漂荡,

"问征夫前路":我向路人询问前方的路途,

"晨色熹微":只见晨光微明。

"欢迎童稚嘻嘻":回到家中,孩子们欢欢喜喜地迎接我。

"羡出岫云闲鸟倦飞":我羡慕那飘出山涧的无心白云,和飞倦了归巢的鸟儿。

"有南窗寄傲":这里有我的乐趣倚靠南窗寄托傲世情怀,

"东皋舒啸":登上东边高地放声长啸,

"西畴春事":西边田地里春耕事务,

"植杖耘耔":放下手杖去除草培苗。

"矫首遐观":我昂首远眺,

"壶觞自酌":拿起酒壶自斟自饮,

"寻壑临流聊赋诗":沿着溪谷漫步,面对清流姑且赋诗。

"琴书外":除了抚琴读书这些雅事,

"且乐天知命":我只管乐天知命,

"复用何疑":顺应自然,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寄鹤林》是宋代词人葛长庚创作的一首词作。此词上片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引,直抒归隐田园之志,反省过往为俗务所累的生活,表达迷途知返、今是昨非的觉醒;下片具体描绘向往中的隐逸生活图景,寄傲南窗、舒啸东皋、西畴农事、临流赋诗,充满了对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向往。全词大量化用陶渊明诗文意象与精神内核,融合道家超然物外的思想,抒发了厌倦仕途、皈依自然、乐天知命的高洁情怀,语言疏朗冲淡,意境悠远恬静,展现了浓厚的隐逸哲学和士大夫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

葛长庚(1194~1229?),南宋道士。又名白玉蟾,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等,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葛长庚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全真道“南宗七真”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善篆隶草书,工画梅竹,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仙庐峰六咏卷》等。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三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开篇,直扣归隐主题。“三径就荒”暗示旧居虽荒芜但根基还在,“松菊犹存”用耐寒的植物象征坚守高洁品格,“归去来兮”增强了归隐的坚决,这三组意象层层递进,奠定了全词弃官归田的基调。“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中,“折腰为米”反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自嘲为生计在官场屈身;“弃家因酒”暗指因酒误事的悔恨。后两句直接引用《论语》中的话,用富有哲理的语言与过去告别,展现了醒悟后的清醒。“形役奚悲,途迷未远,今是还知悟昨非”里,“形役”出自陶渊明“既自以心为形役”,这里反问“奚悲”突出解脱的畅快;“途迷未远”呼应《离骚》中回返的意思,强调及时醒悟很可贵;“今是昨非”简洁地表达了人生观的转变。“舟轻扬,问征夫前路,晨色熹微”中,“舟轻扬”既写船行轻快,也暗指心情轻松;“问征夫”的细节体现出刚脱离迷途的谨慎;“晨色熹微”既写黎明景色,也象征新的生活开始。“欢迎童稚嘻嘻。羡出岫云闲鸟倦飞”转入欢快的场景,“童稚嘻嘻”用孩子的笑声烘托归隐的快乐;“羡”字引出对自然的观察,“云出岫”暗指无心做官,“鸟倦飞”直接化用陶渊明诗句,借景物表达了厌倦官场、想要归隐的心情。“有南窗寄傲,东皋舒啸,西畴春事,植杖耘耔”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画面:“南窗寄傲”化用陶渊明的话,写出傲然自得的样子;“东皋舒啸”模仿阮籍在山林中长啸,抒发旷达的情怀;“植杖耘耔”再现《归去来兮辞》中务农的场景,在朴实的劳作中体现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矫首遐观,壶觞自酌,寻壑临流聊赋诗”中,“矫首遐观”以抬头远望的姿态表现精神的超脱;“壶觞自酌”体现出独自与天地相处的孤高;“寻壑临流”暗含谢灵运游览山水的踪迹,将游览自然和创作诗歌结合起来。“琴书外,且乐天知命,复用何疑”以三重境界收尾:“琴书”代表艺术修养,“乐天知命”上升到顺应自然、安于命运的人生哲学,“复用何疑”用坚定的反问再次强调归隐的决心,让超脱世俗的思绪更有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曹勋《清平乐·秋凉破暑》

下一篇:宋·苏轼《送江公著知吉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