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李珣浏览量:1
chǔ
shān
qīng
xiāng
shuǐ
chūn
fēng
dàn
dàng
kàn
cǎo
qiān
qiān
huā
tǐng
zhào
xiāng
xìn
chén
guǎn
shù
diào
huí
chéng
yuè
guī
wān
jiǔ
yíng
zūn
yún
mǎn
jiàn
rén
jiān
róng
huā
qiū
xiāo
xiāng
zhōu
jiā
jǐng
píng
huà
yān
zhōng
míng
yuè
xià
xiǎo
tǐng
chuí
lún
chū
shuǐ
wéi
xiāng
péng
zuò
shè
gēng
dào
fàn
cháng
cān
jiǔ
yíng
bēi
shū
mǎn
jià
míng
jiāng
xīn
guà
liǔ
chuí
huā
mǎn
shù
yīng
chǔ
àn
chūn
tiān
zhào
qīng
zhōu
chū
shēn
huǎn
chàng
láng
guī
chuí
lún
hái
zhuó
cūn
yáo
zhǐ
yún
zhē
chù
xià
cháng
tīng
lín
shēn
jīng
háng
shā
jiǔ
shān
sān
xiāng
shuǐ
huā
shí
jié
qiū
fēng
shuǐ
yún
jiān
shān
yuè
zhào
yuè
chuān
穿
yún
yóu
qīng
qín
qīng
piān
zhōu
xiāo
yáo
zhì
rèn
dōng
西
dìng
zhǐ
rén
jiān
xǐng
zuì

译文

楚山青青,湘水明静,清风徐来,令人流连忘返。青草茂盛,繁花竞开,海艇与小船往来穿梭,悠然垂钓于清波之中,歌声相续。任随船儿在水面上漂浮,没有世俗的管束,钓鱼归来,趁着月光回到曲折的港湾。酒杯里斟满了美酒,仿佛云朵充满了屋子,眼中看不到人间的名利和耻辱。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潇湘的静夜里,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浩淼的烟波中,皎洁的月光下,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艇回家。绿水就是我的家园,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面对盈杯的水酒,望着诗书满架,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树上开满了鲜花,楚江两岸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划起一叶轻舟,驶出深深的水浦,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放下垂钓的丝线,斟满一杯美酒,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划过长长的沙汀,停泊在浅浅的渡口,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九疑山,三湘的水,在芦花纷飞的时节秋风刮起。在水云之间,山月之下,划船在月光与云雾间游玩嬉戏。弹奏清雅的琴曲,倾倒杯中绿蚁酒,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飘荡着。任凭小船随意东西飘荡,没有固定的去处,不议论人间的清醒与沉醉。

逐句剖析

"楚山青":楚山青青,

"湘水渌":湘水明静,

# 渌:一作绿。

"春风澹荡看不足":清风徐来,令人流连忘返。

# 澹荡:即淡荡,水动荡的样子,此指风吹不动。

"草芊芊":青草茂盛,

# 芊芊:草茂盛的样子。

"花簇簇":繁花竞开,

# 簇簇:一作荡荡。

"渔艇棹歌相续":海艇与小船往来穿梭,悠然垂钓于清波之中,歌声相续。

# 棹歌:渔歌。

"信浮沉":任随船儿在水面上漂浮,

# 信浮沉:听任渔舟自在地起落。喻己于世,听其自然。信,任由。

"无管束":没有世俗的管束,

"钓回乘月归湾曲":钓鱼归来,趁着月光回到曲折的港湾。

"酒盈尊":酒杯里斟满了美酒,

# 尊:同“樽”,酒器。

"云满屋":仿佛云朵充满了屋子,

# 云满屋:月光和江雾笼罩,如云满屋。

"不见人间荣辱":眼中看不到人间的名利和耻辱。

"荻花秋":清风吹拂着秋天的荻花,

#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抽生草黄色扇形圆锥花序,生长在路边和水旁。

"潇湘夜":潇湘的静夜里,

# 潇湘:两水名,今湖南境内。《山海经》:“潇水,源出九巅山,湘水,源出海阳山。至零陵合流而于洞庭也。”

"橘洲佳景如屏画":橘子洲头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画。

# 橘洲:在长沙市境内湘江中,又名下洲,旧时多橘,故又称“橘子洲”。《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橘洲。”

"碧烟中":浩淼的烟波中,

"明月下":皎洁的月光下,

"小艇垂纶初罢":我收拢钓鱼的丝线,摇起小艇回家。

# 垂纶:垂钓。纶,较粗的丝线,常指钓鱼线。

"水为乡":绿水就是我的家园,

"蓬作舍":船篷就是我的屋舍,

# 蓬:船帆,此处代指船。

"鱼羹稻饭常餐也":山珍海味也难胜过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鱼虾。

"酒盈杯":面对盈杯的水酒,

"书满架":望着诗书满架,

"名利不将心挂":我已心满意足,再不用将名利牵挂。

# 名利不将心挂:即心不将名利牵挂。

"柳垂丝":杨柳低垂着细长如丝的枝条,

"花满树":树上开满了鲜花,

"莺啼楚岸春天暮":楚江两岸黄莺啼呜,春山笼罩在暮色中。

# 楚岸:楚江之岸。长江濡须口以上至西陵峡,古城楚江。

"棹轻舟":划起一叶轻舟,

# 棹:动词,犹言以棹划舟。

"出深浦":驶出深深的水浦,

"缓唱渔郎归去":缓缓唱着渔歌悠悠去。

"罢垂纶":放下垂钓的丝线,

# 垂纶:钓丝。

"还酌醑":斟满一杯美酒,

# 醑:美酒。李白《送别》:“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孤村遥指云遮处":遥望白云尽处的孤村。

"下长汀":划过长长的沙汀,

# 汀:水中之洲。

"临深渡":停泊在浅浅的渡口,

"惊起一行沙鹭":惊起了一行栖息的沙鹭。

# 沙鹭: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

"九疑山":九疑山,

# 九疑山: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于此。

"三湘水":三湘的水,

# 三湘水:流经湖南的三条江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称为蒸湘,总名三湘。这里指湘江水域。

"芦花时节秋风起":在芦花纷飞的时节秋风刮起。

"水云间":在水云之间,

"山月里":山月之下,

"棹月穿云游戏":划船在月光与云雾间游玩嬉戏。

# 棹月穿云:月和云倒映水中,舟行其上,棹点水中月,舟穿水中云。棹月:以月当船而划桨行进。棹:划桨。

"鼓清琴":弹奏清雅的琴曲,

"倾渌蚁":倾倒杯中绿蚁酒,

# 渌蚁:同“绿蚁”,酒面上浮起绿色的泡沫,也作酒的代称。

"扁舟自得逍遥志":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飘荡着。

"任东西":任凭小船随意东西飘荡,

"无定止":没有固定的去处,

"不议人间醒醉":不议论人间的清醒与沉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渔歌子》是五代李珣创作的一组词。这组词以渔父的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渔父在自然环境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情趣。第一首紧扣调名旨意,以渔夫的生活与心境为脉络,借归隐垂钓之趣,淋漓尽致地抒发对官场的厌弃与鄙夷。全词上下两片分工明确,上片铺陈楚湘山水的灵秀,下片则聚焦渔夫的生活意趣。作者妙笔生花,勾勒出一幅空灵澄澈的山水画卷,同时将洒脱自在的隐逸生活娓娓道来,于字里行间彰显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词中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行文洒脱豪放,毫无雕琢之痕,处处洋溢着清幽雅致的“清胜”之美,令人读来如临其境、回味无穷。第二首上片以写景开篇,笔触轻染间,一幅潇湘月夜垂钓图徐徐铺展:秋月洒银辉,江面泛清光,一叶小艇载着垂纶之人,在暮色中缓缓而归。下片转而聚焦人情,将主人公悠然闲适的隐居生活刻画得鲜活灵动。全词写景摒弃华丽辞藻,质朴自然,不着雕琢痕迹,以白描之法,用浅近直白的语言,勾勒出淡雅清新的画面,尽显简净之美。第三首上下两片共十二句,每三句自成一幅图景。四组画面既各自成趣,又前后呼应、脉络相连,宛如一套徐徐展开的“暮春楚江游”连环画。词人以细腻笔触,将一次春日游历的所见所感如实勾勒,生动地呈现出楚江暮春时节的独特景致与旅途情致。第四首通过描写九疑山、三湘水在芦花秋风中的景色,以及自己在水云、山月间划船游戏,弹琴饮酒,展现出一种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状态,表达对这种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时期花间派词人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家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其祖先为波斯人。仕前蜀,蜀亡不仕。李珣是“花间派”词人,其词风清婉明丽,较少雕饰,多写闺情离愁和南方风物。主要作品有《渔歌子·荻花秋》《南乡子·乘彩舫》《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等。他通医理,著有《海药本草》,记录南方药草一百多种,为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引用,今人有辑本。《花间集》《尊前集》存其词五十多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前蜀覆灭后,词人李珣秉持气节,拒不仕于后蜀。往昔前蜀岁月令他常怀故国之思,遂心向江湖,萌生出“志在烟霞慕隐沦”的隐逸之念。他自蜀中启程,乘舟沿长江顺流东下,途经巫峡,而后踏入湖湘之地。于湖南、湖北一带,李珣度过一段闲适的隐居时光。此后,他又溯湘水而上,直抵九嶷山,翻越过五岭,最终抵达广州,在岭南安身,度过漫长岁月。在乘船穿梭于湖南、湖北区域时,他触景生情,灵感泉涌,创作了诸多描绘隐逸生活的词作,《渔歌子》这组词应是此间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描绘渔隐生活的词。描绘了江南水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不同时节各具特色,春天草青花簇、柳垂莺啼,秋天荻花纷飞、秋风起。同时刻画了渔夫自由的生活状态,他们驾着小艇,或垂钓、或唱歌,乘月而归,以简单的鱼羹稻饭为食,饮酒读书,对人间的荣辱名利毫不在意,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闲适、淡泊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以动写静:“惊起一行沙鹭”,刹那间划破了江上空的万籁俱寂。此句以灵动之笔绘静态之景,与上文在明媚春光中莺啼婉转、燕语呢喃,渔郎放声高歌,群鸟呼朋引伴的喧闹场景,形成强烈反差,于动静变幻间,更显意境之幽微深远。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此词着力展现渔人远离尘世的闲情逸致。上片如同一幅楚湘山水画卷,江山景致秀丽,风物迷人。词人以流畅的笔触,倾诉着对大自然之美的倾心眷恋,营造出的优美意境,成为下片“渔夫”生活的绝佳背景。下片则深入刻画“渔夫”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生活意趣。从外在的悠然状态,到内心的超脱豁达,尽显“不见人间荣辱”的境界。这其实是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在遭受压抑、打击、挫折后,对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他们决绝仕途,秉持与世无争的态度,虽这是一种无奈的消极抗争,却也饱含着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愤懑与不满。第二首:上片着墨于景。开篇三句,简洁明快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潇湘大地橘子洲的秋夜。荻花在风中摇曳生姿,一幅绝美秋景图在眼前缓缓铺展。“碧烟中”以下三句,视角逐渐拉近,月光倾洒,江水澄碧,轻烟袅袅。此时,词中主人公垂钓方罢,正悠然划着小艇,于江面自在漂荡,整个画面诗意流淌,如梦似幻,令人心醉。下片转而叙事,着重勾勒词人的隐逸生活与其中的逸趣。词人隐于民间,将云水视作故乡,以蓬舍为安身之所。日常饮食质朴,不过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常满美酒,架上摆满书卷,这般生活惬意开怀,自在悠然,全然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间,尽显超脱尘世的悠然与洒脱。第三首:上片开篇,“柳垂丝”“花满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开阔秀丽的暮春图景。楚江两岸,垂柳婀娜摇曳,万千丝绦随风轻拂;繁花缀满枝头,姹紫嫣红竞相绽放,馥郁芬芳沁人心脾。更有莺燕穿梭其间,啼鸣婉转,一派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为词人的春游之旅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氛围。随后,“棹轻舟”“出深浦”两句,将笔触转向词人的初游场景。他悠然乘一叶扁舟,缓缓划动船桨,自幽谧的小河悠然驶出,初入开阔的楚江,便闻悠扬歌声随风飘来。循声望去,但见早起的渔夫们满载而归,在江上往来穿梭,望着舱中丰硕的渔获,难掩喜悦之情,纷纷引吭高歌,这热闹的景象瞬间吸引了词人的目光。江上渔船往来、渔人欢笑、游人沉醉,滔滔江水裹挟着高亢渔歌,交织成一幅纷繁而热烈的春日江景图。下片起笔,一船船新鲜肥美的鱼虾鳖蟹映入眼帘,令人垂涎欲滴,也让游兴正酣的词人游意更浓。“罢垂纶”三字,道出词人受渔郎丰收的感染,于长川之上悠然垂钓,直至收获颇丰,足以佐餐,方才心满意足地收竿。紧接着,词人以渔获佐美酒,呼朋唤友,开怀畅饮,尽享野餐之乐。众人沉浸在欢愉之中,浑然忘却时光飞逝,直至酒足兴尽,才准备踏上归程。“孤村遥指云遮处”,暮色渐浓,暮云低垂,同伴们遥指远方,那隐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孤村,便是今夜的歇宿之处。下片后三句,聚焦于归途中的情景。一个“深”字,生动暗示夜幕已然降临。江面漆黑一片,船只在夜色中摸索前行,众人小心翼翼,生怕触礁,周遭静谧得仿佛能听见心跳。就在此时,“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江上的死寂。这以动衬静之笔,与上文春光下莺燕啼鸣、渔歌阵阵、游人欢闹的喧闹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更添几分清幽与神秘,为这场春游之旅画上了韵味悠长的句点。第四首:上片:“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开篇点明地点和时节,描绘出九疑山、三湘水在秋风中,芦花纷飞的画面,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进一步描绘隐者在水云缭绕、山间明月的陪伴下,划船穿行其间,悠然自得地游戏,展现出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好场景。下片:“鼓清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写隐者在扁舟上弹奏清琴,倾倒美酒,尽情享受这份逍遥自在,直接点明了隐者的逍遥志向。“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强调隐者随心所欲,任意东西,不参与、不议论人间的是非对错,将隐逸情怀推向极致,表达出超脱尘世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楚山”三句,淡秀可爱。

近代李冰若《栩庄漫记》

# 此亦以渔父自由为可乐也。

近代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 老不如渔,良愧其言。

明汤显祖《花间集》

# 世皆推张志和《渔父》词,以“西塞山前”一首为第一。余独爱李殉词云:“柳垂丝,花满树。……”不减“斜风细雨不须归”也。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 词虽缘饰题意,而风趣洒然。此首不作说明语,尤佳也。

近代李冰若《栩庄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下一篇:唐·王维《阙题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