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堂成荫白茅":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
# 荫白茅:用茅草覆盖。,成:落成。,堂:即“草堂”。,背郭:背负城郭。草堂在成都城西南三里,故曰背郭。
"缘江路熟俯青郊":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
# 俯青郊:面对郊原。堂势较高,故用府字。,缘江路熟:堂在浣花溪上,溪近锦江,故得通称江。江边原无路,因营草堂,缘江往来,竟走出来一条络,故曰缘江路熟。熟,熟悉。
"桤林碍日吟风叶":桤木树林的枝叶遮挡住了阳光,(树叶)在风中发出声响。
# 桤林碍日吟风叶:写草堂竹木之佳,语有倒装。顺说就是:桤木之叶,碍日吟风;笼竹之梢,和烟滴露。蜀人称大竹为笼竹。桤(qī):落叶乔木,叶长倒卵形,果穗椭圆形,下垂,木质较软,嫩叶可作茶的代用品。
"笼竹和烟滴露梢":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
# 笼竹:蜀人称大竹为笼竹。
"暂止飞乌将数子":草堂的落成,使乌鸦带领小鸟翔集,
# 暂止飞乌将数子:写草堂禽鸟之适。止:一作“下”。将:率领。
"频来语燕定新巢":让燕子也来筑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旁人把草堂错比成扬雄的草玄堂,
# 扬雄:西汉末年大赋家。其宅在成都少城西南角,一名“草玄堂”。扬雄尝闭门草《太玄经》,有人嘲笑他,他便写了一篇《解嘲》文。扬雄蜀人,自可终老于蜀,杜甫不过暂居(他曾有诗:“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所以说“错比”。但也不想像扬雄一样专门写篇文章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懒惰无心作《解嘲》":我可是懒惰之人,也无心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文章。
# 惰:一作“慢”。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生活诗。诗歌介绍了杜甫在成都草堂建成后的生活环境和诗人历经战乱后新居初定时的宁静喜悦心情。通过描绘草堂周围清幽的自然景色如桤林碍日、笼竹和烟等,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田园生活的满足与向往。诗中“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乳燕定新巢”不仅展现了草堂建成后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隐含了诗人自身经历的影射,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珍惜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淡淡忧虑。尾联通过对旁人错比扬雄宅的回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不同于扬雄的心境,即懒于发那《解嘲》式的牢骚,而是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安逸。整体而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思的情感氛围,反映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中的“暂止飞乌”的“暂”字巧妙地传达出了一种矛盾的情感。尽管草堂提供了暂时的安宁,但“暂”字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对终老他乡的淡淡忧虑,以这种暂时的安定反衬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不安,增强了诗歌情感表达的层次感。象征:“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一句中,诗人借用了历史人物扬雄的形象来象征自己的处境和心境。不同于扬雄闭门著书的选择,杜甫更倾向于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而不愿深陷于文学创作或政治抱负之中,从而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以及不愿被外界干扰的态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与环境背景,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草堂的位置——背向城郭,临江而立,四周是翠绿的郊野。此句不仅点明了草堂的具体位置,还通过描写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优美,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通过对草堂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草堂的清幽与安谧。茂密的树林遮挡了阳光,仿佛有一层轻烟笼罩;微风拂过树叶发出低吟之声,清晨的露珠从竹梢缓缓滴落,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这里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之中。颈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生机盎然。乌鸦带着幼雏暂时栖息在枝头,燕子则忙碌地筑造新巢,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界的生动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乌燕的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历经战乱后终于找到一个安宁之所的欣慰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此处采用了比兴的手法,使得景物描写中寓含深意。尾联“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不同于扬雄的心境。虽然有人将杜甫的草堂比作扬雄的草玄堂,但杜甫明确表示自己并无扬雄那样的志向与心境,更无意像扬雄那样著书立说或发表《解嘲》式的感慨。这既是对他人误解的澄清,也是对自己当前生活态度的一种自我表达。此句透露出诗人虽身处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中,但仍怀有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淡淡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与抒情,成功地展现了诗人历经波折后获得片刻安宁的心情。
4. 作品点评
《堂成》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建成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不仅记录了诗人安居之所的建成,也展现了他历经战乱后获得暂时安宁的心境。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了杜甫诗歌中的佳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它通过描绘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色,如“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以清幽的环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这种写景状物中寓有比兴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个人心境的深刻反映。
# 结意闷闷,凋笑自遣,意况深沉。
明陆时雍《唐诗镜》
# 句句是初成语。……“桤木碍日吟风叶”一联,以竹木衬出新堂之高,顶上“俯”字。……“吟风”“滴露”交互对。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背郭成堂,缘江熟路,四字本相对,将“堂成”、“路熟”倒转,则上半句句变化矣。林碍目,叶吟风,竹和烟,露滴梢,六字本相对,将“风叶”、“露梢”倒转,则下半句法变化矣(“背郭堂成”四句下)。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语意宽闲,颔联托兴,风趣绝佳。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陈德公曰:音节如欲沦近,然前半字字琢叠不易。五、六皆第二字稍读,又“飞”、“语”二字是缀着,乃增情致。评:写堂成不作正说,只将“鸟止”“燕来”借衬形容,更是径别。结作傲睨语,弥觉洒然。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五、六,著“暂止”、“频来”字,即景为比,意中尚有傍徨在。……言外有神。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翻案得妙。(“旁人错比”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上一篇:唐·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下一篇:唐·李白《独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