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uán
yuán
qí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niǎo
dòng
yuè
zhào
jiāng
shēn
shēn
wài
dōu
shì
zhōu
zhōng
zhǐ
yǒu
qín
xián
wéi
yǒu
liǎng
ěr
shì
zhī
yīn
xīn
jìng
shēng
dàn
jiān
jīn

译文

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此刻身心澄净,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除了舟中的琴,且独坐,淡然一曲吧!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逐句剖析

"鸟栖鱼不动":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

# 鸟栖:即鸟栖息,指鸟停下不动。

"月照夜江深":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

"身外都无事":此刻身心澄净,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

"舟中只有琴":除了舟中的琴,且独坐,淡然一曲吧!

"七弦为益友":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

# 益友:最知心的朋友。,七弦:指琴上的七根弦。

"两耳是知音":双耳就是他的知音。

"心静即声淡":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

# 淡:清淡,指琴声宛转悠扬,清新悦耳。

"其间无古今":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船夜援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主题围绕行旅中的闲适心境展开。诗人以夜泊江上为背景,通过细腻笔触勾勒出静谧夜景,如首联所绘。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颔联表达对世事的超然,颈联深化人与琴的情感,尾联上升到哲理层面。全诗自然流畅,以琴为线索,展现诗人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其对宁静心境的刻画和禅意表达,尽显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江上,在舟中援琴的情景,借静谧夜景,体现出诗人对纷扰世事的超然,表达了只要心灵平静,世间声响便淡然悠远,古今之别不复存在的感悟,尽显闲适与禅意。

2. 分段赏析

首联“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以细腻笔触勾勒静谧夜景,借景营造清幽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颔联“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转写人,直抒胸臆,表达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颈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运用拟人手法,将琴视作好友,深化人与琴的情感联系;尾联“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由琴音引发哲理思考,阐述只要心灵平静,世间声响便淡然悠远,古今之别不复存在,巧妙融合个人情感与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杨柳枝·杨子江头烟景迷》

下一篇:唐·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