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多有病住无粮":受伤的军人在返乡途中没有粮食,
# 有病:一作“无方”,一作“无力”。,行多:指行路多,这里指行程长。
"万里还乡未到乡":从万里之外返乡,却还没到家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在这生病之际,他头发蓬乱,在古城下哀吟,
# 古城:秦时修筑的古代军事工程,用来防止匈奴入侵。此处泛指古城墙。古,一作“长”。,吟:呻吟。,蓬鬓:散乱的头发。鬓,头发。
"不堪秋气入金疮":身上的刀箭伤口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 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秋气:秋天的寒风。,不堪:不能忍受。
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卢纶(742?~798?),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大历中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卢纶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送别、思归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如《和张仆射塞下曲》较有名。其部分描写山林风景之作,也与盛唐诗人声气相接。代表作品有《腊月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无题》。著有《卢户部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诗歌描绘了一位伤病缠身、饥寒交迫的退伍军人形象,展现了军人归乡途中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军人的深切同情。
2. 写作手法
渲染:首句“行多有病住无粮”,通过写“行军疲惫”“伤病缠身”“断粮绝炊”的三重困境,运用渲染的手法,强化伤兵遇到的多重苦难,以此凸显士兵行住两难的绝境。烘托:“蓬鬓哀吟古城下”以荒芜的“古城”为背景,将士兵“蓬鬓哀吟”的孤凄身影置于苍凉空间,而“不堪秋气入金疮”借刺骨秋风直灌伤口的细节,以自然之寒烘托身心剧痛,使人物苦难更具画面冲击力。铺垫:前两句“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先点明伤病与归程之遥,为后文“哀吟”“金疮”的爆发做下铺垫;“无粮”暗示体力衰竭,“未到乡”暗藏客死他乡之危,最终在秋气入伤、痛楚难忍的结局中收束,层层递进揭示命运必然的悲剧性。
3. 分段赏析
首句“行多有病住无粮”,开篇便直击要害,一句中汇聚三重苦况:“行多”写出伤兵旅途的艰辛,“有病”点明其身体状况之虚弱,“住无粮”更将其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诗人并未铺陈背景、描述过程,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勾画出一个饱受折磨、命运悲惨的退伍伤兵形象。这里“行”字一出,已觉其疲惫不堪,而病与饥的叠加更添痛楚。“住”既指栖身无所,也暗含滞留之苦,尤其在无粮的情况下,“多耽一日,多受一日罪”。诗人以加倍渲染的手法,将病军人的困境浓缩于一句,形象凄切,情境悲凉。第二句“万里还乡未到乡”,紧扣上句的“行”字,进一步铺陈人物命运,可作两层理解。“万里还乡”既是“病军人”的终极愿望,也是他心中所寄。纵然家乡亦未必有温暖归宿,但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于他而言,仅求一死于乡土已是心愿。然而,虽已走了许多路,前方离乡之程依然遥远,尚有更多路未走。“未到乡”三字,尽含悲怆与哀愁,让人不禁鼻酸。“万里还乡”中寄寓一线希望,是诗情的铺展;而“未到乡”却骤然翻转,使人感叹希望无着,是情绪的回收。正因有此起伏转折,诗句便读来层层递进,余韵绵长。诗的前两句未曾正面描写人物的面貌,仿佛只闻其叹,不见其形。然而通过强烈的渲染和情绪的递进,一个伤兵的形象已在读者心中浮现。第三句“蓬鬓哀吟古城下”,在前两句的情境烘托下,这一句开始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使形象更加具体可感。“蓬鬓”二字形象鲜明地勾勒出一位饱经摧残、病饿交加的伤兵形象。“哀吟”则直陈其呻吟之因,既为疾病之苦,尤为伤口复发之痛。诗中将一个伤痕累累、面容枯槁的病军人之状活现眼前。此人不仅受身体创伤之苦,更因长期流离无依而精神沮丧。“古城下”三字尤显冷清孤寂,仿佛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城墙见证了他在尘世边缘的挣扎,也衬出他命运的苍凉。第四句“不堪秋气入金疮”,收尾一句再度回到内在的病痛感受,将病军人身心之苦推至极点。“金疮”即指战伤,诗人不写刀剑之残酷,却以“秋气”入体来唤起读者对创口复发的感受。“秋气”寒冷、肃杀,本就寓有死亡之意,此时侵入旧伤,更显出人物衣衫单薄、无法御寒的悲惨处境。这句不但写出寒气中的身体疼痛,也隐含其对生命渐失控制的绝望感。正因身心交困,肉体痛苦与精神恐惧交织,使他的“哀吟”格外令人揪心。如此一个“蓬鬓哀吟”的伤兵形象,诗人将之置于“古城”的背景之下,形貌的憔悴、环境的萧索,相辅相成,悲剧感骤增。读来令人仿佛看到他随时可能在荒凉城边死去,悄无声息。
4. 作品点评
诗中运用加倍渲染的手法,既有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也有背景环境的有力烘托,将“病军人”所遭受的饥饿、寒冷、疲惫、疾病与创伤的苦难集中展现,客观上构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控诉,同时也深切流露出诗人对这一人物的由衷同情。
# 赵微明《回军跛者》之诗,只读起句,不必看题,亦必知为此诗矣。……卢纶《逢病军人》诗云:“行多有病住无粮……”驱骂虽未及前,而凄苦之意,殆无以过。起句亦尽。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 凡战阵伤残兵士,理应有抚恤。此诗所写伤兵之苦如此,则其吋军政之窳败自在言外。吟,呻吟也。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李商隐《青陵台》
下一篇:唐·李白《观放白鹰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