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xí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èr
shí
zuò
wén
gèng
xiǎo
nián
néng
zhuì
wén
zǒng
jiǎo
cǎo
shū
yòu
shén
shì
shàng
ér
fēn
fēn
huá
liú
zuò
hàn
xuè
zhì
niǎo
lián
qīng
yún
yuán
dào
liú
sān
xiá
shuǐ
zhèn
sǎo
qiān
rén
jūn
zhǐ
jīn
nián
cái
shí
liù
shè
jūn
mén
jiù
chuān
穿
yáng
zhēn
zhī
zàn
jué
shuāng
wèi
wéi
shī
ǒu
rán
zhuó
xiù
fēi
nàn
huì
shì
pái
fēng
yǒu
máo
zhì
shēn
jiàn
tuò
chéng
zhū
yóu
chūn
guāng
dàn
tuó
qín
dōng
tíng
zhǔ
bái
shuǐ
xìng
qīng
fēng
chuī
gǎo
gǎo
shù
jiǎo
huā
míng
míng
jiǔ
jìn
shā
tóu
shuāng
píng
zhòng
bīn
jiē
zuì
xǐng
nǎi
zhī
pín
jiàn
bié
gèng
tūn
shēng
zhí
zhú
lèi
líng

译文

陆机二十岁那年写出了《文赋》,你比他更年轻时就已经能作文。儿童时期就会草书,写得飞快,别人家那么多孩子比不上你的才能。骅骝幼小时已经流血色的汗,猛禽一举翅膀就飞上青云。文辞源源流出,像三峡江水倾泻,写字像布阵,一支笔能横扫千军。可今年你才十六七岁,到京城应试就盼望考第一。你知道自己真有百步穿杨的本领,像骏马在霜地上跌倒一次也不算失利。偶然考中高第也并不是难事,只要是飞禽总有天会乘风展开双翅。你自己嘴里吐出的都已经是珠玉,你伯父的头发哪里再能黑得像漆。这秦东亭一片春光明媚,洲渚上蒲芽白嫩,水荇青青。灿烂的阳光下,风吹游子衣襟,花蕾默默不语,树枝拂动离情。酒喝完了,把一对玉瓶丢在沙洲边,客人们都已沉醉,只我一个清醒。如今才明白,贫穷低贱的人分别时更愁苦,我不出声地流泪,来回走个不停。

逐句剖析

"陆机二十作文赋":陆机二十岁那年写出了《文赋》,

# 陆机二十作文赋:臧荣绪《晋书》:陆机少年时为牙门将军,年十而吴灭,退归故里,与弟陆云勤学、后又与弟同至洛阳。他精通古今文体,曾作《文赋》。

"汝更小年能缀文":你比他更年轻时就已经能作文。

"总角草书又神速":儿童时期就会草书,写得飞快,

# 总角:儿童多扎小髻,把众多小髻扎在一起,叫做“总角”,因之称儿童时代为“总角”。

"世上儿子徒纷纷":别人家那么多孩子比不上你的才能。

"骅骝作驹已汗血":骅骝幼小时已经流血色的汗,

"鸷鸟举翮连青云":猛禽一举翅膀就飞上青云。

"词源倒流三峡水":文辞源源流出,像三峡江水倾泻,

# 流:一作倾。,源:一作赋。

"笔阵独扫千人军":写字像布阵,一支笔能横扫千军。

# 笔阵独扫千人军: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鉴甲也。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独扫千人军,是说用笔的雄健。

"只今年才十六七":可今年你才十六七岁,

# 年:一作生。

"射策君门期第一":到京城应试就盼望考第一。

"旧穿杨叶真自知":你知道自己真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暂蹶霜蹄未为失":像骏马在霜地上跌倒一次也不算失利。

"偶然擢秀非难取":偶然考中高第也并不是难事,

"会是排风有毛质":只要是飞禽总有天会乘风展开双翅。

"汝身已见唾成珠":你自己嘴里吐出的都已经是珠玉,

# 唾成珠:比喻杜勤有文采。《庄子・秋水》:“谓夔曰: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已:一作即。

"汝伯何由发如漆":你伯父的头发哪里再能黑得像漆。

"春光澹沱秦东亭":这秦东亭一片春光明媚,

# 澹:一作潭。

"渚蒲牙白水荇青":洲渚上蒲芽白嫩,水荇青青。

# 荇:荇菜。水生草本植物,可作饲料,亦可作药用。

"风吹客衣日杲杲":灿烂的阳光下,风吹游子衣襟,

# 杲杲:光明貌。多用以形容太阳的光亮。

"树搅离思花冥冥":花蕾默默不语,树枝拂动离情。

# 冥冥:昏暗。

"酒尽沙头双玉瓶":酒喝完了,把一对玉瓶丢在沙洲边,

"众宾皆醉我独醒":客人们都已沉醉,只我一个清醒。

# 皆:一作已。

"乃知贫贱别更苦":如今才明白,贫穷低贱的人分别时更愁苦,

"吞声踯躅涕泪零":我不出声地流泪,来回走个不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歌行》乃唐代诗人杜甫所著。杜甫的堂侄杜勤,于天宝十三载秋八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然而不幸落第。转年春天,杜勤决定返回故乡。杜甫为宽慰堂侄,特意备酒践行,并创作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赠别诗。诗中,杜甫毫不吝啬对杜勤文才的夸赞,从侄子杜勤年少能文能书说起,将其比作骅骝、鸷鸟,用“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极力夸赞他的文学才华和书法功底。写杜勤虽应试成竹在胸却意外落榜,杜甫以“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安慰他,认为偶然的失利并不代表什么,只要有才华,日后定能有所成就。先写侄子已经成才,自己却已老迈,接着描写送别之地秦东亭的春日美景,以乐景衬哀情。最后写宴饮结束,众人皆醉,只有自己清醒,更觉贫贱分别之苦。既展现了杜甫对从侄的关爱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醉歌行》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于诗题下自注“别从侄勤落第归”,由此可知,此诗是杜甫为称赞侄子杜勤的文章与书法,慰藉其落榜失意,并为他送行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醉歌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运用诸多夸张之语,对杜勤的文才予以盛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杜甫对从侄的厚爱。同时,诗中强调科举考试中及第与否具有偶然性,这无疑与杜甫自身多次考试失利的经历紧密相关,因而能深切感受到他内心对此事的愤愤不平。诗末对送别时的春光以及人们的情绪进行描绘,风格清丽且情感俳侧,既展现了杜甫对从侄的关爱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夸张:“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杜勤的文势比作能使三峡水倒流,把他的书法笔势形容为可横扫千军,极度夸大了杜勤的文学和书法才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印象,凸显出杜甫对侄子才能的高度赞赏。比喻:“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中,诗人将杜勤比作汗血宝马和高举翅膀直上青云的鸷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杜勤年少时就具备的非凡气质和卓越才能,也体现了杜甫对侄子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像骏马和鸷鸟一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大展宏图。对比:诗中“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将侄子杜勤的青春年少、才华横溢(唾成珠)与自己的衰老(发如漆,暗示自己头发已白)进行对比,既感慨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又在对比中突出了对侄子的羡慕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些许无奈和失落。用典:诗中的“穿杨叶”运用了养由基百步穿杨的典故,以此来形容杜勤具有高超的才学和本领,就像神箭手能百步穿杨一样,在学业上有着出色的能力,只是此次应试未能如愿,为后文对杜勤的安慰和鼓励做了铺垫,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典雅,富有文化底蕴。借景抒情:“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一句,通过描写阳光照耀下微风吹动客衣,以及花树摇曳搅动人的离思,借春日之景抒发了诗人与侄子分别时的不舍与惆怅之情。景中含情,情因景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真挚动人。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八句,着重展现杜勤的出众才华。杜勤年少时,便在文章与书法方面崭露头角。“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一句,以极为夸张的笔触,生动描绘出杜勤文思如三峡之水般汹涌澎湃,书法草字似凌厉军阵,纵横捭阖、气势非凡,尽显其非凡的文学与艺术造诣。中间六句,笔锋一转,叙述杜勤应试本胸有成竹,却意外落第的遭遇。杜甫在此处宽慰侄子,这只是一时的挫折,就像骏马偶失前蹄,雄鹰暂时折翼,未来定能乘风破浪,一展宏图。“汝身已见唾成珠”直至诗篇结尾,则围绕送别展开。先是感慨侄子已然成才,而自己却已垂垂老矣。接着,细腻描写了送别之地秦东亭的春日景致与饯行宴饮场景。春日里,秦东亭边渚上的蒲苇刚冒出鲜嫩的白芽,水中荇菜绿意葱茏。微风轻拂,阳光洒下,客衣飘动,花树摇曳,勾起离人无限思绪,杜甫触景生情,心中满是不舍。宴饮间众人皆已沉醉,唯有杜甫独自清醒,这既体现出他对侄子离去的不舍之情,又彰显了他与众不同、坚守自我的高洁操守。离别本就令人肝肠寸断,更何况离别双方皆处于贫贱之境,更添几分悲凉,只能无奈“吞声踟蹰涕泪零”。诗中先是极力夸赞杜勤的才学,前两句称赞其文章,接着两句赞美其书法。以“骅驹鸷翮”形容杜勤年少便胸怀奇志。“倒三峡”突出其文势波澜壮阔,“扫千军”凸显其草字的雄浑奔放。随后慰藉杜勤落第,前面部分叙述他平日的才学,这部分则描述其临考的状况。“穿杨”比喻他具备高超的应试本领,“蹶蹄”呼应前文的“骅骝”,惋惜其此次未能高中。“擢秀”寓意日后定能崭露头角,“排风”呼应“鸷鸟”,寄望他最终能够飞黄腾达。“唾成珠”形容杜勤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发如漆”感慨侄子青春正好,而自己青春不再。诗篇末尾,详尽叙述送别时的景象与情感,情真意切,溢于言表。在秦东亭设饯别宴,蒲草与荇菜生机盎然,侄子即将远行,客衣飘动间满是离情别绪。众人皆醉,唯杜甫独醒,足见他对侄子离去的不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薛涛《蝉》

下一篇:唐·杜甫《去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