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时节晚":伤感啊,已经是晚秋时节了,
# 惆怅:失意,伤感。
"两情千里同":我们俩的感情也是这样,说什么都晚了!
"离忧不散处":分离时的愁恨却还未消散,
"庭树正秋风":秋风却正扫去庭前树木的枯叶。
"燕影动归翼":当燕子飞动双翼回归的时候,
# 燕影:燕子飞过湖心水面留下的影子。一般形容某人或某事一闪而过,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或者留下任何痕迹,如燕影云踪、燕影清风、燕影流年、西斜燕影、霞光燕影等。
"蕙香销故丛":蕙兰花丛中的香气早已消失了。
# 蕙香:蔥兰花的香气。蕙:一种香草。
"佳期与芳岁":美好的时光、美丽的年华,
# 芳岁:美丽的年华。,佳期:约会的好时光,亦指结婚的日期。
"牢落两成空":都已经双双零落成空。
# 牢落:孤寂、无聊,零落的样子。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诗中描绘秋天肃杀萧条之景,紧扣季节展现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悲恨。诗人因与湘灵的爱情受阻,佳期和年华成空,发出近乎绝望的哀叹。中间两联通过描写两情相隔的悲哀与忧愁,极写相思之苦与失败,抒发了诗人对湘灵的深情以及爱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沉痛与无奈,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生的心痛与永远洗不去的心灵创伤。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紧扣秋天肃杀萧条的景象,如描绘秋之深的凄凉,将诗人内心的忧愁悲恨融入其中,借秋景强化情感表达,使愁绪更显深沉。比喻:“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运用比喻,以展翅欲归的燕子比喻自身的漂泊与无奈离去;以香气渐消的蕙兰喻恋人,暗示恋人美好渐逝的处境。二者对照,含蓄道出他们之间恋爱走向悲剧的结局。
3. 分段赏析
《感秋寄远》首句凭借一个“晚”字,将诗人对爱情无望的绝望情绪展露无遗,直接点明婚嫁佳期和美好年华皆已消逝,奠定全诗悲恨交加的基调。中间两联,诗人借景抒情,描绘出两情相隔、远乡难见的哀愁,“蕙香销故丛”更是以比喻手法,含蓄表达出爱情消逝、相思无果的痛苦。腹联处诗意陡然一转,打破前四句“千里同心,离忧不散”的情感节奏,以“归翼难动”展现出不堪相思重压的无奈。尾联一个“罢”字,凝练地收束全诗,尽显诗人面对爱情悲剧的沉痛与绝望,将内心积攒的复杂情感彻底宣泄而出。
4. 作品点评
《感秋寄远》其格律严谨规整,与盛唐诗歌的格律特点极为相似,展现出高超的律法把控水准。然而,在修辞运用方面,它已初现晚唐李商隐一派的风格端倪,可谓在诗歌发展脉络中,起到了一种风格过渡的关键作用。
上一篇:唐·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漆园》
下一篇:唐·王维《孟城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