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yu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zhōu
zhāo
zhāo
zài
líng
shuǐ
tuō
lún
zhì
ěr
xìn
liú
táo
yuán
xíng
shù
qīng
yuán
xún
jìn
huā
mián
mián
huā
jìng
zhì
dòng
qián
dòng
mén
cāng
hēi
yān
shēng
àn
xíng
shù
féng
míng
rén
máo
jīng
xiān
zhēng
lái
zhì
zhì
jiē
bīng
xuě
yán
xiào
yán
wěi
wèn
rén
jiān
yīn
jiē
yǐn
shēn
lái
zhòng
zhī
rén
shì
fēng
zhú
yán
xiū
shí
suǐ
quàn
cān
dēng
ruò
sōng
zhī
liú
宿
shēng
quǎn
shēng
yáo
xiāng
wén
xiǎo
cōng
lóng
kāi
yún
rén
zhèn
chū
mǎn
tíng
huā
fēn
fēn
fān
rán
kǒng
shī
xiāng
xiàn
chù
kěn
táo
yuán
zhù
táo
huā
mǎn
shuǐ
jìng
chén
xīn
gòu
xiān
jiā
chū
xún
zōng
zhì
jīn
liú
shuǐ
shān
chóng
chóng

译文

渔舟轻盈地摇荡着,漂浮在武陵的水面上。渔夫拖着钓丝、抛下鱼饵,随水流漂去,不知不觉误入了桃花源几里路远。沿着清澈的溪流寻到尽头,只见桃花连绵不断,他踏着落花寻找路径,来到了山洞前。洞门一片漆黑,烟雾升腾,他在黑暗中走了几步,忽然遇见一片明亮开阔之地。尘世之人看到仙子般的居民不禁毛骨悚然,仙子们纷纷围上来询问他怎么来到了这里。不一会儿,仙子们都露出了温柔的笑容,亲切委婉地询问人间的事情。她们感叹自己隐居在这里种玉,不知道人世间的生命像风中的蜡烛一样短暂易逝。她们用石髓做成的佳肴招待客人品尝,点燃松脂做成的灯,留客人住宿。鸡叫声和狗叫声远远地相互传来,清晨的天色葱茏,五彩祥云升腾起来。渔夫整理好衣服起身出门,只见满院落花纷纷,找不到出去的路。他突然担心迷失回到家乡县城的路,一刻也不肯在桃源停留。桃花开满溪水,溪水像镜子一样清澈,可是他尘世的凡心像污垢一样无法洗净。仙人一旦离开就再也找不到踪迹,直到如今,这里依然是流水潺潺,山峦重重。

逐句剖析

"渔舟何招招":渔舟轻盈地摇荡着,

"浮在武陵水":漂浮在武陵的水面上。

"拖纶掷饵信流去":渔夫拖着钓丝、抛下鱼饵,随水流漂去,

# 拖:一作垂。

"误入桃源行数里":不知不觉误入了桃花源几里路远。

"清源寻尽花绵绵":沿着清澈的溪流寻到尽头,只见桃花连绵不断,

"踏花觅径至洞前":他踏着落花寻找路径,来到了山洞前。

"洞门苍黑烟雾生":洞门一片漆黑,烟雾升腾,

"暗行数步逢虚明":他在黑暗中走了几步,忽然遇见一片明亮开阔之地。

"俗人毛骨惊仙子":尘世之人看到仙子般的居民不禁毛骨悚然,

"争来致词何至此":仙子们纷纷围上来询问他怎么来到了这里。

"须臾皆破冰雪颜":不一会儿,仙子们都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笑言委曲问人间":亲切委婉地询问人间的事情。

# 人:一作世。,言:一作语。

"因嗟隐身来种玉":她们感叹自己隐居在这里种玉,

"不知人世如风烛":不知道人世间的生命像风中的蜡烛一样短暂易逝。

# 世:一作间。

"筵羞石髓劝客餐":她们用石髓做成的佳肴招待客人品尝,

"灯爇松脂留客宿":点燃松脂做成的灯,留客人住宿。

"鸡声犬声遥相闻":鸡叫声和狗叫声远远地相互传来,

"晓色葱笼开五云":清晨的天色葱茏,五彩祥云升腾起来。

"渔人振衣起出户":渔夫整理好衣服起身出门,

"满庭无路花纷纷":只见满院落花纷纷,找不到出去的路。

"翻然恐失乡县处":他突然担心迷失回到家乡县城的路,

# 失:一作谜。

"一息不肯桃源住":一刻也不肯在桃源停留。

"桃花满溪水似镜":桃花开满溪水,溪水像镜子一样清澈,

"尘心如垢洗不去":可是他尘世的凡心像污垢一样无法洗净。

"仙家一出寻无踪":仙人一旦离开就再也找不到踪迹,

"至今流水山重重":直到如今,这里依然是流水潺潺,山峦重重。

# 流水:一作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源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描绘渔夫驾舟误入桃源的经过,展现了桃源清幽绵延的自然景致。接着叙述渔夫与桃源中仙子的相遇,仙子们的言行及对人间的询问,体现出桃源与尘世的不同。而后描写渔夫在桃源的见闻,如食宿经历等。最后讲述渔夫因担忧迷失回乡之路,决然离开桃源,虽桃源美好但他尘世之心难改。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构建出奇幻浪漫的桃源世界,既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体现出对尘世之人难以超脱世俗羁绊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描绘了清澈的溪流尽头桃花连绵的美景,借这一美丽清幽的景色,流露出对桃源世界的向往与赞美之情。对比:“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将桃源中仙人隐居种玉的超脱生活与尘世中人生命如风中蜡烛般短暂易逝进行对比,突出了桃源生活的美好与令人向往,也衬托出尘世的无常和艰难。比喻:“桃花满溪水似镜”将满溪的水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溪水的清澈、平静,水面如同镜子一般光滑明亮,倒映着周围的桃花等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出桃源中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

2. 分段赏析

《桃源行》开篇前6句描述误入桃源,渔夫悠然驾着渔舟,在武陵水上拖纶掷饵、信流而去,不经意间误入桃源,沿着清澈溪流寻至桃花绵延处,踏花觅径来到洞前,描绘出如梦似幻的神秘开端。接下来10句展现桃源见闻与交流,渔夫入洞,先经黑暗,几步后豁然开朗见到仙子般的居民,他们从惊讶到热情询问人间事,感叹尘世生命短暂,还用石髓佳肴款待并留渔夫住宿,鸡犬声与五彩祥云渲染出桃源的祥和美好与超凡脱俗。最后的6句刻画渔夫离开桃源,清晨渔夫面对满院落花,因担心迷失回乡路而决然离去,桃花溪水与洗不去的尘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以渔夫离开后难寻桃源踪迹收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题施山人野居》

下一篇:唐·裴度《溪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