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òu
shì
zō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xīn
zhī
tān
shū
jiě
mǎn
chuáng
shì
yín
qīng
àn
xiàn
luó
náng
jiǎ
cóng
shí
yǐn
míng
nián
gòng
zhǎng
yīng
bǎo
jīng
shù
ài
wén
zhāng
shí
nán
ér
zhì
sān
qiān
háng
zēng
shēn
yóu
xià
zhě
shēng
táng

译文

你最近已经懂得按律写诗,也知道摊开书本坐在桌前看书了。你应该吟诵像张衡《四愁诗》那样的古诗,而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一类的嬉戏。只有休假的时候你才能偶尔饮饮酒,你也逐渐长大了,明年你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你还应该勤奋学习经术,似乎也已经酷爱文章了。十五岁,正是男儿志于学的时候,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只有像曾参、子夏、子游这样学问通达的人才能够登堂入室,算得上孔子的得意门生。

逐句剖析

"觅句新知律":你最近已经懂得按律写诗,

# 知律:懂得诗歌格律。

"摊书解满床":也知道摊开书本坐在桌前看书了。

# 床:此指书架。,解:理解,解读。,摊:摊开,展开。

"试吟青玉案":你应该吟诵像张衡《四愁诗》那样的古诗,

# 青玉案:此泛指古诗。

"莫羡紫罗囊":而不要羡慕谢玄玩香囊一类的嬉戏。

# 紫罗囊:典出《晋书》。,羡:一作带。

"假日从时饮":只有休假的时候你才能偶尔饮饮酒,

# 假日:假节之日。假:一作暇。

"明年共我长":你也逐渐长大了,明年你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 共我长:长得和我一样高。

"应须饱经术":你还应该勤奋学习经术,

# 经术:此指经学儒术。,饱:学识渊博。

"已似爱文章":似乎也已经酷爱文章了。

"十五男儿志":十五岁,正是男儿志于学的时候,

"三千弟子行":在孔子三千弟子中。

# 行:行列。

"曾参与游夏":只有像曾参、子夏、子游这样学问通达的人才能够登堂入室,

# 游夏:指孔子的两位人室弟子子游和子夏。,曾参:孔子的人室弟子,以孝道著称,相传《大学》为其所著。

"达者得升堂":算得上孔子的得意门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又示宗武》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作于大历三年正月一日,时杜甫五十七岁。诗中写诗人见十五岁的儿子宗武博览群书、通晓诗律,满心欢喜,进而劝勉儿子莫羡慕贵族子弟的享乐生活,要潜心学习经术。前半部分表达对儿子的肯定,后半部分着重表达期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以父亲的口吻传达出殷切期望,体现了杜甫重视子女教育的一面,是一首饱含父爱的教子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教子诗。表达了杜甫看到儿子好学后的欣慰,劝诫儿子远离玩乐,专心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以求将来学问有成,体现了深厚的父子亲情和对儿子成长成才的期盼。

2. 写作手法

对偶:“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觅句”对“摊书”,“新知律”对“解满床”,写出儿子学习作诗、读书的情景。用典:“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引用“青玉案”和“紫罗囊”的典故,前者鼓励儿子尝试创作优秀的诗词,后者劝诫儿子不要贪图奢华。

3. 分段赏析

《又示宗武》第一句“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通过“觅”“摊”两个动词,生动地描写出宗武努力探寻诗句韵律、认真摊开书籍研读的画面,以细节展现出宗武好学的形象,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积极学习的欣慰之情。第二句“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运用典故进行劝诫。引用“青玉案”鼓励儿子创作优秀的诗词作品,引用“紫罗囊”告诫儿子不要因喜爱奢华之物而玩物丧志,含蓄地传达了父亲对儿子在文学追求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期望。第三句“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这句语言平实自然。父亲教导儿子生活要有规律,适时饮食,同时表达出希望能与儿子一同成长的情感,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亲情。第四、五句“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直接点明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饱读经术,继续热爱文章。最后一句“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以曾参、子游、子夏为例,激励儿子以贤人为榜样,提升自己的学问和修养,是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4. 作品点评

《又示宗武》堪称古代教子诗中的经典篇章,尽显杜甫作为诗圣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独特魅力。其文字简洁平实,却在字里行间蕴藏着深沉父爱。诗人巧妙借由日常场景与典故,自然地将劝勉与期望融入其中,毫无说教的生硬感。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的人文关怀。此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杜甫对儿子成长的悉心关注,也充分彰显出杜甫在文学创作与家庭教导方面的卓越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高适《别韦参军》

下一篇:唐·崔护《五月水边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