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在何所":隐士究竟栖身何处,
# 幽人:幽居之士。这里指隐士。
"紫岩有仙躅":紫霞萦绕的山峦间有仙踪可寻。
# 仙躅:仙人的足迹。这里指幽人的足迹。
"月下横宝琴":明月下横陈着一把宝琴,
"此外将安欲":除了抚琴抒怀,他别无所求。
# 将安欲:还有什么企求呢。
"材抽峄山干":琴身选用峄山的桐木主干,
# 峄山干:指生长在峄山的桐树。,材:拔。这里有选用的意思。
"徽点昆丘玉":琴徽镶嵌昆丘的美玉精魂。
# 昆丘玉:形容美玉。昆丘,即古代传说中盛产美玉的昆山。又名昆冈。,徽点:这里指琴面识点。点:装饰、点缀。
"漆抱蛟龙唇":琴头漆绘蛟龙的口唇,
"丝缠凤凰足":琴弦缠绕凤凰的足爪纹样。
"前弹广陵罢":先弹奏一曲《广陵散》如裂石穿云,
"后以明光续":再续以《明光曲》婉转清亮。
# 明光:一作光明。
"百金买一声":有人愿花百金换取一声琴响,
"千金传一曲":千金求索一支琴曲流传。
"世无钟子期":可惜世上再无钟子期般的知音,
# 钟子期:古代善识琴音者。
"谁知心所属":谁能懂得这琴心所属的衷肠。
# 属:专注。这里有寄托之意。
"竹生大夏溪":竹子生长在大夏溪边,
# 大夏:古国名。故地在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和阿姆河上游之间。
"苍苍富奇质":郁郁苍苍蕴含奇美资质。
"绿叶吟风劲":绿叶在风中吟诵刚劲的诗行,
"翠茎犯霄密":翠茎直插云霄密不透光。
# 犯霄密:竹枝茂密,高入云霄。犯,触接、碰到。
"霜霰封其柯":霜霰封锁它的枝柯,
# 霜霰:霜和霰。
"鹓鸾食其实":鹓鸾啄食它的竹实。
# 鹓鸾:鹅鹪和鸾鸟,都是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
"宁知轩辕后":谁知轩辕黄帝之后,
# 轩辕:即黄帝。
"更有伶伦出":又有伶伦出现。
# 伶伦:黄帝乐官。
"刀斧俄见寻":刀斧很快就来探寻,
# 刀斧: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根株坐相失":竹根与茎株转眼分离四散。
# 根株: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裁为十二管":被裁制成十二根律管,
"吹作雄雌律":吹奏出阴阳相谐的音律。
"有用虽自伤":虽因有用而自我损伤,
"无心复招疾":却无心再招惹世俗灾疾。
"不如山上草":不如山上的野草自在,
"离离保终吉":离离披披保全终生长吉。
# 离离:盛多貌。
"宝龟尺二寸":一尺二寸的宝龟,
# 宝龟:龟的一种。
"由来宅深水":原本栖息在深潭水府。
# 由来:一直、从来。
"浮游五湖内":在五湖之内浮游嬉戏,
"宛转三江里":于三江之间蜿蜒漫步。
"何不深复深":为何偏要浅滩涉险,
"轻然至溱洧":轻率地游到溱洧小渡。
# 溱洧:源出河南密县圣水峪,东南流会洧水,合流为双洎河。,轻然:轻率的样子。
"溱洧源流狭":溱洧水浅源流狭窄,
"春秋不濡轨":春秋水涸连车轮都难浮。
# 濡轨:沾湿车轴。
"渔人递往还":渔人往来穿梭不停,
# 递:一个接着一个。
"网罟相萦藟":渔网如藤蔓纠缠密布。
# 萦藟:缠绕。藟,通“累(缧)”。,网罟: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
"一朝失运会":一朝失去命运庇护,
# 运会:时运际会。
"刳肠血流死":被剖肠取血悲惨死去。
"丰骨输庙堂":骨骼献于庙堂作占卜之用,
# 丰骨:指硕大的龟甲。
"鲜腴藉笾簋":血肉充作祭器中的美食。
# 簋:古代青铜或陶制食器。
"弃置谁怨尤":遭弃置又能怨谁,
# 谁怨尤:怨恨谁呢。,弃置:丢弃在一边。这里指死亡。
"自我招此否":分明是自己招来这厄运苦旅。
# 否:恶运。这里指龟惨遭杀害。
"余灵寄明卜":唯有残留的灵验寄托于占卜,
# 明卜:指占卜。
"复来钦所履":世人仍敬畏它曾行过的路途。
# 钦所履:敬祀神灵以祈福祐。
"松生北岩下":松树生长在北岩之下,
"由来人径绝":向来人迹罕至路径断绝。
"布叶捎云烟":枝叶拂过云烟,
# 布叶:舒展枝叶。
"插根拥岩穴":根须盘结岩穴。
"自言生得地":它自夸得地独厚,
"独负凌云洁":独负凌云高洁之志。
"何时畏斤斧":何时惧怕过刀斧砍伐,
# 何时:犹“几曾”“几时”。
"几度经霜雪":几度历经霜雪凌虐。
"风惊西北枝":狂风惊折西北枝桠,
"雹陨东南节":冰雹砸断东南枝节。
# 节:树木枝干交接处。这里指树枝。,陨:损毁、毁伤。
"不知岁月久":不知岁月几何,
"稍觉枝干折":渐渐觉得枝干断裂。
"藤萝上下碎":藤萝上下攀附撕裂,
"枝干纵横裂":树干纵横皴裂崩解。
"行当糜烂尽":终将腐烂殆尽,
"坐共灰尘灭":与灰尘一同湮灭消解。
# 坐共:将共、半同。
"宁关匠石顾":岂需匠石青睐,
# 石:木匠的名字。这里借指一般木匠。,宁:岂、难道。
"岂为王孙折":何必为王孙折节。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统称。
"盛衰自有时":盛衰自有天时定数,
"圣贤未尝屑":圣贤从未介怀兴灭。
"寄言悠悠者":寄语世间凡俗之人,
# 悠悠者:常怀忧思的人们。
"无为嗟大耋":不必为衰老空自悲嗟。
# 大耋:犹“高龄”“老年”。
"桂树何苍苍":桂树郁郁苍苍,
# 何苍苍:多么青翠。,桂:秋季开花的常绿小乔木。
"秋来花更芳":秋日里花开更显芬芳。
"自言岁寒性":它自言本性耐寒,
# 岁寒性:不畏寒冷的性格。
"不知露与霜":不知何为露重霜凉。
"幽人重其德":隐士敬重它的美德,
"徙植临前堂":移栽到前庭近旁。
"连拳八九树":八九株蜷曲多姿,
# 拳:一作蜷。
"偃蹇二三行":二三行偃蹇昂扬。
# 偃蹇:屈曲貌。
"枝枝自相纠":枝枝相互缠绕扶持,
"叶叶还相当":叶叶彼此掩映相望。
# 相当:互相对称。
"去来双鸿鹄":双鸿鹄飞去又飞回,
"栖息两鸳鸯":两鸳鸯栖息共成双。
"荣荫诚不厚":虽无浓荫遮蔽,
# 荣荫:犹树荫。荣荫不厚,指桂树长得并不高大茂密。
"斤斧亦勿伤":却也免遭刀斧损伤。
"赤心许君时":当初赤心相许时的情谊,
# 君:指桂树。
"此意那可忘":这份初心怎能相忘。
"彩凤欲将归":彩凤想要归巢,
"提罗出郊访":猎人张网到郊野寻访。
# 罗:捕鸟的网。
"罗张大泽已":大网已铺遍湖泽,
# 已:完毕。
"凤入重云飏":彩凤却飞入重云翱翔。
# 重云飏:飞入高空。重云,犹“重霄”。飏,同“扬”。
"朝栖昆阆木":清晨栖息在昆仑阆风之木,
# 昆阆木:指昆仑山上珍异的树。
"夕饮蓬壶涨":夜晚饮取蓬莱仙壶之浆。
# 蓬壶涨:指大海水。
"问凤那远飞":问彩凤为何远飞,
# 那远飞:怎么远飞了。那,犹“奈”,奈何。
"贤君坐相望":贤君正翘首盼望。
# 坐相望:正相望。
"凤言荷深德":彩凤答:蒙受深恩厚德,
# 荷:蒙受、承受。
"微禽安足尚":微禽怎敢自居高尚。
# 安足尚:哪里值得推崇、尊重呢。,微禽:犹言小鸟。这里是凤凰对自己的谦称。
"但使雏卵全":只求雏鸟卵卵保全,
"无令矰缴放":莫让猎箭飞放。
# 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皇臣力牧举":待皇臣力牧荐举贤才,
"帝乐箫韶畅":帝乐《箫韶》奏响和谐乐章。
# 箫韶:相传为虞舜之乐。
"自有来巢时":自有来巢之日,
"明年阿阁上":明年定栖于阿阁之上。
# 阿阁:四周有栋及檐雷的楼阁。这里指帝王宫殿。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组咏物抒怀诗。全诗运用比兴手法,以“宝琴”“竹”“宝龟”等意象,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及仕隐矛盾的心理挣扎。
2. 写作手法
起兴:在《古意六首》中多处运用起兴手法。如第二首“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先从翠竹生长在大夏溪边、拥有美好特质写起,由翠竹自然引出后文对其遭受霜霰侵袭、被刀斧砍伐等命运的描述,以翠竹的遭遇来类比自身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与无奈,借物起兴,引发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第六首“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从彩凤欲归、有人张网捕捉写起,兴起下文对彩凤自由翱翔、渴望贤君的表述,进而表达自己归隐与期待明主重用的复杂心境。比喻:在《古意六首》中,诗人善用比喻塑造形象、传达情感。如第一首将自身比作“宝琴”,以“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用峄山之木、昆丘之玉来比喻宝琴材质的珍贵,象征自己才华出众;第二首以“竹”喻人,“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描绘翠竹坚韧挺拔的姿态,比喻自身高洁的品性与不屈的气节;第四首把人生境遇比作“松”的盛衰,“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借松树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喻指人生的起伏变化,生动形象且富有韵味。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开篇以设问起笔,引出幽人所处之地,暗示其超凡脱俗的身份,为后文塑造高洁形象做铺垫,营造出神秘悠远的氛围。“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描绘幽人在月下抚琴的场景,凸显其宁静淡泊的心境,也暗示除了抚琴雅事,别无他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四句从琴的材质、装饰入手,用峄山之木、昆丘之玉、蛟龙、凤凰等意象,极言宝琴的珍贵华美,象征诗人自身卓越的才华与高洁品质。“前弹广陵罢,后以明光续。百金买一声,千金传一曲”:写宝琴先后弹奏《广陵散》和《楚明光》,且琴音价值极高,既体现乐曲高雅,也暗喻诗人怀才,却难遇知音赏识。“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以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收尾,直接点明诗人因无人理解其才华与志向而产生的怀才不遇之感,情感真挚而深沉。第二首:“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首句交代翠竹生长环境,“苍苍富奇质”则直接点明翠竹天生具备奇特美好的品质,奠定全诗对翠竹赞美的基调。“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从竹叶、竹茎着笔,“吟风劲”写出竹叶在风中坚韧姿态,“犯霄密”描绘竹茎高耸入云且茂密,展现翠竹顽强生命力与挺拔身姿。“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描绘翠竹面临的恶劣环境与威胁,霜霰侵袭、鹓鸾啄食果实,暗示其生存艰难,也象征诗人所处困境。“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写翠竹遭刀斧砍伐,被制成乐器吹奏音律,虽有用却失去自由与生命,表达诗人对有才之士遭迫害的感慨。“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通过翠竹与山上草对比,体现诗人在出仕与归隐间的矛盾,既不甘埋没才华,又畏惧灾祸,产生消极避祸心理。第三首:“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介绍宝龟原本生活在深水之中,在江河湖海自由遨游,描绘其自在生活状态,为后文命运转折做铺垫。“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写宝龟离开深水来到狭窄的溱洧,暗示其因选择失误陷入困境,也影射人因决策不当而遭遇灾祸。“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描述宝龟被渔人捕获,惨遭杀害的悲惨结局,象征人在复杂世事中难以预料的灾祸与不幸。“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笾簋。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宝龟尸骨进庙堂、肉入食器,看似荣耀实则悲惨,诗人借此表达对出仕风险的深刻认识,以及自我反省之意。“余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即便宝龟死后有灵用于占卜,也难改悲惨命运,进一步强化命运无常之感,加深诗人对归隐避祸的思索。第四首:“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开篇写松树生长在荒僻之地,枝叶高耸入云,扎根岩穴,突出其生长环境的艰险与自身顽强的生命力。“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松树以人的情感与自信,展现其自认为得地而生、孤高自洁的形象。“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写松树虽不惧砍伐,历经霜雪,但仍遭受风雨冰雹的打击,暗示即使归隐也并非一帆风顺,会面临诸多磨难。“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描绘松树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衰败,直至腐烂毁灭,表现出生命的无奈与无常。“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诗人以松树盛衰为例,表达对人生盛衰的豁达态度,劝慰世人不必为衰老而悲叹,同时也暗含对归隐虽能自保却难有作为的不甘。第五首:“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描写桂树苍翠茂盛,秋来花香四溢,且具有耐寒特性,不畏惧霜露,塑造出桂树坚贞高洁的形象。“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写幽人看重桂树品德将其移栽堂前,展现桂树受人赏识,也暗示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理。“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描绘桂树繁茂枝叶相互缠绕,引得鸿鹄鸳鸯栖息,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象征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前两句流露出知足求全、渴望安稳的心态,后一句“赤心许君”又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渴望出仕、报效君主的愿望。第六首:“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开篇写有人张网捕捉彩凤,而彩凤却飞入重云远翔,展现彩凤的自由与不受束缚,暗示诗人归隐的决心。“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描绘彩凤在仙境般的地方栖息、饮水,当被问及为何远飞时,答是贤君相望,为后文转变埋下伏笔。“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以凤凰之口表明,只要君主贤明,自己便会归来辅佐,体现诗人在归隐与出仕间思索后的结果,即若遇明主,仍愿出仕经世济用。
4. 作品点评
《古意六首》风格质朴无华,完整呈现王绩仕与隐的心理矛盾,同时展现其从怀才不遇到归隐避祸,从不甘无用到意欲出仕,从决心归隐到期盼清明盛世重返朝阁的心理历程。
# 有意摹古,然非遗神取貌者,故可存。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
# 汉魏之风。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上一篇: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下一篇:唐·杜甫《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