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ò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huáng
shā
xíng
wàng
yún
tiān
zhí
xià
wéi
yán
jǐn
tiān
huán
jìn
xíng
dào
ān
西
gèng
xiàng
西

译文

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四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逐句剖析

"黄沙碛里客行迷":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

# 碛: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黄沙:指沙漠地区。唐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

"四望云天直下低":四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

# 直下低:往下低落。,云天:高空。

"为言地尽天还尽":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

# 言:说。

"行到安西更向西":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 行到安西更向西:此沙漠当在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今新疆库车)以东,故有此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过碛》是唐代岑参所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围绕诗人在沙漠中的行程展开。内容上,前两句描绘在黄沙漫漫的沙漠中,旅人迷失方向,举目四望云天低垂的景象;后两句则抒发内心感受,感叹在这似乎地尽天穷之地,还要继续西行。写作手法上,结构严谨,后句多承前句,如第二句回应第一句的迷乱,第三句承接第二句的天地之景。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将沙漠独特景色与内心感受紧密相连。作品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沙漠的荒茫与诗人旅途的迷茫心境,以简洁文字营造出辽阔孤寂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过碛》由唐代岑参创作。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怀着建功立业的抱负,离开长安,前往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担任掌书记。此诗约作于天宝九载(750年),是他出塞赴安西途中,行经沙漠时有感而发。当时的岑参渴望在塞外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穿越茫茫沙漠的行程中,独特的沙漠风光与孤寂旅途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此诗以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黄沙大漠中迷失方向的情景,展现了沙漠中云天低垂、天地仿佛尽头的独特景色,以及行至安西仍需继续西行的旅途状况。通过描写大漠风光与自身行旅感受,既赞叹了沙漠空旷无边、天地相接的奇景,又表达了身陷其中的迷茫困惑心情,体现了边塞旅途的艰辛与孤寂。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为言地尽天还尽”一句,虚写“寻河”,借用汉使通西域典故(见《汉书·张骞传》),实写“过碛”,记录自身行程。情景交融:“黄沙碛里客行迷”借身处荒漠前路迷茫之景,交融心情迷惘无所归依之情;“四望云天直下低”描绘沙漠中云天低垂之景,加重行客迷失心情。呼应:第二句“四望云天直下低”回应第一句“黄沙碛里客行迷”,描写沙漠景象加重迷失心情;第三句“为言地尽天还尽”直承第二句,由云天低垂进而觉得地尽天尽。

3. 分段赏析

首句“黄沙碛里客行迷”,生动刻画了诗人身处荒漠的状态。在此情境下,前路茫茫,不知何去何从,恰似韦应物《调啸词》中“东望西望路迷”所描绘的那般迷茫。同时,诗人内心也满是怅惘,找不到归依之感,如同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中“此时心转迷”所描述的心境。细品此“迷”字,若与岑参《宿铁关西馆》中“乡遥梦亦迷”的“迷”字相参照,或许还蕴含着回首眺望,万里归途皆茫然,归路也令人迷惑的意味。第二句“四望云天直下低”,与首句相呼应。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诗人极目四望,只见天地相连,云天仿佛低垂。这种视觉感受,进一步加深了行客内心的迷失之感。这里的“低”,虽是视觉上的错觉,却也是诗人望中切实的感受。在西北高原那浩瀚的沙漠之中,这种感受尤为鲜明、强烈。第三句“为言地尽天还尽”,紧承第二句。由于远望时云天低垂,与大地相接,诗人便愈发觉得仿佛大地到了尽头,天空也到了尽头。“寻河”乃是虚写,借用汉使通西域的典故(出自《汉书·张骞传》),“过碛”则是对自身行程的如实记录。“地尽”“天低”再次强调了诗人过碛时由直观感受产生的印象。末句“行到安西更向西”,笔锋一转,开拓出全新的诗境。它表明天地本就无边无际,大地之外仍有大地,天空之外仍有天空,大漠之后依旧向西方延展,由此可见天地并未到尽头。这一结尾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即即便已抵达安西,征行的脚步仍不会停歇。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呈现出岑参在大漠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既对沙漠那种空旷无垠、天地交融的奇伟景致予以赞叹,展现出沙漠独特的雄浑壮阔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置身其中,被孤寂与茫然裹挟,深感旅途困苦的困惑心境,体现出面对浩瀚沙漠时个体的渺小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既赞叹空旷无边、天地相接的沙漠奇景,又表露出身陷其中、不堪其苦的困惑心情。

现代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夤《蝴蝶二首》

下一篇: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