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hēng
jūn
shòu
寿

朝代:唐作者:王绩浏览量:1
kǒng
chún
sàn
chǎng
xiè
zhōng
láng
jīn
cháo
zhàng
guān
máng
chē
huán
zhào
jùn
chéng
chuán
xiàng
chāng
jiǔ
zhēng
shū
wèi
shí
zhāng
jūn
yíng
tiān
sòng
yán
guāng
líng
yōu
jìng
jìn
pán
yǐn
cháng
biān
péng
hái
zuò
shì
cǎo
gēng
wéi
cháng
huì
zhì
qiáo
chù
lán
líng
mài
yào
xíng
kàn
shū
wéi
dào
kāi
jiào
zhǐ
nóng
sāng
bié
yǒu
yōu
huái
怀
yóu
lái
gāo
ràng
wáng
qián
nián
hòu
jīn
suì
fǎn
hán
xiāng
yǒu
shū
héng
shí
jià
zhān
zuò
chuáng
lán
yīng
yóu
niàng
zhú
shí
běn
liáng
jiàn
sōng
hán
zhuǎn
zhí
shān
qiū
xiāng
guǎn
níng
cún
wáng
zhòng
cháo
zhāng
xiāng
suí
qiú
jiāo
shèng
táng

译文

孔淳辞掉散骑之职,陆昶谢绝中郎之位。你头戴幅巾朝见皇帝后,匆忙辞官手持手杖离去。有时乘车返回赵郡,有时乘船前往武昌。朝廷多次下诏书征召,你的声誉却更加显扬。太子迎接像绮季那样的贤士,天子送别如严光这般的高人。灞陵的幽径就在附近,磻溪的隐途漫长又悠长。你编扎蓬草建造居室,搓捻草茎织成衣裳。像在会稽隐居的樵夫,又似在兰陵卖药的人一样。阅读的书籍只有道德经典,教导百姓只讲农耕蚕桑。你有怀着幽隐情怀的伴侣,向来推崇辞让王位的贤良。前年你辞却丰厚的礼物,今年又返回清寒的故乡。石头搭成的架子上横着书籍,没有毡毯就坐在土制的床。兰花足以用来酿酒,竹实本来就不能当粮。山涧的松树在寒天里愈发挺直,山中的菊花在秋天自然飘香。像管宁一样注重祭祀礼仪,如王霸一般看重朝廷规章。走吧走吧我愿随你同去,身披粗裘笑傲这繁华的盛唐。

逐句剖析

"孔淳辞散骑":孔淳辞掉散骑之职,

# 孔淳:指孔淳之,字彦深,南朝宋人。

"陆昶谢中郎":陆昶谢绝中郎之位。

# 陆昶:南朝武将,不闻其有“谢中郎”之事;此处当为“睦昶”之误。

"幅巾朝帝罢":你头戴幅巾朝见皇帝后,

# 幅巾:用捐一帽束头发。

"杖策去官忙":匆忙辞官手持手杖离去。

# 杖策:寺杖。

"附车还赵郡":有时乘车返回赵郡,

"乘船向武昌":有时乘船前往武昌。

"九征书未已":朝廷多次下诏书征召,

# 书:指微聘的文书。

"十辟誉弥彰":你的声誉却更加显扬。

# 辟:微召。

"副君迎绮季":太子迎接像绮季那样的贤士,

# 绮季:绮里季,秦末汉初隐士。,副君:太子。

"天子送严光":天子送别如严光这般的高人。

#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

"灞陵幽径近":灞陵的幽径就在附近,

# 灞陵:古县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东汉著名高士梁鸿、韩康都曾隐居于灞陵山中。

"磻溪隐路长":磻溪的隐途漫长又悠长。

# 磻溪: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

"编蓬还作室":你编扎蓬草建造居室,

"绩草更为裳":搓捻草茎织成衣裳。

"会稽置樵处":像在会稽隐居的樵夫,

"兰陵卖药行":又似在兰陵卖药的人一样。

"看书惟道德":阅读的书籍只有道德经典,

# 道德:指《老子》。

"开教止农桑":教导百姓只讲农耕蚕桑。

"别有幽怀侣":你有怀着幽隐情怀的伴侣,

# 幽怀侣:志趣高洁的友人。

"由来高让王":向来推崇辞让王位的贤良。

# 高让王:以让王为高尚。

"前年辞厚币":前年你辞却丰厚的礼物,

# 厚币:犹言“重礼”。币,古时指互相赠送的礼物。

"今岁返寒乡":今年又返回清寒的故乡。

"有书横石架":石头搭成的架子上横着书籍,

"无毡坐土床":没有毡毯就坐在土制的床。

"兰英犹足酿":兰花足以用来酿酒,

"竹实本无粮":竹实本来就不能当粮。

"涧松寒转直":山涧的松树在寒天里愈发挺直,

"山菊秋自香":山中的菊花在秋天自然飘香。

"管宁存祭礼":像管宁一样注重祭祀礼仪,

# 管宁:字幼安。东汉末避乱辽东。魏文帝黄初年间微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就。

"王霸重朝章":如王霸一般看重朝廷规章。

# 重:难。,王霸:东汉隐士,字藕仲,太原人,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徽至尚书,朝拜时称名不称臣。

"去去相随去":走吧走吧我愿随你同去,

"披裘骄盛唐":身披粗裘笑傲这繁华的盛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李征君大寿》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诗,为李征君离京还乡时的赠别之作。诗中围绕李征君不慕仕途、归隐田园展开,先以典故引出李征君辞官,接着叙述其多次拒绝朝廷征辟,回归隐居生活,描绘了他编蓬作室、绩草为裳,专注道德之学、教导农桑的质朴日常,展现其高洁志趣。开篇用典写辞官;中间述拒绝征辟及隐居生活;结尾借典赞其风骨。层次清晰,情感逐步递进。王绩以自然质朴之笔,刻画李征君隐士形象,传达对不慕荣利、坚守自我精神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开篇诗人以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的典故起笔,将李征君比作古代拒绝官场高位的贤士,点明李征君辞去官职的举动。“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描绘其头戴幅巾朝见皇帝后,便急忙辞官离去的情景,展现其对官场的决然态度。“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写其辞官后或乘车或乘船回归故乡,潇洒自在,为后文写其隐居生活做铺垫。“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这几句写朝廷多次征召李征君,“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表明虽经多次征辟,他却不为所动,其声名反而更加彰显。“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借用绮季被太子迎接、严光被天子相送的典故,强调李征君受重视程度,也突出他不慕名利、拒绝出仕的高洁。“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以灞陵、磻溪这些隐士常居之地,暗示李征君选择隐居之路,且其隐居之志坚定不移。“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此部分具体描写李征君的隐居生活。“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展现其居住简陋、衣着朴素,安于简朴的生活状态。“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用会稽樵夫、兰陵卖药人的典故,说明他从事平凡的劳作,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表明他读书只专注于道德之学,教导他人也只以农桑为本,体现其精神追求和对质朴生活的坚守。“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指出他有同样心怀幽隐志趣的伴侣,向来推崇古代高风亮节、辞让王位的贤士,进一步强调其高尚品格和志趣相投的生活。“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再次强调李征君拒绝丰厚赏赐,回到寒微的故乡,突出其不贪富贵、坚守本心。“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描绘其居所中以石为架放书,无毡而坐土床,生活清苦却有书相伴,自得其乐。“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以兰英可酿酒、竹实不能当粮,暗示其生活虽不富足却有雅趣。“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借景抒情,以寒涧之松在寒冷中更显挺直、秋山之菊在秋季自然飘香,赞颂李征君如松菊般高洁、坚韧的品德。“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结尾处诗人用管宁重视祭祀礼仪、王霸看重朝廷规章的典故,类比李征君对自身品德和志趣的坚守。“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表达诗人对李征君的追随之意,以及李征君身披粗裘却能以清高姿态傲视繁华盛唐的风骨,将对李征君的赞美之情推向高潮,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贯《秋江送客》

下一篇:唐·刘商《不羡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