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uǐ
shēng
èr
jué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èr
yuè
liù
chūn
shuǐ
shēng
mén
qián
xiǎo
tān
hún
píng
chì
màn
cáo
yǎn
míng
shuǐ
gāo
èr
chǐ
qiáng
shù
gèng
jīn
dāng
nán
shì
jīn
tóu
yǒu
chuán
mài
qián
mǎi
páng

译文

一夜春雨,草堂门前浣花溪溪水上涨,草滩几乎被淹没。鸬鹚和鸂鶒在水中嬉戏,水鸟们不要独自得意,我也同你们一样感到非常高兴。一夜之间,溪水即涨了二尺以上,这种猛涨势头如持续数天,那就不可抵挡了。南市的码头有船出卖,但没有钱哪能买它系之篱旁,以防万一。

逐句剖析

"二月六夜春水生":一夜春雨,草堂门前浣花溪溪水上涨,

"门前小滩浑欲平":草滩几乎被淹没。

# 浑欲平:将被淹没。

"鸬鹚鸂鶒莫漫喜":鸬鹚和鸂鶒在水中嬉戏,水鸟们不要独自得意,

# 鸬鹚鸂鶒:皆水鸟名。鸬鹚,又名鱼鹰。鸂鶒,似鸳鸯,毛羽紫色。

"吾与汝曹俱眼明":我也同你们一样感到非常高兴。

# 眼明:为眼前的景色而高兴。,汝曹:尔等、你们。

"一夜水高二尺强":一夜之间,溪水即涨了二尺以上,

# 强:以上。,水高:水上涨。

"数日不可更禁当":这种猛涨势头如持续数天,那就不可抵挡了。

# 禁当:禁止。

"南市津头有船卖":南市的码头有船出卖,

# 津头:码头。

"无钱即买系篱旁":但没有钱哪能买它系之篱旁,以防万一。

# 无钱即买:无钱哪能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水生二绝》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这组七言绝句,以春天江水上涨为背景。第一首描绘春水初涨,门前小滩几近平满,展现出诗人见春水而喜的心情;第二首写溪水猛涨,诗人因无钱买船应对水势而发出感叹,流露出对水涨的忧虑,整体呈现出诗人喜忧参半的矛盾心情。写作上,杜甫采用真景实写手法,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入诗,情致亲切,充满生活实感。全诗生动展现了生活场景,体现出杜甫对日常景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春水生二绝》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彼时杜甫正寓居成都草堂。当年成都迎来春汛,浣花溪溪水迅猛上涨,一夜之间涨幅超二尺。目睹此景,杜甫忧心忡忡,担忧洪水泛滥会淹没周边农田、村庄,甚至危及自己居住的草堂。怀着这般深切的忧虑,他挥笔写下这组诗,借诗抒发内心对洪灾隐患的重重忧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春水生二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从题材来看,它属于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诗中,第一首展现了春水初至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彼时的心情;第二首则针对溪水迅猛上涨,而诗人因囊中羞涩无法购置船只应对的状况发出感慨。在内容主题上,既体现出诗人初见春水时的欣喜,又流露出面对水势过大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忧虑,尽显其矛盾心情。全诗以真景为蓝本如实创作,巧妙运用口语融入诗句,情致自然亲切,极具生活实感。

2. 写作手法

白描:“门前小滩浑欲平”,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汛时水势大,草堂前江滩几乎被淹没的景象,不加渲染和烘托,使春汛之景如在眼前。反语:“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一句,诗人劝水鸟不要随便高兴,实则是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自己看到水鸟欢跃时内心的欣悦之情。拟人:“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将鸬鹚、鸂鶒等水鸟拟人化,诗人仿佛在与水鸟对话,劝它们不要随便高兴,赋予水鸟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看到水鸟因春水上涨而欢快时的喜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物我交融的状态。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二月六夜春水生”:一句点明时间,为该年二月初六夜,如实记录春水生成时刻,极具纪实性,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仿佛能跟随诗人一同见证春水初始的那一刻。“门前小滩浑欲平”:以简洁的白描手法,生动展现春汛景象。描绘出草堂前小滩几乎被春水完全淹没的画面,“浑欲”二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面对迅猛水势时内心的惊叹,将春汛水大的特点直观呈现。“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两句,诗人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表面上劝鸬鹚、鸂鶒等水鸟别随意欢喜,实际上借此抒发自己看到水鸟因春水上涨而欢快活跃时,内心同样洋溢着的喜悦之情,同时体现出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同欢的美妙心境。第二首:“一夜水高二尺强”:此句承接上一首,继续描写春水涨势,用“一夜”和“高二尺强”这样具体的时间和数据,突出溪水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让读者对春汛的迅猛有更清晰认知。“数日不可更禁当”:进一步强调溪水涨势愈发难以抵挡,诗人以简洁话语,生动描绘出春汛泛滥的严峻态势,为下文自己的担忧埋下伏笔。“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诗人面对可能到来的洪水威胁,产生买船应对的想法,然而“无钱”二字将其无奈与窘迫展露无遗,只能空自忧愁,以口语化的表述,真实展现生活场景,凸显诗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

4. 作品点评

杜甫这组诗围绕春水展开创作,在第一首中,诗人目睹溪水骤然盛涨,水鸟于水中自在沉浮,由此生发物我同游的惬意之感;第二首里,面对迅猛上涨的春水,诗人发出无钱买船以备不时之需的慨叹。作为寄情于景的高手,杜甫在诗中频繁运用拟人、拟物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与生命。同时,他还巧妙融入方言俗语,生动描绘出春水漫溢、水禽嬉戏的盎然春意。在诗人笔下,自己仿若欢快的水鸟,被春光深深吸引,整首诗于自然质朴间尽显灵动鲜活,充满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是何胸中(末二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此章见春水而喜。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下二,言莫便独夸得意,吾亦不输与汝曹也。

清杨伦《杜诗镜铨》

# 邵云:绝句别致自老。先喜(“鸬鹚㶉鶒”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 老杜诗云:“一夜水高二尺强……无钱即买系篱旁。”与《竹枝词》相似,盖即俗为雅。

宋吴可《藏海诗话》

# 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熔化,乃可因承……”余观杜陵诗,亦有全篇用常俗语者,然不害其为超妙。如云:“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买,无钱即买系篱旁。”……是也。杨诚斋多效此体,亦自痛快可喜。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继以忧(“南市津头”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 山谷只法此种。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此与《漫兴》及《江畔寻花》绝句,皆放荡自然,足洗凡陋,何必《竹枝》乐府。又引孙季昭:子美善以方言谚语点化入诗句中,正不伤雅,如此类甚多。

清杨伦《杜诗镜铨》引刘辰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下一篇:唐·李频《春日思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