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麦陇杏花风":那繁茂的麦田在微风中起伏,杏花随风轻舞,
"好是行春野望中":这般美好的春日景致,正适合在郊野漫步观赏。
"日暮不辞停五马":日暮降临,我毫不推辞地停下出行的车马,
"鸳鸯飞去绿江空":只见鸳鸯双双飞去,碧绿的江面空余茫茫。
"忘怀不使海鸥疑":我忘却尘世烦恼,心境平和,不惹海鸥起疑,
"水映桃花酒满卮":碧水倒映着桃花,酒杯中斟满美酒。
"亭上一声歌白苎":亭台上忽然传来一声《白苎》的歌声,
"野人归棹亦行迟":连那归乡的渔人,划船的速度也变得迟缓。
中唐诗人
羊士谔(762?~819?),唐代诗人。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初授义兴县尉,后历经多职,因言王叔文之非而被贬,官至户部郎中。羊士谔工于文,孟简称其“受气端劲,为文雅拔”。他又善诗,其诗多为登临题咏之作,元辛文房称其诗“作皆典重”。作品有《南池晨望》《郡楼怀长安亲友》《书楼怀谷》等。有《羊士谔诗集》1卷。《全唐诗》编诗1卷。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春日田野的明丽画面。“萋萋”描绘出麦陇间草木茂盛的样子,充满生机;“杏花风”点明时令,春风轻拂,杏花微绽,带来阵阵花香。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进行野望,“好是”直接表达出他对眼前春日景致的由衷喜爱,奠定了欢快愉悦的情感基调。“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时间推移至日暮,“不辞”体现出诗人对这春日野景的眷恋,即便天色已晚也不舍离去,停驻于此。“鸳鸯飞去绿江空”,以景结情,鸳鸯成双飞去,绿江空余一片,在美好中添了一丝怅惘,既展现出自然的灵动,又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淡淡感慨,使情感表达更显深沉。第二首“忘怀不使海鸥疑,水映桃花酒满卮”,此句化用“鸥鹭忘机”的典故,诗人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心境平和,忘却尘世纷扰,与自然融为一体,不使海鸥生疑。“水映桃花酒满卮”,则是描绘出眼前水色与桃花相映,杯中盛满美酒的惬意场景,从视觉和味觉等方面营造出闲适自在的氛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亭上一声歌白苎,野人归棹亦行迟”,“亭上一声歌白苎”,亭台之上,传来一曲《白苎》之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这春日景色中。歌声吸引了“野人”(这里指乡野之人),他们划船而归的脚步也变得迟缓,侧面烘托出歌声的美妙,以及这春日野望场景的迷人,将诗人沉醉于美好情境之中,不愿离去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唐·杜光庭《题福唐观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宿竹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