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kǒu
yǒu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刘长卿浏览量:2
ǎi
rán
kōng
shuǐ
píng
jiāng
nán
wàng
tiān
fān
luò
chù
qǐng
wéi
héng
xiāng
jiàn
shān
zhāo
chǔ
yún
yáng
yìng
jiāng
shù
xiāng
láo
xiǎng
wàng
wàn
xīn
lái
bái
shēng
piān
zhōu
cāng
mǎn
guī
qiū
fēng
jīn
zhì
yàn
nán
dòng
tíng
fēn
fēn
luò
shù

译文

雾气弥漫,江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极目远眺,平旷的江面已被暮色笼罩。向南望去,天空辽阔无边,那一只孤帆究竟要驶向何方呢。不久前我还曾是衡湘一带的过客,领略过那里湖山的美丽风光。清晨的朝气与楚地的云雾相融合,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边的树木上。我渴望回到帝都,但万里之遥,心绪难平。如今我已白发苍苍,仍漂泊在扁舟之上,归途充满了沧波。秋风已经吹起,大雁日夜向南飞去。树叶从洞庭湖边飘落,纷纷扬扬数不胜数。

逐句剖析

"霭然空水合":雾气弥漫,江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目极平江暮":极目远眺,平旷的江面已被暮色笼罩。

"南望天无涯":向南望去,天空辽阔无边,

"孤帆落何处":那一只孤帆究竟要驶向何方呢。

"顷为衡湘客":不久前我还曾是衡湘一带的过客,

"颇见湖山趣":领略过那里湖山的美丽风光。

# 山:一作湘。

"朝气和楚云":清晨的朝气与楚地的云雾相融合,

"夕阳映江树":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边的树木上。

"帝乡劳想望":我渴望回到帝都,

"万里心来去":但万里之遥,心绪难平。

"白发生扁舟":如今我已白发苍苍,仍漂泊在扁舟之上,

"沧波满归路":归途充满了沧波。

# 满归:一作归满。

"秋风今已至":秋风已经吹起,

"日夜雁南度":大雁日夜向南飞去。

"木叶辞洞庭":树叶从洞庭湖边飘落,

"纷纷落无数":纷纷扬扬数不胜数。

# 落无:一作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次湖口有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刘长卿的一首诗。“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绘辽阔暮江景,定开阔忧郁基调;“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承景以问句抒归途迷茫孤寂;“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由眼前景忆往昔游历,显对美好时光怀念,与前文孤寂对比;“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为高潮,抒思乡与人生感慨,以意象绘漂泊,借自然景烘凄凉,总结全诗、点明主旨,令人难忘。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描绘暮色中水天相接的辽阔江景,奠定开阔又略带忧郁的基调。“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承接江景,以问句形式抒发诗人对归途的迷茫与孤寂。“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由眼前景联想到往昔衡湘游历,展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前面孤寂氛围形成对比。“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是全诗高潮,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感慨,以白发、扁舟、沧波等意象描绘漂泊无依,借秋风、大雁、落叶等自然景象烘托凄凉无奈,总结全诗,点明主旨,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雍陶《韦处士郊居》

下一篇:唐·骆宾王《冬日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