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然空水合":雾气弥漫,江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目极平江暮":极目远眺,平旷的江面已被暮色笼罩。
"南望天无涯":向南望去,天空辽阔无边,
"孤帆落何处":那一只孤帆究竟要驶向何方呢。
"顷为衡湘客":不久前我还曾是衡湘一带的过客,
"颇见湖山趣":领略过那里湖山的美丽风光。
# 山:一作湘。
"朝气和楚云":清晨的朝气与楚地的云雾相融合,
"夕阳映江树":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边的树木上。
"帝乡劳想望":我渴望回到帝都,
"万里心来去":但万里之遥,心绪难平。
"白发生扁舟":如今我已白发苍苍,仍漂泊在扁舟之上,
"沧波满归路":归途充满了沧波。
# 满归:一作归满。
"秋风今已至":秋风已经吹起,
"日夜雁南度":大雁日夜向南飞去。
"木叶辞洞庭":树叶从洞庭湖边飘落,
"纷纷落无数":纷纷扬扬数不胜数。
# 落无:一作不知。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1. 分段赏析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描绘暮色中水天相接的辽阔江景,奠定开阔又略带忧郁的基调。“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承接江景,以问句形式抒发诗人对归途的迷茫与孤寂。“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由眼前景联想到往昔衡湘游历,展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前面孤寂氛围形成对比。“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是全诗高潮,抒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感慨,以白发、扁舟、沧波等意象描绘漂泊无依,借秋风、大雁、落叶等自然景象烘托凄凉无奈,总结全诗,点明主旨,令人印象深刻。
上一篇:唐·雍陶《韦处士郊居》
下一篇:唐·骆宾王《冬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