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外柳如烟":涌金门外,柳树轻柔如烟,
"西子湖头水拍天":西子湖头,湖水汹涌拍天。
# 西子湖:西湖的美称。
"玉腕罗裙双荡桨":身着罗裙的女子,玉腕划动双桨,
# 玉腕罗裙:指代西湖上的划船少女。
"鸳鸯飞近采莲船":鸳鸯欢快地飞向采莲船。
明代大臣、诗人
于谦(1398~1457),明代大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故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迁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作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兴象深远。主要作品有《石灰吟》《荒村》《入塞》等。后人辑有《于忠肃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涌金门外柳如烟”,诗人聚焦涌金门外,以“柳如烟”巧妙着笔。夏日微风轻拂,柳树细长的枝条随风摇曳,嫩绿的柳叶在阳光与水汽交织下,仿若蒙上一层薄烟,朦胧而梦幻,既点明夏日时节,又营造出轻柔、迷离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悠然的基调,让人不禁对西湖之景心生向往。“西子湖头水拍天”,视角一转,诗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西湖湖面。湖水碧波荡漾,浪涛汹涌澎湃,不断拍打着湖岸,那气势仿佛要与天际相连。“水拍天”三字,以夸张手法,生动展现出西湖夏日的磅礴气势,与上句柳树的轻柔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勾勒出西湖丰富多样的景观风貌,使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后两句“玉腕罗裙双荡桨,鸳鸯飞近采莲船”,将画面拉近,引入人物与动物。采莲女子身着罗裙,露出洁白如玉的手腕,轻盈地划动双桨,在湖面上悠然前行,其身姿婀娜,动作优雅,为西湖增添一抹灵动的人文气息。而鸳鸯成双成对,欢快地飞向采莲船,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元素,更营造出和谐、浪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西湖夏日生活的惬意与美好。诗人通过对女子与鸳鸯的刻画,将自然与人巧妙融合,使整首诗充满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明·九皋声公《村居图》
下一篇:明·皇甫汸《邯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