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lián

朝代:明作者:于谦浏览量:2
zhāo
cǎi
lián
cǎi
lián
lián
huā
yàn
lián
xiān
huā
hǎo
róng
yán
cháng
hǎo
luó
qún
yuàn
qiū
zǎo
qiū
fēng
hào
dàng
chuī
绿
yuàn
hóng
chóu
jiāng
nài
nián
nián
cǎi
lián
chěng
yán
cǎi
lián
huā
jìng
lián
huā
suī
hǎo
què
qíng
婿
yǒu
qíng
cháng
shì
cháng
shì
wàn
guān
guī
wèi
zhēng
chí
shàng
jǐn
yuān
yāng
shuāng
shuāng
lái
dào
tóu
bái
cǎi
lián
cǎi
lián
cǎi
lián
cháng
lián
yuàn
lián
huā
lián
lùn
shēng
gēn
zhū
lián

译文

清晨采莲,傍晚采莲,莲花开得艳丽、莲叶新鲜。花儿虽美却难长久,莲叶如罗裙般埋怨秋天来得太早。秋风猛烈吹拂碧波,绿叶红花满怀愁怨却无可奈何。年年采摘娇艳的莲花,可采下它们又有什么用呢。莲花虽美却不懂情意,我的丈夫深情却常年漂泊在外。常年漂泊,隔着万里山河难以归来。怎比得上池塘里的鸳鸯,双宿双飞直到白头。采了一遍又一遍的莲,采莲人总是可怜。但愿像莲花与莲叶那样,生死都与根茎相连永不分离。

逐句剖析

"朝采莲":清晨采莲,

"暮采莲":傍晚采莲,

"莲花艳冶莲叶鲜":莲花开得艳丽、莲叶新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花儿虽美却难长久,

"叶似罗裙怨秋早":莲叶如罗裙般埋怨秋天来得太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秋风猛烈吹拂碧波,

"绿怨红愁将奈何":绿叶红花满怀愁怨却无可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年年采摘娇艳的莲花,

"采得莲花竟何益":可采下它们又有什么用呢。

"莲花虽好却无情":莲花虽美却不懂情意,

"夫婿有情常是客":我的丈夫深情却常年漂泊在外。

"常是客":常年漂泊,

"万里关河归未得":隔着万里山河难以归来。

"争如池上锦鸳鸯":怎比得上池塘里的鸳鸯,

"双去双来到头白":双宿双飞直到白头。

"采莲复采莲":采了一遍又一遍的莲,

"采莲长可怜":采莲人总是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但愿像莲花与莲叶那样,

"不论生死根株连":生死都与根茎相连永不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莲曲》是明代名臣于谦创作的一首乐府风格诗作。全诗以采莲女子的口吻展开,通过莲花与莲叶的意象交织,将自然物候与人生际遇巧妙关联。诗中既描绘“朝采莲,暮采莲”的劳作场景,又借“花好容颜不常好”暗喻青春易逝;既写秋风摧折下的“绿怨红愁”,又抒“夫婿有情常是客”的离别之苦。结尾以鸳鸯双栖反衬孤独,复以“根株连”的祈愿作结,形成从采莲劳作到情感倾诉的完整脉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动人,在莲塘秋色的背景中,自然流露出对团聚的深切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大臣、诗人

于谦(1398~1457),明代大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故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迁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作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兴象深远。主要作品有《石灰吟》《荒村》《入塞》等。后人辑有《于忠肃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开头用重复句式,强调采莲的辛苦。莲花娇艳莲叶鲜嫩,但越美的东西越容易凋零,暗示后面的哀愁。“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莲花虽美但易谢,莲叶像女子的罗裙一样埋怨秋天来得太早。用拟人手法,把莲叶比作女子,带出闺怨情绪。“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秋风猛烈,吹动莲塘,绿叶红花都充满哀愁,却无可奈何。写景中融入人的情感,自然过渡到女子的心事。“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年年采摘美丽的莲花,可采下来又有什么用呢?反问句加重无奈感,暗指女子青春虚度。“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是客”:莲花再美也不懂感情,丈夫虽爱她却常年在外。直接点出闺怨主题,对比强化孤独感。“常是客,万里关河归未得”:重复“常是客”,强调丈夫远行难归。万里关山阻隔,归期渺茫,更添思念之苦。“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不如池塘里的鸳鸯,能双宿双飞直到白头。用鸳鸯反衬自己的孤单,羡慕之情更显哀怨。“采莲复采莲,采莲长可怜”:又回到采莲,说采莲女子总是可怜。简单重复的句子,让整首诗的情绪循环加深。“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株连”:最后希望像莲花和莲叶,生死都连在一起。表达对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直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牛谅《红梅》

下一篇:明·皇甫汸《题茉莉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