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yáng
dào
zhōng

朝代:明作者:于谦浏览量:2
yáng
liǔ
yīn
nóng
shuǐ
niǎo
dòu
huā
chū
fàng
mài
miáo
xiāng
féng
jìn
dào
jīn
nián
hǎo
yuè
píng
yáng
jià

译文

杨柳树荫浓,水鸟争鸣啼,豆花初开放,麦苗出得齐。逢人尽称道,今年收成好,而今方四月,平阳米价低。

逐句剖析

"杨柳阴浓水鸟啼":杨柳树荫浓,水鸟争鸣啼,

# 水鸟:指栖息或经常栖息湿地的鸟类。,阴:通“荫”。

"豆花初放麦苗齐":豆花初开放,麦苗出得齐。

# 豆花:指豆科植物的花。

"相逢尽道今年好":逢人尽称道,今年收成好,

# 尽道:都说,都称赞。

"四月平阳米价低":而今方四月,平阳米价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平阳道中》是明代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平阳道中杨柳浓荫、水鸟啼鸣、豆花初放、麦苗整齐的田园风光,通过描写人们对年景的夸赞及米价低廉,展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表达诗人的愉悦欣慰之情。诗人白描手法,以简洁质朴语言勾勒出田园景致,自然真切;借景抒情,借美好田园风光与百姓话语,抒发内心对丰收的喜悦与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前两句绘景,浓墨重彩描绘平阳道中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色;后两句写人言,以百姓称道年景好、米价低,侧面烘托丰收氛围,深化喜悦之情。以清新自然笔触,捕捉田园生活片段,展现出对民生的关注。语言平实易懂,意境美好祥和,既体现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也彰显其心系百姓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大臣、诗人

于谦(1398~1457),明代大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故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迁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作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兴象深远。主要作品有《石灰吟》《荒村》《入塞》等。后人辑有《于忠肃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诗的开篇两句,犹如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杨柳阴浓水鸟啼”,描绘出杨柳枝叶茂密,形成浓郁的树荫,其间水鸟欢快啼鸣的场景。杨柳的浓荫给人以清凉、静谧之感,而水鸟的啼叫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一动一静相互映衬。“豆花初放麦苗齐”,聚焦于田间的农作物,豆花刚刚绽放,展现出一种清新、娇嫩之美,麦苗则整齐地生长着,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这两句诗通过对杨柳、水鸟、豆花、麦苗等典型田园景物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细腻地勾勒出平阳道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清新、祥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田园的美好与宁静,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础。“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后两句诗则从景转到人。“牙逢尽道今年好”,“牙逢”可能指的是集市上的牙行(旧时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评定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商行)之人,他们都说今年的年景好。这是通过他人之口,侧面表现出今年农作物生长态势良好,丰收在望。“四月平阳米价低”,进一步说明在四月的时候,平阳地区的米价就已经比较低廉。米价低通常意味着粮食丰收,市场供应充足。这两句诗从人们的议论和米价的情况,反映出当地农业丰收的景象,而诗人听到这些,内心也充满了喜悦和欣慰之情。通过对人们话语和米价的描写,诗人将自己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百姓生活富足的期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阮自华《石城乐》

下一篇:明·庄昶《题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