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南塘路":以前我不认识来南塘的道路,
# 南塘:《世说》:祖逖曰:“昨夜复南塘一游。”此借其字。【朱注】许浑诗云:“背岭枕南塘。”意亦在韦曲左右。塘(一作决)
"今知第五桥":今日才见识这里的第五桥。
# 第五桥:《通志》:韦曲之西有华岩寺,寺西北有雁鹜坡,坡西北有第五桥。张礼《游城南记》:第五桥,在韦曲西,以姓得名。
"名园依绿水":名贵的园林依傍着涔涔绿水,
# 名园依绿水:《世说》: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魏文帝诗:“菱芡覆绿水。”
"野竹上青霄":一丛丛野竹直上青霄。
# 野竹上青霄:庚肩吾诗:“野竹交临浦。”梁王训诗:“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仿佛与谷口的郑子真旧日相交,
# 谷口:用郑子真事,注见首卷。
"濠梁同见招":一同游览濠梁。
# 濠梁同见招:《庄子》:庄子与惠子,同游壕梁之上。吴论:“园以水胜,故称濠梁。”陶潜诗:“山泽久见招。”
"平生为幽兴":平生为了寻找幽境胜景,
# 平生为幽兴:陈子昂诗:“山深兴转幽。”
"未惜马蹄遥":从来就不怕路途遥远。
# 未惜马蹄遥:《盘中诗》:“何惜马蹄归不数。”赵汸曰:凡一题而赋数首者,须首尾布置,有起有结,每章各有主意,无繁复不伦之失,乃是家数。观此十章,乃后五章,可见。
"百顷风潭上":百顷水潭上春风荡漾,
# 百顷风潭上:庚信诗:“交柯乍百顷,擢木或千寻。”黄希曰:潭,当是广济潭,在万年县。祖孙登诗:“风潭如佛镜,出溜似调琴。”
"千章夏木清":夏天里树木千重,郁郁青青。
# 千章夏木清:《汉书·货殖传》:“山居千章之萩。”注:“大树曰章。”陶潜诗:“夏木独森疏。”
"卑枝低结子":树上水果压枝低,
# 卑枝低结子:方氏疑“卑”、“低”二字犯重,然古人亦所不避。太白诗云“玉窗青青下落花”,“下”、“落”两字不免犯重,但“下”就窗前言,“落”就花片言,亦自有别。《列子》:“鸿鹄高飞,不集卑枝。”孙擢诗:“晚花犹结子。”
"接叶暗巢莺":树叶相连,隐蔽着莺巢。
# 接叶:周景式《孝子传》:“三荆同株,接叶连阴。”
"鲜鲫银丝脍":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
# 银丝:银丝,鲜鲙之色。碧涧,芹草所生。《洛阳伽蓝记》:王肃至魏,饭鲫鱼羹。《酉阳杂俎》:南孝廉善斫脍丝,缕轻可飞。
"香芹碧涧羹":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
# 香芹碧涧羹:《吕氏春秋》:菜之美者,云梦之芹。《说文》:“楚葵,水芹也,今水中芹菜。一名水英。”谢灵运诗:“铜陵映碧涧。”
"翻疑柁楼底":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 翻疑柁楼底:庚信诗:“翻疑承毒水。”南方大船,尾有舵楼。仲长统诗:“微风为舵。”
"晚饭越中行":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
# 晚饭越中行:公年二十时,曾游吴越。
"万里戎王子":戎王子花远来万里,
# 戎王子:花名。《本草》:日华子云:独活,一名戎王使者。戎王子,当是其类。《朱子语类》:未知何种。鹤曰:加一“戎”字,言其来自戎中,犹云戎菽、戎葵。《杜臆》:人竞珍之,故犹称“戎王子。”胡夏客曰:外国王子入居内地,携有其土异花,何将军得其种也。此说“戎王子”是借人称花。
"何年别月支":何年何月告别月支故土?
# 月支:即月氏,西域之国。《汉书注》:月支,西域外国也。《旧唐书》:肃州酒泉郡,汉月氏国地。氏,音支。
"异花开绝域":异国绝域的珍贵花儿,
# 异花开绝域:《水经注》:水侧生异花。李陵书:“出征绝域。”
"滋蔓匝清池":如今在你的清水池塘四周滋生开放。
# 滋蔓匝清池:《左传》:“无使滋蔓。”王俭诗:“兰生已匝苑。”《子虚赋》:“游于清池。”
"汉使徒空到":汉使张骞当年都不曾把这花带回,
# 汉使徒空到:《史记》:汉使至。
"神农竟不知":竟然连神农也不知道,
"露翻兼雨打":这鲜花经过露凋雨打,
"开坼渐离披":真是绿肥红瘦,日益消损。
# 开坼渐离披:宋玉《九辩》:“奄离披此梧揪。”初疑第五句“空”字上不应用“徒”字,后见《许彦周诗话》作“汉使惭空到”,但“惭”字又下得太实。杨升庵云:古人用字,有不嫌重者,《左传》:“十年尚犹有余臭。”“犹”即“尚”也。《书经》:“弗遑暇食。”“遑”即“暇”也。据此,则“徒”“空”不妨连用矣。若实字便不当叠用,太白《怀张子房》诗“我来圯桥上”,却是言桥桥,可乎?
"旁舍连高竹":高高的绿竹在舍旁连成一片,
# 旁舍连高竹:《汉书》:高祖适从旁舍来。
"疏篱带晚花":稀疏的篱笆下花儿凋零,落英缤纷。
# 疏篱带晚花:梁简文帝诗:“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
"碾涡深没马":碾米的碾涡深深可以装下骏马,
# 碾涡深没马:《庄子》:“输碾地。”《西京赋》:“当足见碾,值毂被轹。”此言碾辙底陷处,水漩成涡,偶举所见以入诗,如“坏道哀湍泻”亦然。《杜臆》谓园木周围曲绕,状如碾槽之涡。
"藤蔓曲藏蛇":藤蔓弯弯足以隐藏蛇虫。
# 藏:一作垂。
"词赋工无益":我虽然工于写词作赋,可是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 词赋工无益:萧琛诗:“奕奕工辞赋。”古诗:“虚名复何益。”无,一作何。
"山林迹未赊":估计去山林隐居的日子也不远了。
# 未赊:言不远。《魏志》:蔡邕见王粟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家书籍文章当尽与之。”
"尽捻书籍卖":不如把诗书典籍全卖了,
# 捻:指取物也,同拈。
"来问尔东家":和你一起隐居算了。
# 来问尔东家:《邴原传》:原游学诣孙崧,崧曰:“君乡里郑君,学者之范模也,君乃舍之,所谓以郑君为东家丘也。”原曰,“以郑君为东家丘,以仆为西家愚夫耶。”王筠诗:“微步出东家。”东家,指何氏。
"剩水沧江破":园中的水塘如沧江涌来,
# 剩水沧江破:《唐书》有残膏剩馥之句。隋炀帝诗:“日落沧江静。”
"残山碣石开":假山是开采的碣石堆成。
# 残山碣石开:庚信《谢滕王启》:“蒲桃绕馆,始开碣石之池。”
"绿垂风折笋":风儿吹折了绿笋,枝枝下垂,
# 绿垂风折笋:本是风折笋而绿垂,乃用倒装句法耳。沈佺期诗:“园槿绽红艳。”
"红绽雨肥梅":雨儿催肥了红梅,朵朵绽开。
# 红绽雨肥梅:本是风折笋而绿垂,雨肥梅而红绽,乃用倒装句法耳。沈佺期诗:“园槿绽红艳。”
"银甲弹筝用":银子做的指甲是弹筝所用,
# 银甲弹筝用:古诗:“十五学弹筝,银甲不曾卸。”以银甲作指甲,取其有声。
"金鱼换酒来":随身佩带的金鱼小饰品可以用来换酒喝,
# 金鱼换酒来:《晋书》:阮罕为散骑常侍,常以金貂换酒。《唐·车服志》:佩鱼始高宗朝,武后改佩鱼为龟。中宗初,罢龟袋,复给鱼。杨慎曰:高宗初,用佩鱼,以鲤为李也。武后改用龟,龟属玄武也。杜诗“金鱼换酒来”,此时仍用鱼矣。李白《赠贺知章》云“金龟换酒处”,盖系往时旧物耳。卢照邻诗:“金貂有时须换酒。”鱼,一作盘。
"兴移无洒扫":兴致盎然,无须洒扫庭院,
# 兴移无洒扫:《后汉·陈蕃传》:薛勤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随意坐莓苔":大家随意坐在莓苔上喝喝酒吧。
# 随意坐莓苔:庚信赋:“细草横阶随意坐。”《天台山赋》:“践毒苔之滑石。”王嗣奭曰:通首散漫写去,无起束呼应,另是一格。亦缘十首自有大起结,此首如中联也。又曰:银甲二句,见其好客而贫。何本武人,而风致不减贺季真,尤为难得。
"风磴吹阴雪":高高的山岩的石阶上狂风吹扬起白雪,
# 风磴吹阴雪:鲍照诗:“既类风门磴。”阴,一作梅。
"云门吼瀑泉":细一看,原来是云门上流下的瀑布在怒吼。
# 云门吼瀑泉:孔融诗:“高明跃云门。”《山海经》:“庐山有瀑布泉。”
"酒醒思卧簟":酒醒了就想在竹簟上睡上一觉,
"衣冷欲装绵":衣单天冷想穿绵衣。
"野老来看客":山野的老人来看做客的我,
# 野老来看客:应劭《艺文志注》:“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称野老。”丘迟诗:“野老时一望。”
"河鱼不取钱":并送河鱼,不要一分钱。
# 河鱼不取钱:《淮南子》:“河鱼不得明目。”晋乐曲:“酤酒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此处淳朴可爱,
# 只疑淳朴处:《亢仓子》:“政省则人淳朴。”
"自有一山川":自有它自己的山川景色。
# 自有一山川:陶潜诗:“山川一何旷。”
"棘树寒云色":小枣树下一片灰蒙蒙的寒云色,
# 棘树寒云色:棘乃小枣,棘下铺单,颇无佳致,当是栜树。《诗正义》:“白色为栜,赤栜为桋。”郭璞曰:“赤栜叶细而岐锐,白栜叶员而歧大,木也。”陶潜诗:“寒云没西山。”棘,一作梀,音同棘。
"茵蔯春藕香":茵蔯与春藕共香。
# 茵蔯:《本草》:茵蔯,蒿类,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
"脆添生菜美":生菜又脆又美味,
"阴益食单凉":坐在树下的布单上吃生菜,颇感阴凉。
# 阴益食单凉:赵氏以单为铺地之单,乃布单也。邵氏以单为盛器之章,乃竹筐也。谓方曰笥,圆曰箪。朱氏从前说。郑望《膳夫录》:韦仆射巨源,有烧尾宴食单。益,一作盖;单,一作簟。
"野鹤清晨出":野鹤清晨即出,
# 野鹤清晨出:《世说》:“昂昂如野鹤之在鸡群。”秦嘉诗:“清晨当引迈。”出,一作至。
"山精白日藏":山中的精灵在白天都躲藏了起来。
# 山精:《玄中记》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庚信诗:“山精镂宝刀。”
"石林蟠水府":石林邻近蟠龙水晶宫,
# 石林蟠水府:石林,丛石如林也。《楚辞》:“焉有石林。”《述异记》:汉沔会流处,岸上有石,铭云:“下至水府三十一里。”皆传李斯刻此石。
"百里独苍苍":方圆百里,茫茫苍苍。
# 百里独苍苍:江淹诗:“山气亘百里。”梁萧统诗:“渐见岫苍苍。”王嗣奭曰:公恣意冥搜,触目成趣,粗亦成精,近不遗远,随意命笔,变幻生动如此。
"忆过杨柳渚":回忆起游玩杨柳渚的情景,
"走马定昆池":曾经也在定昆池飞马驰骋。
# 走马定昆池:曹植诗:“走马长楸道。”《唐书·安乐公主传》:尝请昆明池为私沼,不得,乃自凿定昆池。张礼《游城南记》:池在韦曲之北。定昆池,既在韦曲之北,杨柳渚亦当在其傍。
"醉把青荷叶":醉来把玩青青的荷叶,
# 醉把青荷叶:《西阳杂俎》:魏郑公悫,取大荷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传吸之,名碧筒杯。按:池有荷叶,醉中把此为戏,顾氏以为饮器之名,非是。汉《招商歌》:“青荷昼偃叶夜舒。”
"狂遗白接瞝":狂欢之中把白巾小帽也给丢失了。
# 狂遗白接瞝:《晋·山简传》:时人歌曰:“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瞝。”白接瞝,白巾也。《尔雅注》:“白鹭翅上有长翰,江东取为接瞝。”
"刺船思郢客":看到那撑船的小伙子就想起郢中的船夫,
# 刺船思郢客:王洙曰:郢客善操舟,吴儿善泅水。《庄子》:刺船而去。山涛诗:“刺船莲花浦,郢客思遨游。”郢,乃楚之都。
"解水乞吴儿":他们熟悉水性如同江南的吴儿。
# 解水乞吴儿:解水,识水性也。谢朓诗:“吴儿未习水,歇笑轻波澜。”
"坐对秦山晚":我们一直坐着饮酒,看斜阳落下秦山,
# 坐对秦山晚:梁高爽诗:“坐对空寂宇。”秦山,即终南山。诸家以上六句为追叙旧游,非也。此游本在夏时,而把荷解水亦正言夏日事,岂指平时游历耶。诸章言鲜鲫香芹,言绿笋红梅,言生菜食单,言醉把荷叶,知园中留饮非一日矣。此章所忆经过兴会,盖同属游园事也。
"江湖兴颇随":游玩江湖兴致依然不减。
"床上书连屋":你的床上书堆成山高,连接屋顶,
# 床上书连屋:《南史·萧恭传》:“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
"阶前树拂云":阶前庭院绿树袅袅飘拂云烟。
# 阶前树拂云:《世说》: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谢车骑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将军不好武":你身为将军却不好兵黩武,
# 将军不好武:《颜氏家训》:汉郎颜驷,自称好武,更无事迹。《归去来辞》:“稚子候门。”
"稚子总能文":你的儿子真是块读书的料。
# 稚子总能文:《前汉·贾谊传》:诸生于是以为能文。
"醒酒微风入":微风吹来,恰好为你醒酒,
# 醒酒微风入:《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嵇康诗:“微风动袿。”
"听诗静夜分":静夜无事,听听吟诗颂词。
# 听诗静夜分:静夜分,夜中分,出更漏也。魏文帝诗:“静夜不能寐。”《周礼》:“以星分夜。”《韩非子》:“夜分而闻鼓新声者。”
"絺衣挂萝薜":你把细葛布衣挂在萝薜藤上,
# 絺衣挂萝薜:薛荔女萝,见《楚辞》。岑文本诗:“雕楼网萝薛。”
"凉月白纷纷":中天凉月如秋水洒满大地,一片雪白。
# 凉月白纷纷:王融诗:“壁门凉月举。”言月穿萝薜,影著絺衣者纷纷零落也。张正见诗:“纷纷白雪绮窗前。”刘会孟谓将军好文,亦见世变,《杜臆》谓此治终乱始之机,皆非也。
"幽意忽不惬":我一想到要回家的日期,心里就很不爽,
# 幽意忽不惬:江淹诗:“寂寞幽意长。”《世说》: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意思甚不惬。
"归期无奈何":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辈子作客。
# 归期无奈何:宋之问诗:“归期多年岁。”《庄子》:“为之奈何。”
"出门流水住":出得门来,溪中流水潺潺,
# 出门流水住:《易》:“出门同人。”庾信诗:“画水流全住,图云色半轻。”
"回首白云多":回首一顾,山上白云婀娜。
# 回首白云多:刘显诗:“回首望归途。”左思诗:“白云停阴冈。”
"自笑灯前舞":想这几天灯前乱舞自娱,
"谁怜醉后歌":酩酊后的歌声倾吐了我的心声,可是有谁怜悯。
# 谁怜醉后歌:刘攽曰:古人多歌舞饮酒。张燕公诗云:“醉后欢更好,全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话总成诗。”李白云:“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环。”今时舞者,必欲曲尽奇妙,又耻效乐工艺,益不复如古人常舞矣。古人重歌诗,自隋以前,南北旧曲颇似古,如《公莫舞》、《丁督护》,亦自简淡。唐来,是等曲又不复入听矣。近世乐府为繁声,加重叠,谓之缠声,促数尤甚,固不容一唱三叹也。
"只应与朋好":只有老郑老何你哥儿俩跟我知心知肺,我们约定,
# 只应与朋好:沈约诗:“心从朋好尽。”
"风雨亦来过":下次不管刮风也好,下雨也好,一定旧地重游。
# 风雨亦来过:《杜臆》:风雨,用《谷风》诗语。卢元昌曰:公自留赠崔子后,还乡整旆,故山兴浓。贫交之叹,白丝之悲,既有慨乎言之。何将军于衰马困顿时,独有濠梁见招之举,得非城东种瓜之客,灞陵射虎之人欤?宜公于游览之下,记叙特详也。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组诗。通过描写了何将军山林的山水田园风光与文人雅集场景,体现了盛唐文人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超脱的隐逸理想,表现了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对现实困顿的无奈疏离与对纯真友情的珍视。组诗以自然意象与人文活动交织的笔触,既展现山林野趣、田园生活的审美意趣,又暗含士人乱世中寻求心灵栖居的精神诉求。诗人通过宴饮酬唱、文墨雅趣等场景,勾勒出远离尘嚣的隐逸图景,而"幽意忽不惬"的怅惘与"风雨亦来过"的约定,则将山水之乐升华为超越现实苦难的情感共鸣,在自然守望与友情寄托中完成对生命归宿的诗意探寻。
2. 分段赏析
其一,以寻访者视角展开山林画卷,暗含时空交叠的叙事层次。“不识南塘路”暗含对隐逸之地的陌生感,而“今知第五桥”则点明友人指引的机缘。颔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以移步换景的构图,勾勒出山水相映的立体空间——碧波环抱的园林与直指苍穹的竹影,构成自然与人文的交响。颈联转写主客渊源,“谷口”借郑玄注经典故喻郑虔学识,“濠梁”化用庄子典暗合何将军的洒脱胸襟。尾联“平生为幽兴”如收束的琴弦,将世俗行迹升华为精神栖居的追求,为十首组诗奠定超然基调。其二,全篇如工笔重彩的夏景图卷。“百顷风潭”与“千章夏木”以数字叠加营造浩瀚之势,枝叶交错的动态与潭水的静谧形成对照。颈联“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突破传统山水诗的隐逸范式,以炊烟袅袅的宴饮场景激活画面,暗含对田园生活的礼赞。尾联”翻疑柁楼底”的时空错位,将宴饮欢愉延展至越中山水,暗示此游已超越地理界限,成为精神漫游的起点。其三,此章聚焦异域植物的神秘性,构建文明对话的隐喻场域。“万里戎王子”点明物种迁徙的史诗性,与“汉使徒空到”形成历史回响。颈联“神农竟不知”暗含对知识体系的质疑,尾联“露翻兼雨打”以凋零预兆暗示文明碰撞的脆弱性。全诗在植物意象中埋藏文明褶皱:异域花卉既是自然奇观,亦隐喻着未被主流话语收录的边缘经验,折射出盛唐文化包容中的认知局限。其四,此章以建筑空间解构隐逸本质。前四句工笔描摹竹篱藤蔓的几何秩序,“碾涡深没马”的夸张笔法暗含对世俗价值的消解。颈联“词赋工无益”的宣言,颠覆传统士人价值序列,与“山林迹未赊”形成精神路标。尾联“尽捻书籍卖”的决绝姿态,实为对功名体系的反讽——当知识无法兑换现实时,山林成为最后的救赎。此章在砖瓦草木间,完成对士人精神困境的隐喻书写。其五,全篇贯注着盛唐气象的余韵。“剩水沧江破”以金石撞击般的意象,重构山水为宴饮的布景。颈联“银甲弹筝”“金鱼换酒”的豪奢场景,既显将军风流,亦暗藏末世狂欢的预感。尾联“随意坐莓苔”的散漫姿态,实为对礼教秩序的解构——当自然成为酒席,等级制度便溶解于山石流泉。此章在觥筹交错中,埋藏着帝国黄昏的微妙震颤。其六,此章以感官通感构建禅意空间。“风磴吹阴雪”将视觉、听觉、触觉熔铸为立体体验,“野老来看客”的淳朴互动,构成对都市人际关系的镜像反照。尾联“自有一山川”的感悟,超越传统田园诗的比兴范式,揭示山居的本质在于精神生态的自足——当世俗规则失效时,野老馈赠的河鱼便成为文明异化的解药。其七,全篇如植物志与动物志的交响。“棘树寒云色”以冷色调暗示时间纵深,“茵蔯春藕香”则用嗅觉打开记忆维度。颈联“野鹤清晨出”与“山精白日藏”构成昼夜交替的隐喻,石林“百里独苍苍”的夸张,实为对精神秘境的礼赞。此章在草木荣枯、生灵隐现间,构建起超越物理空间的心灵图谱。其八,此章以酒神精神重构时空秩序。“醉把青荷叶”的狂放姿态,打破文人雅士的刻板印象,“刺船思郢客”暗引《楚辞》意象,将现实游历升华为精神溯游。尾联“江湖兴颇随”的收束,将个体欢宴融入历史长河——杨柳渚的荷叶、定昆池的明月,都成为盛唐文化记忆的切片,在醉眼朦胧中闪烁着末世前的最后华彩。其九,全篇在光影流转中完成精神对话。“将军不好武”颠覆武人形象范式,“稚子总能文”暗含文化传承的隐忧。颈联“醒酒微风入”与“听诗静夜分”,将宴饮狂欢沉淀为诗意栖居,萝薜上的絺衣与凉月交织,构成知识分子的精神乌托邦。此章在儒将风雅与诗书清谈间,折射出乱世前夜的文化乡愁。其十,终章以悖论结构收束全篇。“幽意忽不惬”的转折暗藏时代裂痕,“出门流水住”与“回首白云多”构成存在主义困境的诗意呈现。尾联“自笑灯前舞”的自嘲,与“风雨亦来过”的约定,将个体伤怀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契约。此章在归去来兮的循环中,完成对山林记忆的终极叩问——当现实政治的暴风雨即将倾盆,何将军山林便成为士人精神最后的方舟。
上一篇:唐·崔颢《七夕》
下一篇:唐·白居易《牡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