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guāng
hǎo
·
·
tiān
chū
nuǎn

朝代:唐作者:欧阳炯浏览量:1
tiān
chū
nuǎn
chū
cháng
hǎo
chūn
guāng
wàn
huì
shí
jiē
jìng
fēn
fāng
sǔn
bèng
tái
qián
nèn
绿
huā
wēi
xuě
nóng
xiāng
shuí
jīn
cái
jiǎn
què
guà
xié
yáng

译文

气候开始变暖,白天开始变长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相生长,争奇斗艳,竞相比美。笋儿使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花儿,羞羞答答的,依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是谁把那金丝般的柳枝裁剪,仿佛柳条就挂在斜阳上?

逐句剖析

"天初暖":气候开始变暖,

"日初长":白天开始变长

"好春光":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

"万汇此时皆得意":万物快活地竞相生长,

# 万汇:万物。

"竞芬芳":争奇斗艳,竞相比美。

# 竞:竞相。

"笋迸苔钱嫩绿":笋儿使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

# 苔钱:苔点形圆如钱,故称“苔钱”。

"花偎雪坞浓香":花儿,羞羞答答的,依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是谁把那金丝般的柳枝裁剪,

# 金丝:指柳条。

"挂斜阳":仿佛柳条就挂在斜阳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光好·天初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词人欧阳炯的一首咏春词。全词围绕成都春光展开,上片起笔轻淡,先点出春日初至的时节,继而铺陈盎然春意;下片转向园林近景,如特写镜头般捕捉春日暮色,巧妙化用前人诗境,绘出一番新意。全词紧扣春日和暖、万物竞生的特质,将各类意象自然串联,熔铸成一幅明丽融洽的春日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词人

欧阳炯(896?~971),五代词人。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一生经历整个五代时期,前蜀时仕至中书舍人,国亡入洛为后唐秦州从事,后蜀开国,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六十六岁时官至宰相。入宋为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欧阳炯精音律,通绘画,能文善诗,尤工小词。其作词上承温庭筠,尤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长篇古诗《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和《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内容充实,笔力苍劲又具有浪漫色彩,都堪称五代诗中佳作。代表作品有《南乡子》《三字令》。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作于《花间集》结集之后,所以没收录在《花间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春景的词。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成都初春画卷,上片渲染万物竞芳的蓬勃气象,下片聚焦笋芽破土、花偎雪坞的园林特写,最终以金丝斜阳的奇喻收束,织就日光和煦、生机流溢的明丽春光图。

2. 写作手法

拟人:“花偎雪坞”以“偎”字拟人,刻画出花朵娇柔依偎的姿态,静景中暗藏灵动的生命力。繁花,花团锦簇,如绰约少女依偎着雪坞,浓香四溢。化用:“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化用白居易《杨柳枝》“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柔润,又融合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谱写成另一番关于光阴的诗境。欧阳炯化用两首诗的意境,写出早春园林夕照,创造了新的意境。对仗:“笋迸苔钱嫩绿”与“花偎雪坞浓香”对仗,前者以“迸”字炸开春的锐气,青苔斑驳如古钱铺地,笋芽似翡翠碎玉破土而出,裹挟着泥土腥甜的生机;后者以“偎”字织就春的缠绵,簇簇繁花若含羞仕女,斜倚残雪未消的坞壁,将秾艳的芬芳揉进料峭晚风。一“迸”一“偎”,刚柔互济。

3. 分段赏析

此词发端以淡淡的笔墨点明时令:“天初暖,日初长”,以双“初”字轻叩早春之门,从体感温度与昼夜时差切入,将抽象的季节流转凝为可触可感的具象表达。“初”字如蜻蜓点水,既点破冬寒褪去的微妙节点,又暗藏时光渐丰的流动感——看似平易,实为不可更易的早春“宣言”。此二句似水墨画中的淡墨皴擦,为全词铺就底色。“好春光”三字破空而出,词人直抒胸臆的惊叹,恰似春雷乍响,唤醒沉睡的万象。“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顺势展开全景长卷:草木挣脱枯槁,花枝挣脱寒缚,以新绿、嫩红、娇黄泼溅天地。一“得意”拟人,赋予草木昂然争春的灵性;一“竞”字如擂鼓,将静态的“生长”化为动态的“竞赛”——风过处,桃李摇香为旗,柳浪翻碧作阵,天地间皆是生命拔节的喧响。此处笔墨由淡转浓,以阔笔横扫出春潮奔涌的磅礴气势。下片写园林春色,是特写,是近景。“笋迸苔钱嫩绿”写雨后新笋,以“迸”字定格破土瞬间的爆发力,青苔如铜钱铺地,笋尖似翡翠裂玉,色彩与动态交织成早春特有的锐气;“花偎雪坞浓香”则摹暮春花事,“偎”字化繁花为含情少女,斜倚残雪未消的土坡,吐纳馥郁。一“迸”一“偎”,刚柔并济,暗合春日的多元性格。暮色渐合时,词人蓦然抬首,惊见柳丝镀金、斜阳熔霞,脱口吟出奇问:“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此句实为双重诗意的涅槃:白居易笔下“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柳条,经贺知章“春风裁叶”的巧思,在此蜕变为“金丝斜挂”的幻境——褪去“碧玉”“绿绦”的清新,独取夕阳熔金的璀璨,将“春风裁叶”的创造美学,升华为“时光裁光”的哲思维度。柳丝本是视觉意象,却以“裁剪”触觉化、“金丝”质感化、“斜挂”空间化的手法,构建出多维艺术空间。夕阳不再是自然现象,而成了挥金如雨的匠人,每一缕光线都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雍陶《和孙明府怀旧山》

下一篇:唐·曹邺《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