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n
zhōng
xīn
·
·
jiàn
hǎo
huā
yán

朝代:唐作者:欧阳炯浏览量:1
jiàn
hǎo
huā
yán
zhēng
xiào
dōng
fēng
shuāng
liǎn
shàng
wǎn
zhuāng
tóng
xiǎo
lóu
shēn
chūn
jǐng
chóng
chóng
sān
piān
yǒu
hèn
yuè
míng
zhōng
qíng
wèi
xìn
céng
tōng
mǎn
yóu
rǎn
tán
hóng
hèn
shuāng
yàn
fēi
lián
lóng
chūn
cán
jìn
liǔ
tiáo
kōng

译文

看那春花鲜艳,竞开着笑迎春风,晚妆后的双脸,像花儿一样的粉红。紧闭了小楼深阁,躲开那春景重重。偏是十五的明月,不怜人离恨别情,又把多情的月光,洒进绣帘窗棂。情思总是难断,信里也诉过衷情,如今衣上还印满着,泪迹斑斑的檀红。恨不如双飞的春燕,能自由在你屋前飞行。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柳的残絮已飘尽,柳条挂满沉重的绿叶,无力再飞花传情。

逐句剖析

"见好花颜色":看那春花鲜艳,

"争笑东风":竞开着笑迎春风,

"双脸上":晚妆后的双脸,

"晚妆同":像花儿一样的粉红。

"闭小楼深阁":紧闭了小楼深阁,

"春景重重":躲开那春景重重。

"三五夜":偏是十五的明月,

# 三五夜:十五之夜,即月圆之夜。

"偏有恨":不怜人离恨别情,

"月明中":又把多情的月光,洒进绣帘窗棂。

"情未已":情思总是难断,

"信曾通":信里也诉过衷情,

"满衣犹自染檀红":如今衣上还印满着,泪迹斑斑的檀红。

# 檀:浅绛色。

"恨不如双燕":恨不如双飞的春燕,

"飞舞帘栊":能自由在你屋前飞行。

# 帘栊:窗帘与窗牖。

"春欲暮":春天就要过去了,

# 欲暮:即将逝去。

"残絮尽":春柳的残絮已飘尽,

"柳条空":柳条挂满沉重的绿叶,无力再飞花传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献衷心·见好花颜色》是宋代词人欧阳炯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春景为引,倾诉深闺幽怀。上片先绘女子娇美容貌,再着笔于月圆时分她心底萦绕的幽恨;下片则直抒美人迟暮之叹,尽展空阁独守、怀人念远的春日愁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词人

欧阳炯(896?~971),五代词人。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一生经历整个五代时期,前蜀时仕至中书舍人,国亡入洛为后唐秦州从事,后蜀开国,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六十六岁时官至宰相。入宋为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欧阳炯精音律,通绘画,能文善诗,尤工小词。其作词上承温庭筠,尤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长篇古诗《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和《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内容充实,笔力苍劲又具有浪漫色彩,都堪称五代诗中佳作。代表作品有《南乡子》《三字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春恨词。描绘了女子美丽的容貌,以及她在月圆时因月圆人不团圆而产生的幽恨、夜不成眠的苦况,还抒发了美人迟暮、空阁怀人的春怨,表达了一种缠绵悱恻之情,全词构思精巧,出以含蓄之笔,堪称神妙。

2. 写作手法

比喻:“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通过花与人互喻的笔法,​​青春之美与生命力的赞颂​,以春日盛放的鲜花喻女子容颜,既写花色娇艳,又暗指女子正值芳华。起兴:“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以春花与东风的欢愉之景起兴,反衬后文女子对青春寂寞的哀叹,自然引发全词对韶华易逝的感伤。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以含蓄婉转的笔触抒写缠绵情思,构思巧妙,跳跃。开篇“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四句,用语平易却意境超然:由春日繁花自然联想到恋人晚妆的容颜,比喻与起兴浑然一体。值得注意的是抒情主体的设定——若将“见者”理解为女子,则显自矜之态;词人匠心独运,以男性视角展开叙述:东风中摇曳的娇花,恰似记忆中爱人梳妆后的笑靥。然而笔锋暗转,伊人独居深闺,连春光都难以企及。词人悬想对方同样饱受相思之苦,“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三组三字句尤为精妙,以月圆反衬人离,将女子孤寂无眠的情状刻画得含蓄深沉。上片聚焦词人对恋人的思念,下片则直抒胸臆。虽言“信曾通”,但“曾”字暗含经年累月的等待与失望。“满衣犹自染檀红”化用唐代女子妆容习俗,韩偓诗“檀口消来薄薄红”可互为印证,汤显祖曾详释檀色为眉妆之色。此处追忆恋人泪染衣襟的往事,更引发“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之叹,与作者《贺明朝》“羡春来双燕”句异曲同工,皆借双飞燕反衬孤栖之苦。结拍“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以景结情,使相思之意愈显绵长,余韵悠然。

4. 作品点评

此词所抒写的深挚恋情,与李商隐《无题》诗的缠绵意境颇相契合。义山笔下书写离别后的刻骨相思,尚能寄望于青鸟传书:“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而欧词则更进一层,即便有青鸟殷勤传信,却终究难偿相见之愿,其中苦涩尤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画家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浅赭色所合。妇女晕眉色似之。唐人诗词惯喜用此。此其一也。

明汤显祖《花间集》

# 起首超忽而来,毫端神妙,不可思议。

清郑文焯《花间集评注》

# “三五夜”,“月明中”,忽加入“偏有恨”三字,奇绝。

清李冰若《栩庄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锡《出塞》

下一篇:唐·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