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yuán
wài
guò
lán
tián
bié
jiàn
liú
zhī
zuō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pín
kǒu
qiáo
dài
huāng
cūn
shí
wǎng
huí
jià
shān
jiā
shuí
hòu
mén
zhōu
jiāo
dòng
liè
huǒ
shāo
hán
yuán
wéi
yǒu
bái
yún
wài
shū
zhōng
wén
yuán

译文

寒舍紧靠着山谷出口处,高大的树木围绕着荒野中的村庄。我驾驭着马车在石路上往返奔波,但山野人家的主人却不在家,让我白白地跑了一趟。渔舟仿佛被冻结在冰冷的河面上,而打猎时焚烧山林驱赶野兽的火,在冷清寂静的原野上熊熊燃烧。只在那白云之外,传来稀疏的钟声和凄厉的猿啼。

逐句剖析

"贫居依谷口":寒舍紧靠着山谷出口处,

# 谷口:用汉代隐士郑子真隐居谷口的意思。

"乔木带荒村":高大的树木围绕着荒野中的村庄。

# 乔木:高大的树木。

"石路枉回驾":我驾驭着马车在石路上往返奔波,

# 回驾:车驾回行。,枉:委屈。

"山家谁候门":但山野人家的主人却不在家,让我白白地跑了一趟。

# 山家:蓝天山居。

"渔舟胶冻浦":渔舟仿佛被冻结在冰冷的河面上,

# 冻浦:冰封的河畔。

"猎火烧寒原":而打猎时焚烧山林驱赶野兽的火,在冷清寂静的原野上熊熊燃烧。

# 猎火烧:宋蜀本作“猎犬绕”。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猎火: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唯有白云外":只在那白云之外,

"疏钟闻夜猿":传来稀疏的钟声和凄厉的猿啼。

# 闻:元刻本作“间”。,钟:寺院的钟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以“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勾勒出隐居环境的清冷荒僻,暗含对友人过访未遇的歉意;后四句通过“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等意象,描绘冬日山村的萧瑟景象,并以“疏钟闻夜猿”的听觉描写收束全诗,营造出空寂幽远的意境。全诗借荒村寒景寄寓隐逸之趣,同时以景寓情,含蓄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遗憾,展现了王维山水诗“以淡墨写深意”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维隐居蓝田辋川别业期间。友人苏员外远道来访蓝田别业,因王维外出未归而折返,并作诗相赠。王维归家后得知此事,深感遗憾,遂以诗酬答。诗中既是对友人跋涉来访的歉意,亦通过冬日山居的荒寒景象,委婉表达隐逸生活的孤寂与超脱,暗含对仕途纷扰的疏离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隐逸诗。诗歌以“贫居”“荒村”为中心意象,描绘了蓝田别业冬日山野的萧瑟风光,通过“渔舟胶冻”“猎火寒原”“疏钟夜猿”等场景的虚实对照,营造出清冷空寂的意境。全诗借友人过访未遇之事,既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情趣,又以景语暗含对世情的怅惘,是一首借山水隐逸题材抒写人情幽微的佳作。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绘“谷口”“乔木”“荒村”“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白云外,疏钟闻夜猿”等一系列景象,将自己对友人过访未遇的怅惘之情融入其中,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感。烘托:以“贫居”“荒村”“山家”等简单朴实的意象构筑出山野贫居之景,从侧面烘托出苏员外不辞辛劳前来拜访的真挚感情。同时,通过描写山村冬日的荒凉,如“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衬托出友人来访情谊的珍贵以及未见面的遗憾。动静结合:“渔舟胶冻浦”为静景,描绘出渔船被冻在江边的静态画面;“猎火烧寒原”为动景,展现猎人围猎的动态场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更加生动,也更能体现出山村冬日的独特氛围。

3. 分段赏析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首联描绘出诗人居住之处的环境。“贫居”点明居所的简朴,“依谷口”表明位置靠近山谷,“乔木”和“荒村”相互映衬,展现出村庄的质朴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幽。此联用词简洁,却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乡村隐居图。​“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颔联交代友人来访却未相遇之事。“石路枉回驾”说明友人不辞辛劳,驾车沿着崎岖的石路前来,却因诗人不在家而折返,一个“枉”字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徒劳往返的歉意。“山家谁候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憾,家中无人迎接友人,更增添了错过会面的怅惘。​“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颈联描绘出冬日山村的景象。“渔舟胶冻浦”写出渔船因寒冷被冻在江边,渔人无法正常捕鱼,生动展现出冬日的寒冷与萧条;“猎火烧寒原”描绘了猎人在寒冷的原野上燃起大火围猎的场景,一静一动,将山村冬日的荒凉贫瘠表现得淋漓尽致。​“唯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尾联以景语作结。从遥远的白云之外,传来稀疏的钟声和凄楚的猿啼。这一景致既凸显出诗人身居荒村的独特生活情趣,又营造出一种空旷无人的寂静氛围,回扣友人“过不见留”的主题,余味无穷,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在归路寥落上看出主人不留意,妙!妙!(“石路”二句下)钟云:后四句似不沾题,映带蕴籍,妙在言外,此法人不能知。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前后两截格。结若周旋,意实高傲,言外见山中之景,清寂如此,自无俗人坐处。

清黄生《唐诗矩》

# 石路柱回驾,山家谁候门”,如闻阿哟之声。“惟有”者,无一有也,此诗家三昧也。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顾云:起二句,此别业景可想见。第四应“贫居”。五六善叙冬日之景。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通首用缩笔藏锋法,古韵铿然,起四句俱活对。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百药《咏蝉》

下一篇:唐·李白《豫章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