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句劳相赠":你赠给我优美的诗句,真是有劳你费心了,
"佳期恨有违":约定的相聚时光却遗憾未能赴约。
# 恨:一作音怅。
"早知留酒待":早知道你会留着酒等待,
"悔不趁花归":真后悔没有趁着花开时归来。
"春尽绿醅老":春天将尽,绿色的酒已渐渐陈老,
"雨多红萼稀":雨水太多,红色的花萼越发稀少。
"今朝如一醉":今天若是能一醉方休,
"犹得及芳菲":还能够赶上那美好的春光。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丽句劳相赠,佳期恨有违”,友人赠予优美的诗句,诗人深感其劳,表达出对友人赠诗的诚挚感谢。然而,原本相约的美好日期却未能如期赴约,“恨有违”三字,直白地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与愧疚,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颔联“早知留酒待,悔不趁花归”,诗人展开想象,倘若早知会爽约,让友人空等,真该趁着繁花似锦之时归来与友共聚。此联通过假设,进一步强化了未能赴约的懊悔之情,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期待。颈联“春尽绿醅老,雨多红萼稀”,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象。春天即将过去,绿色的美酒也因存放过久而变老;雨水过多,使得红色的花瓣纷纷凋零,愈发稀少。这两句借景抒情,以春尽花残之景,抒发了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尾联“今朝如一醉,犹得及芳菲”,诗人笔锋一转,既然春光未完全消逝,那么在今朝尽情畅饮一醉,或许还能赶上那最后的芳菲。此联表现出诗人珍惜当下、不愿错过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上一篇:唐·李白《题峰顶寺》
下一篇: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