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多年岁":漂泊在外已多年,
# 旅泊:漂泊,这里指在外做官,未能归乡。
"老去不知回":岁数大了还不能怀乡。
"忽逢门前客":在门前忽然遇到一位客人,
"道发故乡来":他说是从故乡来的。
"敛眉俱握手":皱着眉头一起握手,
# 敛眉:皱起了眉,这里指掉泪动容,是表达思乡之情。
"破涕共衔杯":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一起饮酒。
# 衔杯:喝酒。
"殷勤访朋旧":情意恳切的询问旧朋友,
# 访:询问。
"屈曲问童孩":弯腰俯身地问起孩子们。
# 屈曲:详细周到。
"衰宗多弟侄":衰败的家族有很多兄弟侄儿,
# 衰宗:衰微的宗族,是一种自谦的说法,犹言“寒家”。
"若个赏池台":哪个去观赏园池亭台。
"旧园今在否":旧日的庭园如今还在不在,
"新树也应栽":新树也该会栽上了。
"柳行疏密布":柳行植得疏密合适,
"茅斋宽窄裁":茅草房修剪得有宽有窄。
"经移何处竹":从哪里移来的竹子,
"别种几株梅":又栽种了几棵梅树。
"渠当无绝水":渠沟里不该断绝水流,
"石计总生苔":石头上总会生长青苔。
"院果谁先熟":院中的果实哪一种先熟,
"林花那后开":林中的花哪一种后开。
"羁心只欲问":客居的心情只想多询问,
# 羁心:羁旅的情怀。
"为报不须猜":为我回答不要让我猜。
"行当驱下泽":不久将乘坐下泽车驱马而行,
# 下泽:车名,是一种适于沼田行驶的短毂车。
"去剪故园莱":回去铲除旧院中的杂草。
# 莱:草名,又名藜。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生田间、路边、荒地、宅旁等地,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
初唐诗人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性格简傲,嗜酒。王绩作诗继承了阮籍与陶潜咏怀言志的传统,并喜写饮酒和田园生活,借以排遣怀才不遇的苦闷,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风质朴清新,不染雕琢浮华旧习,真率自然,平淡质朴。其文骈散兼长,疏朗明快,清新可诵。代表作品有《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思乡诗。描绘了诗人长期旅泊京城,偶遇故乡来客,与之交谈时,对故乡情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询问。从家族弟侄到故园的池台、树木、茅斋、水渠、石头,再到院果、林花,营造出诗人对故乡极度思念的氛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通过“敛眉”“握手”“破涕”“衔杯”等一系列细节动作,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故乡来客相见时复杂而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对故乡信息的急切渴望。铺陈:“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诗人连续不断地询问关于故乡的诸多情况,从人物到景物,进行详细铺陈,全面且深入地展现诗人对故乡各方面的关切,强化了思乡之情的表达。
3. 分段赏析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首联点明诗人漂泊在外的漫长岁月和年老未归的现状,“旅泊”一词写出了诗人的漂泊不定,“老去不知回”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颔联“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突然遇到故乡来的客人,一个“忽”字表现出诗人的惊喜之情。“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此联通过描写诗人与乡人相遇时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展现了他的激动心情。“敛眉”“握手”“破涕”“衔杯”等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惊喜与激动。“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诗人急切地想要了解故乡的人事情况,“殷勤”“屈曲”两个词表现出诗人的关切之情,他不仅关心旧日朋友的近况,还对家中孩童的情况充满了好奇。“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诗人开始具体询问故乡的家族和园子的情况,“衰宗多弟侄”体现了对家族子弟的关注,“若个赏池台”则表现出对园林景致的牵挂。“旧园今在否”直接询问园子的现状,“新树也应栽”则流露出对故乡变化的关切。“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诗人对故乡的园林景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询问,从柳树的疏密、茅斋的大小到竹子、梅花的种植情况,再到水渠、石头等,无不体现出他对故乡田园生活的眷恋。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此联继续描写诗人对故乡果园和花林的关注,“谁先熟”“那后开”表现出他对故乡自然景物的熟悉和牵挂,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羁旅的心只想不停地询问故乡的情况,并且告诉乡人不必有所隐瞒。“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直接抒发了归乡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回归故园的决心。
4. 作品点评
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全诗以质朴无华的笔触,摒弃雕琢堆砌,于平淡之中流淌真情实感,在含蓄表达里蕴藏深厚眷恋。浅白字句间,余韵悠长,如清风拂面,吹散了初唐诗坛盛行的浮华绮靡之风,尽显其独特的诗歌风貌。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明显受到王绩此诗启发。从开篇问询的相似情境,到末句以疑问收束的手法,都能看到二者的关联。不过,王维借“寒梅”寄寓乡情,意象集中而精巧;王绩的诗则凭借丰富多样的意象,如亲友、居室、园林等,将思乡之情铺陈得更为绵密而立体,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韵味。
# “以有道显于国初”,“文章高逸,传乎人间”。
唐刘禹锡《王质神道碑》
# 其诗唯《野望》一首为世传诵,然如《石竹咏》,意境高古,《薛记室收过庄见寻》诗二十四韵,气格遒健,皆能涤初唐俳偶板滞之习,置之开元、天宝间,弗能别也。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东皋子集》
# 谭云:只似家书。又云:此句问得不同(“渠当”句下)。钟云:此句可住(“为报”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下一篇:唐·温庭筠《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