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菊含新彩":嫩绿的菊花蕴含着新鲜的色彩,
"远山闲夕烟":远处的山峦在傍晚时分,被悠然自在的夕烟所笼罩。
# 闲:一作闭。
"凉风惊绿树":凉爽的秋风惊动了碧绿的树木,
"清韵入朱弦":清幽的韵味融入了红色的琴弦。
# 朱弦:琴弦。
"思妇机中锦":闺中思念远方亲人的妇人,坐在织机前织着锦缎,
# 机中锦:《晋书·窦滔妻传》:窦滔为秦州刺史,被流放,其妻苏氏织回文诗于锦,循环可读,赠其夫,表思念之情。
"征人塞外天":出征的人儿身处塞外的天空下。
"雁飞鱼在水":大雁在空中飞翔鱼儿在水里游动,
# 雁飞鱼在水:“雁飞”两句:雁北飞南归,鱼能远游,古人的书信写在板牍上,板牍或作雁形鱼形,遂以鱼雁代书信。
"书信若为传":书信要怎样才能传递到呢。
中晚唐女冠诗人
鱼玄机(844?~868),唐代诗人。原名幼薇,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补阙李亿妾,因李妻不容,于咸通中出家为女道士。鱼玄机的诗多写男女情思,属对工稳,遣词用典有新意,写男女之情真切细腻、坦率热情,也有婉曲细腻、意境雄浑阔大、恬淡悠闲之作。其诗善用意象,注重炼字以及艺术手法和叠字的使用。其诗作展现了女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一些唐朝的社会活动,同时体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以及乐观的生命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爱情观念,为后世女性主义的研究作出贡献。有作品《寄李亿员外》《江行》《赋得江边柳》等。
1. 分段赏析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两句描绘早秋的自然风光。“嫩菊含新彩”,一个“嫩”字点明菊花刚刚生长,“含新彩”生动展现出初秋菊花含苞待放、色彩清新的娇美姿态,给人以生机之感;“远山闲夕烟”,“闲”字赋予夕烟悠然自在的情态,将远处山峦在傍晚时分,烟雾缭绕、宁静悠远的画面缓缓勾勒出来,营造出闲适恬淡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写景基调。“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细腻刻画早秋的独特感受。“凉风惊绿树”,“惊”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凉风拂过绿树时,树叶摇曳的动态之感形象地展现出来,仿佛凉风突然而至,惊动了安静的绿树,赋予景物灵动之美;“清韵入朱弦”,把早秋时节自然界的清幽之韵巧妙地与琴弦之声联系起来,仿佛这清新的韵味能够融入琴弦,化作动听的旋律,既写出环境的清幽,也暗含诗人内心对早秋景致的独特感悟。“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由景及人,转入抒情。“思妇机中锦”描绘闺中思妇坐在织机前,织着锦缎,这锦缎或许寄托着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通过“机中锦”的细节,展现出思妇的孤寂与深情;“征人塞外天”则刻画了在塞外征战的征人,他们身处辽阔而荒凉的塞外,头顶着广袤的天空,突出征人漂泊在外、环境艰苦的处境。这两句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两地相思的愁苦。“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直抒胸臆,表达无奈之情。“雁飞鱼在水”描绘出大雁在天空飞翔,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画面,在古代,雁和鱼常被视为传递书信的象征;然而“书信若为传”却笔锋一转,发出疑问,即便有雁和鱼,又怎样才能将书信传递给对方呢?以反问的形式,深刻地表现出思妇与征人之间音讯难通的无奈与惆怅,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