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g
táo
yuán
xuē
dào
shi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tán
biān
sōng
zài
cháo
kōng
bái
鹿
xián
xíng
jiù
jìng
zhōng
shǒu
zhí
hóng
táo
qiān
shù
mǎn
shān
zhǔ
rèn
chūn
fēng

译文

花坛边的老松尚在,仙鹤的巢却已空空如也,白鹿在旧日里的羊肠小道中悠闲地行走。故人(指薛道士)亲手种的千万株红桃树,花朵已经开满了山坡,而它们的主人却不在了,只能任凭春风吹拂。

逐句剖析

"坛边松在鹤巢空":花坛边的老松尚在,仙鹤的巢却已空空如也,

# 鹤巢空:典故,驾鹤西归,委婉地表达“逝去”的含义。诗中的“鹤”、“白鹿”、“桃树”,都是“隐士”,“出世”的象征,诗中它们的主人薛道士已经与世长辞,所以这三种仙物也就无所寄托了。

"白鹿闲行旧径中":白鹿在旧日里的羊肠小道中悠闲地行走。

"手植红桃千树发":故人(指薛道士)亲手种的千万株红桃树,

"满山无主任春风":花朵已经开满了山坡,而它们的主人却不在了,只能任凭春风吹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伤桃源薛道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桃源仙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薛道士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薛道士生前居住的桃源仙境,通过对松树、鹤巢、白鹿和红桃的描写,展现了仙境的宁静与美丽。然而,诗人也通过“鹤巢空”“无主任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伤桃源薛道士》此诗当作于刘禹锡元和元年(806)至九年(814)在朗州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首句“坛边松在鹤巢空。”以松树的依旧存在与鹤巢的空虚形成对比,暗示了往昔的生机与现在的寂寥。松树和鹤巢象征着道士的修炼与超脱,而“鹤巢空”则委婉地表达了薛道士的离世。次句“白鹿闲行旧径中。”描绘了白鹿在旧日小径上悠闲行走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后两句:“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第三句“手植红桃千树发。”写薛道士亲手种植的红桃树如今已繁花似锦,象征着道士的智慧与努力。然而,最后一句“满山无主任春风。”则通过“无主任”三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伤感,表达了对薛道士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筝》

下一篇:唐·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