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u
mè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èr
yuè
ráo
shuì
hūn
hūn
rán
duǎn
zhòu
fēn
mián
táo
huā
nuǎn
yǎn
zuì
chūn
zhǔ
luò
mèng
xiāng
qiān
xiāng
mén
xiàng
jīng
zhōng
yuán
jūn
chén
chái
biān
ān
nóng
zhàn
dòu
tiān
héng
suǒ
qián

译文

二月里总是嗜睡,人也昏昏沉沉,但不独独是因为夜短才使人在大天白日里睡眠。桃花开了,气候暖和了,满眼春光不由令人心醉了,直到春水边落日下沉仍然在被魂梦相牵。梦中故乡的门巷已被掩埋在蓬蒿乱草之底,那中原的君臣被困伏在一些豺狼虎豹的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战乱,让老百姓安心种田,普天下再没有虎狼之吏横征暴敛,残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呢。

逐句剖析

"二月饶睡昏昏然":二月里总是嗜睡,人也昏昏沉沉,

# 饶睡:贪唾。

"不独夜短昼分眠":但不独独是因为夜短才使人在大天白日里睡眠。

# 昼分:正午。,不独:不仅。

"桃花气暖眼自醉":桃花开了,气候暖和了,满眼春光不由令人心醉了,

# 眼自醉:形容眼自闭。

"春渚日落梦相牵":直到春水边落日下沉仍然在被魂梦相牵。

# 梦相牵:犹言尚末睡醒。,春渚:春日的水边,亦指春水。

"故乡门巷荆棘底":梦中故乡的门巷已被掩埋在蓬蒿乱草之底,

# 荆棘:丛生多刺的灌木。

"中原君臣豺虎边":那中原的君臣被困伏在一些豺狼虎豹的身边。

# 豺虎:指入侵的外族、割据的藩镇、擅权的宦官等。

"安得务农息战斗":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战乱,让老百姓安心种田,

# 务农:从事生产。,安得:那得。

"普天无吏横索钱":普天下再没有虎狼之吏横征暴敛,残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呢。

# 横索钱:勒索钱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昼梦》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春日里“嗜睡”的情景,这并非仅仅因为春夜短暂所致。接下来的三四两句,更深入地刻画了诗人“嗜睡”的程度,直至黄昏时分,仍处在一种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到了五六两句,诗人终于揭示了昼眠难醒的真正原因:原来是梦中所见,恰恰映射出现实的种种景象。而诗的结尾两句,则是诗人从梦中醒来后,内心涌动的愁绪与期盼。杜甫巧妙地通过叙述昼梦,将自己晚年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深忧虑与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漂泊至夔州,创作了著名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其中抒发了他对故园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京华的无尽眷恋,如“孤舟一系故园心”“每依北斗望京华”等名句。而他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所作的《昼梦》一诗,生动展现了他旅居夔州时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昼梦》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春日白日梦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争和苛政的批判,表现了诗人在乱离时代的沉重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标题化用《论语》宰予昼寝典故(“朽木不可雕也”),表面自嘲白日贪睡,实则暗含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悲愤‌。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诗所描绘的春日景象温馨而美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六两句诗所记述的梦中所见却是惨淡险恶的。这种反衬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强烈,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现实的忧虑。直抒胸臆:尾联以“安得”领起祈愿句式,直接呼吁停止战争、减轻赋税,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一脉相承,强化了批判现实的力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点明了时间背景——二月,这是春天的一个月份,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解释昼寝入梦的缘由。诗人用“饶睡昏昏然”来形容自己在这个时节的嗜睡状态,不仅夜晚睡得深沉,连白天也昏昏欲睡。这里的“不独”二字,强调了这种状态并非个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春日午后,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梦境描写做了铺垫。颔联”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美好,同时也为下文的梦境内容做了铺垫,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颈联”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笔锋一转,从美好的春日梦境转到了残酷的现实,以梦的形式,表现了诗人的家国之思。用“底”、“边”字,将国家的危难、社会的灾难刻划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诗人乱离伤痛的悲哀。这两句所写梦景,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尾联”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作为全诗的总结,梦醒后的议论,这里的“安得”二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渴望,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以一种激昂的语调结束了全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作品点评

《昼梦》虽在前后部分描绘了不同氛围的景物,但其中对明媚春光的刻画,实则是为了反衬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沉重。诗人巧妙地利用对美好春色的描绘,来映照其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因此,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哀而沉重的,贯穿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特特犯《论语》“昼寝”字,先生岂不可雕之木,不可朽之墙哉?世既已昏昏然,我何得不昏昏然?言念及此,唾壶欲缺矣!一句正出题,二句料简之,二、四句释也。“不独”二字一直注到“眼白醉”“梦相牵”,此是何等笔力?亦是何等章法?言眼自醉耳,非我欲睡也;梦相牵耳,非我欲睡也。 “桃花气暖”,“春诸日落”,非写春喧恼人,乃倒映下“荆棘”“豺虎”字,世人皆醉,我何独醒?世人皆梦,我何不梦?只是眷念君国之意耿耿胸中,有不能睡者耳。私则故乡荆棘,公则中原豺虎,农务不修,横征日甚,写世界昏昏极矣!独是横吏索钱,乃正在故乡荆棘,中原豺虎之日;其为横也,比盗贼更剧。先生于醉梦中不觉身毛直竖,此所以眼针之必拔也。

清金圣叹《杜诗解》

# 上四致梦之由,五六梦中之景,末则梦醒而慨世也。务农息兵,吏无横敛,则中原清而故乡可归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空图《九月八日》

下一篇:唐·孟郊《赠建业契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