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水调》家家唱":《六么》《水调》这些歌曲家家都在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而这些曲子也到处被吹奏。
"古歌旧曲君休听":过去的歌和旧曲子就别听了,
"听取新翻《杨柳枝》":来听听新编的《杨柳枝》吧。
"陶令门前四五树":陶渊明门前有四五棵柳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周亚夫军营里有成百上千条柳枝。
"何似东都正二月":哪里比得上东都二月时,
"黄金枝映洛阳桥":金色的柳枝映照着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柳枝依依,袅袅娜娜,一片青翠,
"句引春风无限情":勾引着春风,充满了无限的情意。
# 春:《乐府诗集》作“清”。
"白雪花繁空扑地":白色的柳絮繁多,随风飘落,
"绿丝条弱不胜莺":绿色的柳丝柔弱,连黄莺都承受不住。
"红板江桥青酒旗":红色的木板桥上,青色的酒旗飘扬,
"馆娃宫暖日斜时":馆娃宫在斜阳下暖意融融。
"可怜雨歇东风定":可怜的是雨停了,东风也停了,
"万树千条各自垂":万树千条的柳枝各自低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苏州的杨柳任凭人们夸赞,
"更有钱唐胜馆娃":但杭州的钱塘江边的景色更胜过馆娃宫。
"若解多情寻小小":如果能理解多情的人去寻找苏小小,
# 小小:南齐妓,名苏小小,钱塘人。其墓原在西湖之苏堤。
"绿杨深处是苏家":就会发现她就在绿杨深处的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苏家的小女儿早就闻名,
"杨柳风前别有情":她在杨柳风中别有一番情致。
"剥条盘作银环样":把柳条剥下来盘成银环的样子,
"卷叶吹为玉笛声":把柳叶卷起来吹出玉笛的声音。
"叶含浓露如啼眼":柳叶上含着浓露,像是哭泣的眼睛,
"枝袅轻风似舞腰":柳枝在轻风中摇曳,像是舞动的腰肢。
"小树不禁攀折苦":小树经不起攀折的痛苦,
"乞君留取两三条":请求你留下两三条柳枝。
"人言柳叶似愁眉":人们说柳叶像愁眉,
"更有愁肠似柳丝":还有像柳丝一样的愁肠。
"柳丝挽断肠牵断":柳丝被挽断了,愁肠也被牵断了,
"彼此应无续得期":彼此大概都没有再续接的时候了。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通过对比陶渊明门前的柳树与洛阳桥边的杨柳,突出了洛阳杨柳的繁茂与富贵,展现了不同场景下杨柳的美感。拟人:“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将杨柳的柔美姿态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杨柳在春风中的灵动与柔情。比喻:“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用“啼眼”比喻含露的柳叶,用“舞腰”比喻随风摆动的柳枝,形象地描绘出杨柳的娇美与柔弱。以小见大:“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通过对苏家小女与杨柳互动的描写,展现了杨柳的灵动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以小见大,富有生活气息。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开篇以“六么水调”和“白雪梅花”两种流行乐曲为引子,描绘出当时音乐的盛行和梅花的高洁。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杨柳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轻快的基调。后两句:“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诗人劝诫读者不要沉迷于旧曲,而要欣赏新翻的《杨柳枝》。这里的“新翻”暗示了杨柳枝词的新鲜感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创新的追求。第二首:前两句:“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通过用典,诗人提到陶渊明门前的几株柳树和周亚夫军营中的千百条柳枝,展现了柳树在不同场景中的姿态。陶渊明的柳树象征隐逸,而周亚夫的柳树则象征军旅,对比鲜明。后两句:“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诗人以洛阳桥畔的柳树为背景,描绘出二月时节柳枝如黄金般闪耀的景象。“黄金枝”不仅写出了柳枝的颜色,更赋予了柳树一种富贵、华丽的气质。第三首:前两句:“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依依袅袅”和“青青”描绘了柳枝的柔美姿态,而“勾引春风”则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主动引逗春风,充满了灵动与生机。后两句:“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人以“白雪花繁”形容柳絮纷飞的景象,而“绿丝条弱”则描绘了柳枝的纤细柔软。柳枝纤弱到“不胜莺”,进一步突出了柳的柔美。第四首:前两句:“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红板江桥”和“青酒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色彩鲜明。而“馆娃宫暖日斜时”则带出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意和文化底蕴。后两句:“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雨后初晴,东风停息,柳树的万千枝条各自低垂,显得格外柔美。诗人用“可怜”一词,表达了对柳树的怜爱之情。第五首:前两句:“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诗人提到苏州的杨柳已经很美,但杭州的钱塘江边的柳树更为出色。通过对比,突出了钱塘柳树的独特魅力。后两句:“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小小”指苏小小,是杭州的名妓。诗人以苏小小为引,暗示绿杨深处的风情万种,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第六首:前两句:“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诗人提到苏家小女在杨柳风前别有一番风情,通过人物与景物的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多情。后两句:“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盘作银环样”描绘了柳条的柔韧性,而“卷叶吹为玉笛声”则赋予了柳叶以音乐之美,展现了柳树的灵动与多姿。第七首:前两句:“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诗人以“浓露如啼眼”和“枝袅轻风似舞腰”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和姿态,生动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哀怨。后两句:“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诗人以小树自比,表达了对攀折的无奈和对保护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第八首:前两句:“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诗人以柳叶比作愁眉,柳丝比作愁肠,进一步强化了柳树的哀怨形象。最后以“彼此应无续得期”作结,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后两句:“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诗人以“柳丝”比喻“愁肠”,柳丝的柔韧与纤长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缠绵。当柳丝被挽断时,也暗示着情感的断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情感无法延续的无奈。
上一篇: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下一篇: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