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liǔ
zhī
shǒ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liù
yāo
shuǐ
diào
jiā
jiā
chàng
bái
xuě
méi
huā
chù
chù
chuī
jiù
jūn
xiū
tīng
tīng
xīn
fān
yáng
liǔ
zhī
táo
lìng
mén
qián
shù
yíng
bǎi
qiān
tiáo
dōng
zhèng
èr
yuè
huáng
jīn
zhī
yìng
luò
yáng
qiáo
niǎo
niǎo
qīng
qīng
gōu
yǐn
chūn
fēng
xiàn
qíng
bái
xuě
huā
fán
kōng
绿
tiáo
ruò
shèng
yīng
hóng
bǎn
jiāng
qiáo
qīng
jiǔ
guǎn
gōng
nuǎn
xié
shí
lián
xiē
dōng
fēng
dìng
wàn
shù
qiān
tiáo
chuí
zhōu
yáng
liǔ
rèn
jūn
kuā
gèng
yǒu
qián
táng
shèng
guǎn
ruò
jiě
duō
qíng
xún
xiǎo
xiǎo
绿
yáng
shēn
chù
shì
jiā
jiā
xiǎo
jiù
zhī
míng
yáng
liǔ
fēng
qián
bié
yǒu
qíng
tiáo
pán
zuò
yín
huán
yàng
juǎn
chuī
wéi
shēng
hán
nóng
yǎn
zhī
niǎo
qīng
fēng
yāo
xiǎo
shù
jīn
pān
zhé
jūn
liú
liǎng
sān
tiáo
rén
yán
liǔ
chóu
méi
gèng
yǒu
chóu
cháng
liǔ
liǔ
wǎn
duàn
cháng
qiān
duàn
yīng

译文

《六么》《水调》这些歌曲家家都在唱,而这些曲子也到处被吹奏。过去的歌和旧曲子就别听了,来听听新编的《杨柳枝》吧。陶渊明门前有四五棵柳树,周亚夫军营里有成百上千条柳枝。哪里比得上东都二月时,金色的柳枝映照着洛阳桥。柳枝依依,袅袅娜娜,一片青翠,勾引着春风,充满了无限的情意。白色的柳絮繁多,随风飘落,绿色的柳丝柔弱,连黄莺都承受不住。红色的木板桥上,青色的酒旗飘扬,馆娃宫在斜阳下暖意融融。可怜的是雨停了,东风也停了,万树千条的柳枝各自低垂。苏州的杨柳任凭人们夸赞,但杭州的钱塘江边的景色更胜过馆娃宫。如果能理解多情的人去寻找苏小小,就会发现她就在绿杨深处的苏家。苏家的小女儿早就闻名,她在杨柳风中别有一番情致。把柳条剥下来盘成银环的样子,把柳叶卷起来吹出玉笛的声音。柳叶上含着浓露,像是哭泣的眼睛,柳枝在轻风中摇曳,像是舞动的腰肢。小树经不起攀折的痛苦,请求你留下两三条柳枝。人们说柳叶像愁眉,还有像柳丝一样的愁肠。柳丝被挽断了,愁肠也被牵断了,彼此大概都没有再续接的时候了。

逐句剖析

"《六么》《水调》家家唱":《六么》《水调》这些歌曲家家都在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而这些曲子也到处被吹奏。

"古歌旧曲君休听":过去的歌和旧曲子就别听了,

"听取新翻《杨柳枝》":来听听新编的《杨柳枝》吧。

"陶令门前四五树":陶渊明门前有四五棵柳树,

"亚夫营里百千条":周亚夫军营里有成百上千条柳枝。

"何似东都正二月":哪里比得上东都二月时,

"黄金枝映洛阳桥":金色的柳枝映照着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柳枝依依,袅袅娜娜,一片青翠,

"句引春风无限情":勾引着春风,充满了无限的情意。

# 春:《乐府诗集》作“清”。

"白雪花繁空扑地":白色的柳絮繁多,随风飘落,

"绿丝条弱不胜莺":绿色的柳丝柔弱,连黄莺都承受不住。

"红板江桥青酒旗":红色的木板桥上,青色的酒旗飘扬,

"馆娃宫暖日斜时":馆娃宫在斜阳下暖意融融。

"可怜雨歇东风定":可怜的是雨停了,东风也停了,

"万树千条各自垂":万树千条的柳枝各自低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苏州的杨柳任凭人们夸赞,

"更有钱唐胜馆娃":但杭州的钱塘江边的景色更胜过馆娃宫。

"若解多情寻小小":如果能理解多情的人去寻找苏小小,

# 小小:南齐妓,名苏小小,钱塘人。其墓原在西湖之苏堤。

"绿杨深处是苏家":就会发现她就在绿杨深处的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苏家的小女儿早就闻名,

"杨柳风前别有情":她在杨柳风中别有一番情致。

"剥条盘作银环样":把柳条剥下来盘成银环的样子,

"卷叶吹为玉笛声":把柳叶卷起来吹出玉笛的声音。

"叶含浓露如啼眼":柳叶上含着浓露,像是哭泣的眼睛,

"枝袅轻风似舞腰":柳枝在轻风中摇曳,像是舞动的腰肢。

"小树不禁攀折苦":小树经不起攀折的痛苦,

"乞君留取两三条":请求你留下两三条柳枝。

"人言柳叶似愁眉":人们说柳叶像愁眉,

"更有愁肠似柳丝":还有像柳丝一样的愁肠。

"柳丝挽断肠牵断":柳丝被挽断了,愁肠也被牵断了,

"彼此应无续得期":彼此大概都没有再续接的时候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杨柳枝词八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以杨柳为主题,通过对杨柳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世事的感慨。这组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杨柳的柔美姿态。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描绘了杨柳的柔美与生机,而“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则通过柳丝比喻人生的离别与无奈。诗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将陶渊明门前的柳树与洛阳桥边的杨柳对比,突出了洛阳杨柳的娇嫩与富贵。诗人将杨柳拟人化,“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赋予杨柳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描写更加生动。诗中通过对杨柳的描写,隐含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柳丝挽断肠牵断。”暗示了人生的离别与无奈。这组诗是白居易诗歌中的佳作,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诗人通过对杨柳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这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通过对比陶渊明门前的柳树与洛阳桥边的杨柳,突出了洛阳杨柳的繁茂与富贵,展现了不同场景下杨柳的美感。拟人:“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将杨柳的柔美姿态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杨柳在春风中的灵动与柔情。比喻:“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用“啼眼”比喻含露的柳叶,用“舞腰”比喻随风摆动的柳枝,形象地描绘出杨柳的娇美与柔弱。以小见大:“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通过对苏家小女与杨柳互动的描写,展现了杨柳的灵动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情趣,以小见大,富有生活气息。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开篇以“六么水调”和“白雪梅花”两种流行乐曲为引子,描绘出当时音乐的盛行和梅花的高洁。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杨柳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轻快的基调。后两句:“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诗人劝诫读者不要沉迷于旧曲,而要欣赏新翻的《杨柳枝》。这里的“新翻”暗示了杨柳枝词的新鲜感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创新的追求。第二首:前两句:“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通过用典,诗人提到陶渊明门前的几株柳树和周亚夫军营中的千百条柳枝,展现了柳树在不同场景中的姿态。陶渊明的柳树象征隐逸,而周亚夫的柳树则象征军旅,对比鲜明。后两句:“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诗人以洛阳桥畔的柳树为背景,描绘出二月时节柳枝如黄金般闪耀的景象。“黄金枝”不仅写出了柳枝的颜色,更赋予了柳树一种富贵、华丽的气质。第三首:前两句:“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依依袅袅”和“青青”描绘了柳枝的柔美姿态,而“勾引春风”则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主动引逗春风,充满了灵动与生机。后两句:“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人以“白雪花繁”形容柳絮纷飞的景象,而“绿丝条弱”则描绘了柳枝的纤细柔软。柳枝纤弱到“不胜莺”,进一步突出了柳的柔美。第四首:前两句:“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红板江桥”和“青酒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色彩鲜明。而“馆娃宫暖日斜时”则带出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意和文化底蕴。后两句:“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雨后初晴,东风停息,柳树的万千枝条各自低垂,显得格外柔美。诗人用“可怜”一词,表达了对柳树的怜爱之情。第五首:前两句:“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诗人提到苏州的杨柳已经很美,但杭州的钱塘江边的柳树更为出色。通过对比,突出了钱塘柳树的独特魅力。后两句:“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小小”指苏小小,是杭州的名妓。诗人以苏小小为引,暗示绿杨深处的风情万种,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第六首:前两句:“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诗人提到苏家小女在杨柳风前别有一番风情,通过人物与景物的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多情。后两句:“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剥条盘作银环样”描绘了柳条的柔韧性,而“卷叶吹为玉笛声”则赋予了柳叶以音乐之美,展现了柳树的灵动与多姿。第七首:前两句:“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诗人以“浓露如啼眼”和“枝袅轻风似舞腰”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和姿态,生动地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哀怨。后两句:“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诗人以小树自比,表达了对攀折的无奈和对保护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第八首:前两句:“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诗人以柳叶比作愁眉,柳丝比作愁肠,进一步强化了柳树的哀怨形象。最后以“彼此应无续得期”作结,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后两句:“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诗人以“柳丝”比喻“愁肠”,柳丝的柔韧与纤长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缠绵。当柳丝被挽断时,也暗示着情感的断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情感无法延续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下一篇: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