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巷邻家少":偏僻的街巷里邻居很少,
# 僻:偏僻。
"茅檐喜并居":高兴的是跟隔壁的邻居在同一个屋檐下。
# 檐:屋顶伸出的部分。
"蒸梨常共灶":蒸梨常用一个炉灶,
"浇薤亦同渠":洗菜也共用一个水池。
# 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作蔬菜食用。
"传屐朝寻药":邻居送我鞋子约我早上一同去采药,
# 屐:木底鞋。,传:送。
"分灯夜读书":我回赠灯火约他夜晚一起读书。
"虽然在城市":虽然住在城市里,
"还得似樵渔":我们还过着像樵父和渔父一样的乡村生活。
# 樵渔:打柴、捕鱼。
唐代诗人
于鹄(?~?),唐代诗人。代宗大历、德宗间中间久居长安,应举不第,后隐居汉阳。贞元中历佐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幕。于鹄的诗多描写隐居情趣,也有关切现实之作,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辛文房称其“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代表作有《巴女谣》《题邻居》《悼孩子》等。今传《于鹄诗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描写邻里生活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与邻居在偏僻小巷中毗邻而居,在饮食、劳作、学习等方面相互帮助、共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邻里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诗人对这种质朴闲适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2. 分段赏析
首联“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点明居住环境偏僻,邻居稀少,而诗人却为能与邻居住在同一屋檐下而感到欣喜。“喜”字直接传达出诗人对这份邻里情谊的珍视,为全诗奠定了温馨的情感基调。颔联“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运用白描手法,生动描绘邻里生活细节。蒸梨合用一个炉灶,浇薤共用一条水渠,体现出邻里间生活上的互助与紧密,展现出一种朴实而温暖的生活画面。颈联:“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进一步刻画邻里关系。清晨,邻居送鞋相约一起去采药;夜晚,诗人回赠灯火,邀邻居一同读书。这两句从日常活动入手,表现出邻里在求知、生活等方面相互支持,情谊深厚。尾联“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对前文进行总结。尽管身处城市,却能过上如同樵夫渔父般闲适自在的生活,强调了邻里间和谐相处带来的惬意,也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简单质朴生活的满足。
# 于鹄《题邻居》,体异陶而情则同。
清吴乔《围炉诗话》
# 真绝矣,却不少趣逸。
《近体秋阳》
# 似全学水部《赠同溪客》诗(首句下)。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主客图》
上一篇: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下一篇:唐·柳浑《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