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江边采白蘋":偶尔到江边采摘白蘋,
# 白蘋:一种水中浮草,夏季开小白花。,偶:偶然。一作“闲”。
"还随女伴赛江神":又随着女伴祭奠江神。
# 赛:祭祀,古代祭神称为赛。,还:《御定词谱》作“常”。
"众中不敢分明语":当着众人不敢明说心怀,
# 分明语:公开表示。,不敢:一作“不得”。
"暗掷金钱卜远人":暗暗地投掷金钱,卜问我那远方郎君的音讯。
# 远人:指远方的丈夫。,金钱卜:古占卜方式之一,相传是汉代易学家京房所创。最初,卜者在卜卦过程中仅用金钱记爻,后来把这一占卜过程简单化,并逐渐推向民间。卜者把金钱掷在地上,看它在地上翻覆的次数和向背,以决定吉凶、成败、归期、远近等。
唐代诗人
于鹄(?~?),唐代诗人。代宗大历、德宗间中间久居长安,应举不第,后隐居汉阳。贞元中历佐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幕。于鹄的诗多描写隐居情趣,也有关切现实之作,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辛文房称其“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代表作有《巴女谣》《题邻居》《悼孩子》等。今传《于鹄诗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闺怨诗,描绘了一位女子江边采白蘋、随女伴赛江神的场景,通过“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这一细节,细腻地展现出女子思念远方丈夫,却又因娇羞不敢当众表露,只能暗自占卜的复杂心理,营造出含蓄而深沉的相思氛围,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是典型的细节描写。“不敢”二字写出女主人公心中的娇怯、羞涩,而“暗掷”这一动作,将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以及不敢当众表露心迹的心理,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烘托:诗的前两句“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描写了江边采蘋和赛江神的场景,为女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背景。热闹的赛会与女主人公的心事重重形成对比,更烘托出她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3. 分段赏析
诗篇伊始,“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并未着墨于人物周遭景致或环境,亦未径直抒发人物内心情绪,而是径直聚焦于人物的举动与行为。如此笔法,别开生面,颇具匠心。江畔采蘋与赛江神的热闹场景,皆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迎接祭祀江神的喧嚣中,女主人公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偶向”与“还随”两词,生动刻画了她的心不在焉。无论采蘋还是观赛,她皆显得漫不经心。女伴呼唤,她便随行,众人因热闹而兴高采烈,她却全然无兴致。显而易见,她心中定藏有事端。这种借由人物举止暗示其心理的笔触,实属别具一格。三、四两句,“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女主人公的心事昭然若揭。“不敢”两字,尽显她心中的娇怯与羞涩。欲言又止的“语”,应是她想探询远行丈夫的吉凶或归期。思念愈是炽热,便愈是不敢在人前倾诉,这愈发令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幽怨。第三句对女主人公羞怯性格的描摹,为结句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尾句续写她偷偷为“远人”占卜,这一细节,将她纯洁的心灵与美好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4. 作品点评
这首描写闺中情思的诗歌,其精妙之处在于通过细节刻画,借助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巧妙地暗示其心理活动,深刻传达出人物的无限情思。尤其在“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这一细节中,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一个娇羞痴憨的闺中女子形象,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以及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宋词人王沂孙在《高阳台》中曾有“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的词句,正是借鉴了这两句诗的意境。此外,本诗语言淳朴清新,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极为贴近生活实际。
# 《江南曲》云:“偶向江边采白蘋……”韦庄取为《又玄集》。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摹古不为古所役。又曰:诗人托意,微而婉。
清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摹写一段柔肠慧致,自是化工之笔。读此则前篇“秦女”(按指《题美人》)仅有貌耳,深情大不如。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体贴入微(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一片心情只自知。曰“偶向”,曰“还随”,分明最勉强从事,却就赛神,微露于金钱一卜,妙极形容。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此亦乐府遗声也。
近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雍陶《秋露》
下一篇: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