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áng
chāng
líng
zhī
lǐng
nán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dòng
tíng
yuǎn
jìn
fēng
zǎo
jīng
qiū
xiàn
shǒu
yáng
gōng
ài
cháng
shā
jiǎ
chóu
máo
gǎo
zhù
xiāng
wèi
yǒu
chá
tóu
bào
chén
gèng
chī
mèi
yōu
shù
nián
tóng
yàn
jiàn
qīn
chóu
jīn
zài
xiāng
wàng
dǒu
niú

译文

洞庭衔山远远近近,枫叶如丹先报寒秋。岘首山赢得羊公爱,长沙城曾使贾谊愁。岭南风俗衣无丝麻,家乡特产鱼多查头。我已患重病难以医治,又增添你遭魑魅的担忧。几年间同笔共舰在一起,今晚起却要各渡长夜天各一份。情投意合的景况将何在?解相思只有向南望斗牛。

逐句剖析

"洞庭去远近":洞庭衔山远远近近,

"枫叶早惊秋":枫叶如丹先报寒秋。

# 惊:一作经。

"岘首羊公爱":岘首山赢得羊公爱,

# 爱:怜爱。,羊公:晋时镇守襄阳的官吏羊祜。

"长沙贾谊愁":长沙城曾使贾谊愁。

# 贾谊:汉代著名文学家,善写辞赋。

"土毛无缟纻":岭南风俗衣无丝麻,

# 缟纻:白色生绢及细麻所制的衣服。,土毛: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毛:一作风。

"乡味有槎头":家乡特产鱼多查头。

# 槎头:也叫查头鳊,一种味道鲜美的鱼。槎:一作查。

"已抱沉痼疾":我已患重病难以医治,

# 沉痼:久治不愈的病。痼:一作痾。

"更贻魑魅忧":又增添你遭魑魅的担忧。

# 魑魅:指古代传说中生活在山泽中的山神、鬼怪。,贻:赠予。

"数年同笔砚":几年间同笔共舰在一起,

# 同笔砚:指在一起学习或者共事。

"兹夕间衾裯":今晚起却要各渡长夜天各一份。

# 衾裯:此泛指被褥等。衾,被子;裯:一作稠,夹被。,间:一作异。,兹夕:这晚上。

"意气今何在":情投意合的景况将何在?

"相思望斗牛":解相思只有向南望斗牛。

# 斗牛:星宿名,指二十八星宿的斗宿和牛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王昌龄之岭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开篇从洞庭秋意起笔,枫叶惊秋,营造萧瑟氛围。接着巧用羊祜、贾谊典故,既赞王昌龄政绩与才华,又对其远谪岭南深表同情与忧虑。前四句借景抒情,奠定全诗基调;中间四句直抒对友人身体与处境的担忧;后四句则写多年同游情谊,表达分别后的相思。全诗语调低沉,写尽离别之苦,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王昌龄之岭南》是孟浩然所作。王昌龄是孟浩然好友,他在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先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转任汜水尉。约在开元二十七年秋(739年),王昌龄获罪遭贬,前往岭南。开元二十八年冬(740年),他出任江宁丞。天宝六载(747年)秋,再度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王昌龄在江淮避乱,不幸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这首《送王昌龄之岭南》,大约作于王昌龄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开篇营造洞庭秋意的萧瑟氛围,巧用羊祜、贾谊典故,最后直抒分别后的相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写尽远别之苦。

2. 写作手法

用典:“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句,巧用羊祜、贾谊典故。羊祜镇守襄阳,有政绩,深得百姓爱戴;贾谊才高,却遭贬长沙,心怀忧愁。诗人在此以羊公比王昌龄,赞其有受爱戴的政绩;以贾谊比王昌龄,叹其将如贾谊般远谪而愁。借这两个典故,既肯定王昌龄的才华与功绩,又对其被贬岭南的遭遇深表同情,丰富了诗歌内涵,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深度。对比:“数年同笔砚”描述过去多年间,诗人与王昌龄一同学习、相处,关系亲密融洽;“兹夕间衾裯”则表明如今两人分离,连同盖被子这样的亲近场景都变得遥不可及。往昔亲密与今日疏离形成对比反差,从侧面凸显出友情深厚,而此刻离别带来的痛苦也愈发强烈。借景抒情:“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诗人提及友人要前往的洞庭湖,路途远近未知,渲染出前路的不确定性。“枫叶早惊秋”描绘了枫叶提前感知秋意的景象,借早秋的萧瑟氛围,传达出内心的伤感。此时秋意与对友人远行的不舍、担忧之情交融,景中含情,借眼前之景委婉地抒发了对王昌龄前往岭南的牵挂,使情感表达含蓄且深沉。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既有眼前所见之景,又融合了想象中的征途之景,四句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地名,行人的颠沛流离之苦不言而喻,“洞庭”与“枫叶”以秋景开篇,枫叶“惊秋”拟人化,既点明季节,又暗含对友人贬谪的震惊与无奈,奠定全诗萧瑟基调。“爱”和“愁”两字鲜明地刻画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中间四句如述家常,“土毛无缟纻”(岭南无丝麻)与“乡味有槎头”(襄阳有鲜鱼),通过物质匮乏与乡土温情的对比,既显诗人倾尽所有待客之诚,又暗含对友人远谪蛮荒的担忧。“无”和“有”点明诗人的倾其所有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友人。“已”和“更”是诗人常用的手法,知天命之年,悲愁却接踵而来,层层相压。后四句“同笔砚”追忆二人多年共事的深厚情谊,“间衾裯”写今夜被迫分离的孤寂。从“同”到“间”,情感落差强烈,凸显盛唐文人聚散无常的集体困境。情同手足,曾多次诗歌唱和,切磋诗艺,但转眼就要分别了,令人满怀惆怅,空对珍肴美味停箸难食,对金樽清酒也再无往日的兴致,只有眼前同样怅然的离人,还有别后孤独凄凉的思念。

4. 作品点评

全诗以沉郁的笔触传递出对友人的绵长情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王孟略相亚,不愧同学。

明李梦阳《孟浩然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师道《还山宅》

下一篇:唐·徐夤《初夏戏题》

猜你喜欢